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理学指导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0 22:02: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绪论

熟记药理学、药物、药效动力学、药代动力学的概念。阐述药理学的学科任务。

1.药理学(pharmacology)是研究药物与机体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原理的一门学科。

2.药物(drug)是用以防治及诊断疾病的物质;理论上,凡能影响机体器官生理功能及(或)细胞代谢活动的化学物质都属于药物的范畴。药物来源:(1)天然药物:动、植物中提取成分(人参皂甙、牛胰岛素)。(2)人工合成/半合成药物:具天然药物结构或全新药物(天然药物没有的结构)/前者基础上进行结构改造。(3)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如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粒巨噬系集落刺激因子GM-CSF。

3.药效动力学(简称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规律及作用原理。

4.药代动力学(简称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研究机体对药物的作用及作用规律,包括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过程及其规律。

5.新药是指特定国内未曾生产或未曾用于某些疾病的药物。

6.药理学的学科任务:阐明药物作用机制;提高药物疗效;研究开发新药;发现药物新用途;探索细胞生理、生化及病理过程。

7.药理学在新药的研究与开发中起到关键作用。 新药包括化学药、中药和生物药品。 新药研究过程分:

临床前研究:包括药学、药理学研究;

临床研究:包括I、II、III期临床试验、售后调研。 药物体内过程和药物代谢动力学

熟记被动转运、主动转运特点及影响因素;阐述首过效应和生物利用度的概念;时量曲线;一级消除动力学及零级消除动力学;血浆半衰期;房室概念及房室模型;表观分布容积;多次给药的时量曲线和稳态血药浓度;不同给药方式、间隔、剂量对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时间和水平的影响;吸收的定义,给药途径对吸收的影响;血浆结合蛋白的概念;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后的特点及药理学意义;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的因素;区分典型的肝药酶诱导剂和抑制剂;简述药物经肾脏排泄的意义,肝肠循环的概念及意义。

药物跨膜转运的方式分为被动转运和主动转运。被动转运(passive transport):药物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转运,特点:不耗能量,不需载体,无饱和性(限速),无竞争性抑制。大多数药物是以被动转运中的简单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细胞膜是离子障(只有非离子型药物才能以简单扩散方式跨膜);影响被动转运的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和解离度(解离型药物极性大,脂溶性小,难跨膜转运;非解离型药物极性小,脂溶性大,易跨膜转运)。药物解离度大小取决于药物所在溶液的pH值;药物的pKa值是指药物解离50%时溶液的pH值。弱酸性药物在酸性较强侧解离少,以非解离型为主,易跨膜;碱性药物在碱侧易

1

跨膜;而弱酸性药物在碱性较强侧,以解离型为主,不易透过细胞膜;碱性药物在酸侧不易跨膜。

影响药物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主要因素:(一)消化道吸收:某些药物在第一次通过肝脏时,即可部分被肝脏代谢灭活,使进入体循环的药量减少,药效降低,这种现象称为首过效应或第一关卡效应(首关消除)。(二)影响药物分布的因素:药物的理化性质和体液的pH,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血浆蛋白结合率),药物与组织的亲和力,特殊屏障(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血浆蛋白结合率:结合型药物无药理活性,不易穿过毛细血管、各种屏障及肾小球,这种结合是可逆的、饱和的,受竞争性抑制影响。(三)药物的代谢(生物转化):药物在体内通过代谢途径发生化学结构的改变,生成各种代谢产物,使药物的药理活性改变(灭活、继续保持一定活性或产生毒性作用)或转化为极性高的代谢物,有利于排出体外。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有赖于酶的催化,包括专一性酶和非专一性酶;非专一性酶为肝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肝药酶、药酶),其活性有限,个体差异大,易受药物影响。能提高药酶活性或加速药酶合成的药物称为肝药酶诱导剂,如苯巴比妥、水合氯醛、利福平等;能使药酶活性降低或药酶合成减少的药物称为肝药酶抑制剂,如氯霉素、异烟肼等。(四)药物的排泄:肝肠循环,自胆汁排泄进入十二指肠的结合型药物在肠中水解成原型药,再吸收形成肠肝循环,影响药物的排泄,使消除半衰期延长,药物作用时间持久。

半衰期(half-life,T1/2):血浆药物浓度下降一半所需的时间。由半衰期可估算出一次给药后不同时间体内剩余的药量。给药后不同时间采血,测定血药浓度,可绘制出血药浓度-时间曲线(药-时曲线),从血管外单次给药的药-时曲线,得知药动学参数。

多次给药的药-时曲线:1.随给药次数的增多,曲线趋平,约经过5个半衰期,血药浓度达稳态;2.稳态血药浓度的高低与每日总剂量成正比;3.如单位时间内给药总剂量不变,缩短给药间隔时间,可减少血药浓度的波动;4.如首剂加倍(负荷剂量),可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稳态,尽快发挥疗效。

