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工复习题安监局解答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2:47: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焊条电弧焊、气焊、气割取证

一、判断题 1、焊工尘肺是指焊工长期吸入引起超过规定浓度的粉尘所引起的肺组织弥散性纤维化病症。(正确) 2、焊接时,焊接电流和电弧电压越大,热输入就越小,而焊接速度越快,则热输入就越大。(错误 ) 3、许多重要产品,由于使用了低合金结构钢,不仅大大地节约了钢材,减轻了重量,而且也大大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使用寿命。(正确 ) 4、“08F”钢表示平均含碳量为8%的沸腾钢。( 错误) 5、“09Mn2”钢中,“Mn2”表示锰的平均含量为2%左右。(正确 ) 6、16Mn钢是我国目前产量最大、应用最广的普通低合金高强度钢。(正确 ) 7、16Mn钢中的“Mn”表示平均含锰量小于1 %。( 错误 ) 8、20号钢中,“20”表示钢中碳的平均含量为20%。(错误) 9、E5015焊条型号中,“50”表示熔敷金属屈服强度的最小值为490MPa。( 错误) 10、安全电压是指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为防止触电事故而采取由特定电源供电的电压。(正确 ) 11、爆炸可分为物理性爆炸和化学性爆炸两类。(正确 )

12、材料的屈服强度越高,说明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越差。( 错误) 13、材料的韧性越好,在受到冲击时,越容易断裂。(错误 ) 14、操作中的氧气瓶距离乙炔瓶、明火或热源应大于3m。( 错误)

15、产生冷裂纹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即焊接接头存在淬硬组织(马氏体)、较多的氢和较大的焊接 应力。( 正确)

16、常见的熔焊方法有电弧焊、电阻焊、激光焊、真空电子束焊等。(错误 ) 17、触电方式主要有单相触电、两相触电两种。(错误) 18、触电事故的类型主要有电击和电伤。(正确 )

19、触电事故中的间接触电是指触及意外带电体所发生的电击。( 正确) 20、触电事故中的直接电击是指直接触及电焊设备正常运行能过的带电体或靠近高压电网和电器设

备所的电击。(正确 )

21、触电是指人体触及带电体,电流流经人体造成死亡或伤害的现象。(正确 )

22、登高焊割作业,使用人字梯时,要有限跨挂钩,可以两个人在同一个梯子上作业。(错误 ) 23、登高焊割作业发生的安全事故主要有高处坠落、触电、火灾和物体打击等。(正确 ) 24、登高焊割作业人员应佩戴符合规定的安全帽。( 正确)

25、登高焊割作业时,应有专人监护,密切注意焊工动态,遇有危险可立即组织抢救。(正确 ) 26、登高焊割作业时可以把焊接电缆、气体胶管及钢丝绳等混绞在一起或缠在焊工身上操作。 (错误)

27、登高焊割作业所使用的工具、焊条等物品应装在工具袋内,应防止操作时落下伤人。(正确 ) 28、低碳钢含碳量低,焊接性良好,焊接时一般不需要采取特殊工艺措施。(正确 ) 29、低碳钢经淬火处理后可得到马氏体组织。( 错误)

30、电焊操作过程中,人体触及绝缘破损的电缆、破裂的胶木匣盒等不会发生触电事故。(错误 ) 31、电焊弧光中的可见光线长期照射不会导致焊工视力减弱。( 错误)

32、电焊设备正常的发热是允许的,但其正常运行遭到破坏时,发热量增加、温度升高,在一定条

1

件下可以引起火灾。(正确 )

33、电击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及机械效应对人体外部的伤害主要是烧伤和烫伤。(错误 ) 34、电路是指电流所通过的途径,它由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等四个基本部分组成。( 正确) 35、电器起火不可用水扑救,也不可用潮湿的物品捂盖,应首先切断电源,再灭火。( 正确) 36、电伤是指电流通过人体内部,破坏心脏、肺及神经系统等器官的正常工作。(错误 )

37、对焊缝金属有毒的气体是氧、氢和氮,可使焊缝生成气孔,氢还会使焊接接头产生冷裂纹。 (错误)

38、发生电击时,其电流引起的心室颤动是电击致死的重要原因。(正确 ) 39、发生火险时应立即切断电器电源、关闭气瓶瓶阀,并报告安全管理人员。(正确 )

40、发生火灾时,可用毛巾、口罩等蒙鼻,用水浇身,匍匐前进,以免吸入有毒气体导致中毒和窒

息死亡。(正确 )

41、发生火灾时,应尽快乘坐电梯逃生。(错误 ) 42、发生火灾时,应尽快由高处跳下逃生。(错误 )

43、防火基本技术措施中的隔离法是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开来,使燃烧停止。( 正确) 44、防火基本技术措施中的冷却法是将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燃点)以下使燃烧停止。(正确 ) 45、防火基本技术措施中的窒息法是消除燃烧条件之一的可燃物,使燃烧停止。(错误 ) 46、钢材的显微组织主要有铁素体、珠光体、布氏体、奥氏体、马氏体等。(错误 ) 47、钢材的性能取决于钢材化学成分,与钢材的组织结构无关。( 错误) 48、工频50Hz(赫兹)交流电对人体的安全是危险的频率。( 正确)

