病例讨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1 22:31: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病例六

患者,女性,41岁,因心慌、胸闷2年,咳嗽、气急30天入院。既往有风湿病史,二尖瓣狭窄。近一月来症状加重,夜间不能平卧,起初痰中带血,现在痰呈铁锈色。体检:体温37℃,脉搏105次/分,呼吸31次/分,血压140/90mmHg,肝、脾未超过肋缘,腹部无移动性浊音,双下肢无水肿。X线检查:双肺纹理增粗,心界扩大。

问题:

1、该患者肺部可能有哪些病理变化? 2、试分析肺部病变的形成机制?

病例七

患者,男性,25岁,因皮肤大面积烧伤急诊入院。住院期间反复从股静脉输血、输液,历时2个月,终因抢救无效死亡。尸检发现:皮肤大面积烧伤并化脓感染,股静脉、脾静脉、肠系膜上下静脉均有血栓形成并与血管壁粘连紧密。

问题:

1、该病例股静脉血栓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2、血栓有哪些类型?该病例所形成的血栓可能是哪一类?

3、血栓的结局有哪些?该病例的血栓可能发生了什么变化?

病例八

患者,男性,16岁,因外伤脾脏破裂、失血性休克入院。行脾切除及输血、输液治疗,术后恢复尚好。入院后第3天发现左下肢轻度肿胀、疼痛,进行性加重,医生检查后嘱咐抬高左下肢,溶栓治疗。第二天中午坐起吃饭时突然胸痛、呼吸急促、迅速死亡。尸检见一长条状血栓骑跨阻塞于左、右肺动脉干。

问题:

1、阻塞左、右肺动脉的血栓可能来至何处?怎样运行至肺?

2、左下肢肿胀进行性加重与坐起进餐及胸痛、呼吸急促、猝死有何因果关系?

3、分析该例猝死的主要机制?

病例九

患者,女,29岁,足月第一胎,头位,前置胎盘,上午10时因出现规律宫缩而入院,因宫缩弱,静脉滴注缩宫素催产。下午2时自然破水,产程进展慢,因胎心变慢行产钳助产,胎儿娩出10分钟后胎盘自然娩出,子宫收缩不良,阴道流血不止,血液不凝固,出血量达3000ml,患者出现头昏、胸闷、呼吸困难及发绀。经输血及其他抢救无效,于下午6时死亡。

问题:

1、该患者的死因是什么?有何依据支持你的判断? 2、该患者如果进行尸体解剖,可以见到哪些病理变化?

病例十

患者,男性,60岁,患糖尿病伴血压升高20年。近几年来,劳累后心慌气短。一年来出现呼吸困难、不能平卧、咳嗽、咳泡沫状痰,并发现尿少、双下肢发凉、发麻,行动时腿痛明显,休息后好转,近几天左脚剧痛,足背动脉搏动消失,皮肤逐渐变黑,完全不能活动,最终因全身衰竭死亡。尸检所见:心脏肥大,左心室壁片状灰白色瘢痕灶,主动脉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右小腿胫前动脉粥样硬化伴血栓形成,右足坏疽。

问题:

1、右小腿胫前动脉内为什么有血栓形成?

2、患者为何双下肢发麻、发凉,行动时腿疼明显,继而右足发生坏疽?该坏疽属于哪种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