结合型药物与游离型药物。

药物自血浆的消除是指进入血液循环的药物由于分布、代谢和排泄,其血药浓度不断衰减的过程;分为一级消除动力学和零级消除动力学。

一级消除动力学:恒比消除,机体的代谢和排泄能力未达饱和,药物的t1/2

恒定。

零级消除动力学:恒量消除,药量超过机体最大消除能力,药物消除速度恒定,与血药浓度无关,t1/2随血药浓度变化而变化。

房室概念和房室模型:按药物分布速率,用数学方法划分的药动学概念,为抽象的数学概念,其划分取决于药物在体内的转运及/或转化速率。将机体看成一个系统,根据药物转运的速率将机体划分成若干间隔即房室。

一室模型:假定身体由一个房室组成,给药后立即分布于整个房室,吸收、分布、消除的转运速率一致,并以一定速率从该室消除,属于一室模型的药物单次静注,时-量曲线呈一直线。

二室模型:假定身体由中央室与周边室组成,药物在两室内转运速率不同。药物进入体内立即分布到中央室,然后缓慢分布至周边室。属于二室模型的药物单次静注,得双指数衰减曲线,曲线分为初期血药浓度迅速下降的分布相(?相)和后期较缓慢下降的消除相(?相)。

2

半衰期(t1/2):血浆药物浓度降低一半所需时间,也是表达药物消除速度的参数。按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在以恒速恒量给药后,经过4-6个半衰期,血药浓度达到稳定水平,即稳态血药浓度(Css)。绝大多数药物按一级动力学消除。一般来说,一级动力学消除的药物,一次用药经5个t1/2 后,体内药量消除96%以上,视为药物在体内基本被消除。如果隔一个t1/2 用药一次,则大约经5-6个t1/2 ,药物在体内蓄积量达96%以上,则给药速度与消除速度达平衡,故血药浓度稳定,达血药稳态浓度。

生物利用度:非静脉注射给药后,药物被吸收进入机体血循环的速率及程度。 表观分布容积(Vd):概念;举例:如测得某药的Vd值为5L,此值与血浆容量相近,则该药基本分布于血浆;如Vd值为10-20L,表示该药分布于细胞外液;如Vd值为40L,表示该药分布于全身体液;如Vd值更大,则表示药物集中分布于某一器官。 药物效应动力学

熟记药物效应的量效关系;量反应概念。区分量反应与质反应的量效曲线特点、意义;阐述效能概念;区分ED50和LD50的概念及安全性的不同表示方法;阐述激动剂和拮抗剂定义;列出药物不良反应分类,有关定义并能举例说明。简述受体学说及作用于受体的药物分类。

分析药物对机体作用的两重性:

1.防治作用:药物所引起的对机体有利,并与用药目的一致的作用,包括预防作用、诊断作用和治疗作用;后者又分为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2.不良反应:药物所引起的对机体不利,并与用药目的不相符的作用,根据产生的原因和特征,可分为以下几种:(1)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引起的与防治作用无关的不良反应。主要由于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不高所引起。(2)毒性反应:一般是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久,所引起的对机体有明显损害的反应。有时个别病人对某些药物特别敏感,使用治疗剂量亦可出现毒性反应。(3)变态反应:指少数病人由于体质特异,对某些药物所产生的病理性免疫反应。轻者可表现为药热、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等,重者可表现为过敏性休克,甚至造成死亡。变态反应的产生与药物剂量关系不大。(4)继发性反应:在药物治疗作用的基础上继发的不良反应,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所引起的继发性感染(二重感染)及出血等。(5)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浆药物浓度已降到最低有效浓度以下仍残存的生物效应。(6)“三致”作用:指致突变、致畸型和致癌作用。 阐述量-效关系:药物的效应与药物的剂量在一定范围内成比例。

量反应的量效曲线:量反应,用数或量分级表示药物的效应。最大效应(效能)、效价强度,效价与产生效应所需的剂量成反比。

以下剂量的含义:最小有效量,有效量(对机体产生明显效应但不引起毒性反应的药物剂量是有效量),极量,最小中毒量。

质反应的量效曲线:质反应,以阳性反应或阴性反应来表示药理效应。区分半数有效量(ED50),半数致死量(LD50):LD50是指给一定数量动物投药后,引起半数动物死亡的剂量。并以半数动物死亡为标准,作为测定药物急性毒性的指标。

3

ED50是指药物在一群动物中引起半数动物阳性反应的剂量。LD50越大,ED50越小,则表明药物的安全度越高。因而常用治疗指数(LD50/ED50)作为药物安全度的指标。其比值越大,则安全度越高;其比值越小,则安全度也就越小。

熟记安全范围:对机体产生明显效应但不引起毒性反应的药物剂量是有效量。最小有效量与最小中毒量之间的范围称为“安全范围”。安全范围越大,用药越安全,临床上药物的安全范围可用ED95/TD5(ED95:引起95%人群出现阳性效应的剂量;TD5:引起5%人群中毒的剂量)表示。

从量效曲线上可以反映:最小有效浓度、最大有效浓度、半数有效浓度、最大效应(效能)、效价强度、半数致死量、治疗指数、药物安全性等。效价与产生效应所需的剂量成反比。药物效价强度的比较就是看产生相等效应时药物剂量的差别;而药物效能的比较则是看最大效应的差别。

