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地质剖面与填图记录格式-样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3:04: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五号字空,空二行,单倍行距)(五号字空,单倍行距)

新疆1∶5万×等×幅区调(左对齐,黑体,小三,单倍行距)

(空行,小三号,单倍行距) (空行,小三号,单倍行距)

×省×县×地×系(或×岩体等,居中) 实测地质剖面记录(二号楷体,1.5倍行距)

(空一行,小二字号,段前后为“0”,1.25行距)

剖面编号(宋体三号,加粗,1.25行距):PM101

(空行,小三号,单倍行距)

工作地区 图幅编号 单 位 院长总工 项目负责 技术负责 记 录 日 期

用表格化表示。

表内左对齐,单倍行距,仿宋小三。

表格居中,在表格属性栏中选“居中”、“无文字环绕”,在行编辑指定高度中输入“0.84cm”,边框选“无”。

在首页中做如下页面编辑: 纸张为“A4”,

页边距上2.54cm,下2.54 cm,

页码范围选“多页”,并在其编辑下栏条中选“对称页边距”

之后在页边距栏中选左2.5 cm,右2.5 cm,装订线1 cm。(注意:等同于左3.5cm,但无法实现“对称页边距”)。

插入页码:位置选“页面底端”,对齐方式选“外侧”,不选首页显示页码(封面无页码标记),在页码格式中选起始页码为“1”,确保装订线在本页的左侧。

×省×县×地×实测地质剖面PM101记录(仿床三小,居中,段前后

均选1行,1.25倍行距)

剖面编号:PM101(左列全为宋体五号加粗,左对齐,全部数字用Times New Roman) 剖面名称:×省×县×地×实测地质剖面(右列为宋体五号)

目的任务:(在格式→段落中设定:左缩进设为“0”, 右缩进设为“0”, 段前和段后均设为“0”,

行距设为1.25倍,悬挂缩进5字符)。

剖面方位:××°()

起点坐标:X=×××××××(7位);Y=××××××××(8位)(公里网坐标,要写全) 终点坐标:X=×××××××(7位);Y=××××××××(8位)(公里网坐标,要写全) 测制日期:20××年×月×日到×月×号 图编编号:L45E012005 剖面长度:14.509km

分 层:张 一(姓名2字时,间空一字) 记 录:××× 掌 图:××× 前 测:××× 后 测:××× 照 相:××× 表 格:××× 制 图:×××

采 样:×××、×××(两个人名间用“、”) 比 例 尺:1︰5000

其他说明:本剖面中主要样品代号说明如下:B—标本;b—薄片;HT—基岩化探;HX—化学

分析;DT—电子探针;G—光片;BT—包体测温;ZP-照片;SM-素描图,(可据本剖面加和减少说明内容)

(以下勿用过多的回车符,而用插入命令中的“分隔符”→,选点分页符)

在正式剖面记录第一页再次插入页码:位置选“页面底端”,对齐方式选“外侧”,选“√”首页显示页码,在页码格式中再次选起始页码为“1”,这样剖面记录仍从第一页开始。 因本页再次从第一页开始,所以前页可能有空页是正常情况。

导 线 号:0-1导;方位=151° ;坡角=-3°;斜距=155m(段前 “1”行,行距1.25倍) 层 号:1(左列宋体五号加粗,左对齐,数字全用Time New Roman,段前 “1”行) 分层位置:0-1导0m(右列为宋体五号)

层 岩 性:×××××(只有每一导线和每一层号的段前 “1”行,余段前和段后均为“0”) 层 描 述:××××××。 层 号:2 分层位置:0-1导××m 层 岩 性:×××××××××××

层 描 述:(在格式→段落中设定:左缩进设为“0”, 右缩进设为“0”, 段前和段后均设为“0”,

悬挂缩进5字符)。

样 品:PM101B2-1,PM101b2-1,PM101Gp2-1,(××××岩,0-1导10m).

PM101B2-2,同一点处的样品同一段列之。同一层另一采样点另行列之。多于2行时,在格式→段落中设左缩进设为“5”, 右缩进设为“0”,在格式→段落→特殊格式中选“无”(即首行不缩进,悬挂不缩进)

样品批注:PM101b2-1,野外名称:××岩;鉴定名称:××岩;采用名称:××岩。样品批注中

注意三个名称均要注释(查各样的相关资料,如剖面薄片鉴定采用名、路线薄片鉴定采用名或是薄片鉴定报告等)。有些重要采用名称与鉴定名称不一致时,可稍详细注明,如下一样品的“因玻屑达25%”

PM101b2-2,野外名称:硅质粉砂岩;鉴定名称:中酸性岩屑凝灰岩;采用名称:中酸性玻屑凝灰岩(因玻屑达25%)。

野外名称、鉴定名称、采用名称三者一致时,可简注为野外名称、鉴定名称、采用名称:×××岩。

产 状:148°∠40°(0-1导61m);

照 片:2-1-zp(0201)钙质粉砂岩中层理,镜头方位148°,61m;

2-2-zp(0202)宏观露头,上两组节理,镜头方位168°,65m;

2-3-zp(0203)硅质粉砂岩中走向为158°的石英脉,镜头方位172°,70m; 2-4-zp(0204)石英细脉,镜头方位210°,100m; 2-5-zp(0205)硅质粉砂岩中层理,镜头方位150°,140m 照片注释中一号一注,另一照片编排时另起行。

部分照片可用Photoshop等软件裁剪选用局部重要的信息。

如另一照片是前一照片的局部时,可在注释中注明,如“2-3zp是2-2zp的局部”。 部分照片可在Coreldraw等软件中进行详细编辑,便于更好说明问题。

原则上同一行编排2张照片。有时为了编排需要可将前后两张照片就近放在一行。

0201 0202

尽可能不借用表格编排照片(除非只有一张照片且大小<1/2版心并要文字环绕时,如下例)。 层 岩 性:灰色薄层状硅质粉砂岩夹灰黑色薄

层硅质岩。

层 描 述:从0-155m岩性稳定,仍为灰色薄

层状硅质粉砂岩夹黑色薄层状硅质粉砂岩。

样 品:PM101Gp8-4(26m),PM101Gp8-5

(126m);

照 片:8-1-zp(0801)沿70°节理破碎的

岩石,镜头方位162°,133m;

0801

尽可能不借用表格编排照片(除非只有一张照片且大小<1/2版心并要文字环绕时,如下例)。 部分照片示需要拉大图片,以更清晰显示内容。此时可占满行(不能文字环绕)

每页尽可能满页排版,有时借住拉大和缩小部图片等方式。 终点坐标:x=5102886 y=15354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