49、焊缝表面与母材的交界处叫焊趾。焊缝表面两焊趾之间的距离叫焊缝宽度。(正确 )

50、焊工操作时,超过安全电流值,则称为导线超负荷,它不会使导线过热而加速绝缘层老化、变

质损坏引起短路着火事故。( 错误)

51、焊工操作时,在接线、调节焊接电流和移动焊接设备时,手或身体某部接触到接线柱、极板等

带电体时都会发生触电。( 正确)

52、在焊接操作中,电流的主要危害是电击造成人身的伤害以及电流产生的热量、火花或电弧造成

的火灾和爆炸。( 正确)

53、焊工防护服以化纤衣料为最佳,能隔热、不易燃及反射弧光、无静电、减少弧光辐射和飞溅对

人体烧伤和烫伤的危害。( 错误) 54、焊工防护鞋可以防止触电和烧伤烫伤。(正确 )

55、焊工应穿不易燃的焊工工作服,穿戴合格的电焊手套和焊工防护鞋,并保持干燥。( 正确) 56、焊机长期超负荷运行和短路发热致使绝缘降低、烧损而漏电时,不会发生触电事故。(错误 )57、焊机的空载电压大多数小于安全电压。( 错误)

58、焊机合闸时,电焊钳不能放在被焊的工件上,以防短路。(正确 )

59、焊接操作过程中利用厂房内的金属结构、管道、轨道暖气设施、天车吊钩或其他金属物体搭接

起来作为焊接回路时,不会发生触电事故。( 错误)

60、焊接电源是与220/380伏电力网路连接的,人体一旦接触到这部分电器线路(如焊机插座、开

关或破损的电源线等)很难摆脱,会造成触电或死亡事故。(正确 ) 61、焊接过程中熔化金属的蒸发不是焊接烟尘的主要来源。(错误 )

2

62、焊接缺陷的返修次数,因产品条件的差异而不同,一般规定不超过3~4次。(错误 ) 63、焊接位置有平焊、立焊、横焊和仰焊位置等。(正确 )

64、焊接与切割过程中的有害因素大体有七类,如弧光、焊接烟尘、有毒气体、射线、高频电磁场、

噪声和热辐射等。( 正确)

65、焊接与切割作业过程中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对防止焊接烟尘及有毒气体的危害作用不大。 (错误 )

66、焊接与热切割作业中发生的火灾和爆炸事故中往往伴随有毒气体的释放,造成人员中毒窒息死

亡。(正确 )

67、焊接作业场地通风可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两类。(正确 ) 68、焊条电弧焊电弧静特性曲线是陡降的。( 错误) 69、焊条电弧焊弧柱中心的温度约在5000K。(错误 )

70、焊条电弧焊时,弧长变长时,电弧静特性曲线上移,电弧电压降低。(错误 ) 71、衡量金属材料表面软硬的力学性能是塑性。(错误 )

72、将钢加热到A1或 A3以上30~70 ℃,在此温度下保持一段时间,然后快速冷却(水冷或油

冷)的方法叫退火处理。( 错误)

73、将金属加热到一定温度,并保持一定时间,然后以一定的冷却速度冷却到室温,这个过程称为

热加工。( 错误)

74、交流电在1秒钟内完成的周期性变化次数,称为交流电的频率,单位为赫兹(Hz)。( 正确)75、金属材料的性能通常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力学性能和工艺性能等。( 正确) 76、酒后或安全条件不符合要求时,可以登高焊割作业。( 错误)

77、着火源是指具有一定温度和热量的能源,常见着火源有火焰、电火花、电弧和炽热物体等。

(正确)

78、可燃物是指不能与空气、氧气和其他氧化剂发生剧烈反应的物质。(错误 )

79、可燃物质由于外界加热、温度升高至自燃点而发生的自行燃烧现象,称为本身自燃。(错误)80、控制可燃物的温度在燃点以下,不是预防发生火灾的措施之一。( 错误)

81、利用铁-碳合金平衡状态图,可以分析铁碳合金在不同含碳量和不同温度下所处的状态,具有

的组织结构及性能。(正确 )

82、埋弧焊时,电弧是在一层颗粒状的可熔化焊剂覆盖下燃烧,电弧不外露。(正确 ) 83、气焊一般采用中性焰。( 正确)

84、热影响区是指焊接或切割过程中,材料因受热的影响(但未熔化)而发生金相组织和力学性能

变化的区域。( 正确)

85、熔焊又称熔化焊,它是将待焊处的母材金属熔化以形成焊缝的焊接方法。(正确 ) 86、闪燃是可燃液体发生着火的前奏。从防火的观点来说,闪燃不是火灾危险的警告。( 错误) 87、烧穿使焊缝不连续,导致结构强度、承载能力大大降低。甚至造成容器、管道的泄漏。(正确 )88、塑性是指材料断裂前产生塑性变形的能力。( 正确)

89、酸性焊条焊接时,药皮中的萤石(CaF2)在高温下分解并和氢反应会产生氟化氢气体。(错误)90、所有电焊设备的接地线或接零线应串联接入接地体或接零线干线。(错误 ) 91、碳钢中除含铁、碳以外,主要还含有少量的硅、锰元素及硫、磷杂质等。(正确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