对受体既有亲和力又有内在活性的药物是受体的激动剂;如药物不具有内在活性,这种结合可阻滞受体与激动剂相结合即为该受体的阻断药或拮抗药。 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及合理用药

熟记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及合理用药原则。 列出影响药物作用的因素:

药物方面因素:包括药物的剂型、联合用药配伍禁忌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两种以上药物联合应用时,效应增强称协同作用,效应减弱称拮抗作用。临床应选用疗效协同而毒性拮抗的药物配伍应用。药物在体外配伍直接发生物理或化学的相互作用而影响药物疗效或应用后发生毒性反应称配伍禁忌。

机体方面因素: 1.年龄:小儿特别是新生儿或早产儿,各种生理功能及自身调节功能尚未发育完全,对药物的反应比成年人更敏感。老年人血浆蛋白量较低,体内水分较少,脂肪较多,故药物的血浆蛋白结合率低,水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小,而脂溶性药物分布容积大。老年人肝肾功能减退,药物消除率下降。另外老年人对许多药物的反应特别敏感。这些因素都会使同样剂量下老年人反应强烈或发生毒性反应

2病理情况:同时存在其他疾病也会影响药物的疗效。尤其肝肾功能不足时,药物在肝脏的生物转化及肾排泄功能发生障碍,消除速率变慢,易发生毒性反应,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或减少给药量可解决。

3.其他:如性别、遗传异常、心理因素等也会影响药物的作用 4.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可因人、因时以及用药时间的长短等而异。

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需增加剂量才能恢复原效应,称耐受性。病原体及肿瘤细胞等对化学治疗药物的敏感性降低称耐药性,又叫抗药性。短期内反复应用数次后药效降低甚至消失称快速耐受性。长期连续使用某种药物,停药后发生主观不适或出现严重的戒断症状称依赖性。前者是精神依赖,又称习惯性。后者是物质依赖,停药会出现严重的生理机能紊乱,对机体产生危害,又称成瘾性。无病情需要而大量长期应用药物称药物滥用。麻醉药品的滥用不仅对用药者危害大,对社会危害也极大。

区分与药物作用有关的几个概念:

4

协同作用:同时或先后应用两种或以上药物,使原有的作用增强,称为协同作用。可能是由于药效学的协同(作用于不同靶位,影响同一类生化或生理功能);也可能是药动学的协同,即促进了吸收、分布,抑制了代谢、排泄。

拮抗作用:同时或先后应用两种或以上药物,使原有的作用减弱。可能是药效学的拮抗(如前所述的激动剂,拮抗剂);也可能是通过影响药动学过程产生的拮抗,即抑制吸收、分布,促进代谢、排泄。

习惯性habituation:长期连续用药,患者对药物产生精神上的依赖性。停药后一般只有精神上的不适,不会出现躯体症状。

成瘾性addiction:长期连续用药,患者对药物产生依赖性,停药后出现戒断症状时,即称为成瘾性。

耐受性tolerance:连续用药后,机体对药物的反应性降低,药效降低。 耐药性resistance:长期应用化疗药物(如抗生素),病原体对药物不再敏感,称为耐药性。

阈剂量threshold dose即最小有效量minimal effective dose,是指刚开始出现药效的剂量。小于此剂量的药物不能产生效应(有作用,但不显现效应);

有效量effective dose或治疗量therapeutic dose:比最小有效量大,对机体产生明显效应,但不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

最小中毒量minimal toxic dose:引起毒性反应的最小剂量。 中毒量toxic dose:引起毒性反应的剂量。

致死量lethal dose:比中毒量大,能引起死亡的剂量。

药典中规定了毒药或剧药的极量:比治疗量大,比最小中毒量小。对于大多数人不会引起毒性反应,但由于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不同个体或机体处于不同的机能状态下对药物的敏感性不同,个别病人应用极量也可能产生毒性反应。因此,临床用药禁止超过极量,一般也不采用极量。如因超过极量引起的医疗事故,医生应负法律责任。

阐述合理用药原则

合理用药应达到既能充分发挥药物疗效,又要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据此提出几条原则:

1.明确诊断,针对适应症选药;2. 根据药理学特点选药;3.了解和掌握影响药物作用的各种因素;4.对因、对症治疗并举;5对病人始终负责,密切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及时调整剂量或更换药物。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熟记传出神经系统的受体:胆碱受体分为M、N受体(N1受体主要分布在神经节,N2受体分布于骨骼肌神经肌肉接头的运动终板)及其亚型;肾上腺素受体分为?、?肾上腺素受体及其亚型(?1、?2、?1、?2、?3);各类受体的分布部位(?1受体主要分布突触后膜,?2受体主要分布于突触前膜,?1受体主要分布于心肌,?2受体主要分布于支气管和血管平滑肌,?3受体主要分布于脂肪细胞)。

熟记传出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后产生的生理效应(M受体兴奋效应:心脏抑制、血管扩张、腺体分泌、胃肠和支气管平滑肌收缩、瞳孔缩小等。N受体兴奋效应:骨骼肌收缩、神经节兴奋、肾上腺髓质分泌增加等。?受体兴奋效应:皮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