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异同汇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1 15:46:4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古代汉语—古今词义的异同

语言是发展变化的,因此,学习语言要有历史发展的观点。但现代汉语是在古代汉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我们又必须看到语言的继承性。语言的继承和发展,就造成了古今语言既有“同”的一面,又有“异”的一面。

一、 古今词义异同的三种情况

全面考核古今词义的继承和发展,我们发现,古今词义的异同表现为三种情况: 1 古今意义基本相同

我们知道,语言中的基本词汇,即语言词汇中同人们千百年来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最基础的部分,具有历时的稳定性。这些词数量不多,但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其意义基本未变。例如:

名词——人、手、牛、羊、日、月、山、川、风、雨、雷、电。动词——出、入、起、立、哭、笑、打、骂、跳、叫。

形容词——长、短、轻、重、方、圆、大、小、扁、平、尖、钝、美、丑、善、恶。 数词——一、二、三、四、十、百、千、万。

上述诸词,古今意义基本相同。我们说“基本”,意味着它们自古及今并非没有一点变化。 例如,“人”的词义,古人和今人的认识并不完全相同。《说文解字》:“人,天地之性最贵者也。”《现代汉语词典》:“人,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等动物。”可见,现代人对“人”的本质属性的认识,要比古人深刻得多。但不管怎么说,古语中的“人”和今语中的“人”,所指并无不同。基本词汇的古今词义基本相同,体现了现代汉语对古代汉语的继承关系。

2 古今意义完全不同

有些词,古今词形(书写形式)完全一样,但含义迥异。例如:

该——古代常用义是“完备”。如《楚辞·招魂》:“招具该备,永啸呼些。”汉王逸注:“该,亦备也。言撰设甘美招魂之具,靡不毕备,故长啸大呼以招君也。”《方言》卷十二:“备、该,咸也。”“该”的现代常用义则是“应该”,与“完备”完全不同。

找——古代的含义是“划船”。《集韵·麻韵》:“划,舟进竿谓之划。或从手。”(“或从手”说明“划”的另写法为“找”)《字汇·手部》:“找,与划同,拨进船也。”现代“找”义为“寻找”。

绸——古代是“缠绕”之义。《楚辞·九歌·湘君》:“薜荔拍兮蕙绸。”宋洪兴祖补注:“绸,缚束也。”成语“未雨绸缪”中“绸缪”二字,义为紧密缠绕。《诗经·豳风·鸱号》:“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孔颖达疏:“郑(玄)以为鸱鸮及天之未阴雨之时,剥彼桑根,以缠绵其牖户,乃得有此室巢。”后常以“未雨绸缪”喻防患于未然。“绸”在现代指“丝绸”。

抢——古代义为“突过”或“撞”。《庄子·逍遥游》:“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句中“抢”为“突过”义。《战国策·魏策四》:“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句中“抢”是“撞”义。现代“抢”是“抢夺”义。

叔——上古作“拾取”讲,如《说文》:“叔,拾也。”《诗经·豳风·七月》:“九月叔苴。”现代“叔”只用于亲属称谓。

完——古代是“完整”、“完好”之义。《说文》:“完,全也。”《荀子·大略》:“食则饘粥不足,衣则竖褐不完。”成语“完璧归赵”、“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完”都表示“全”义。现代汉语中“完”是“完了”、“终结”之义。

交通——古代是“勾结”义,贬义词,如《汉书·江充传》:“(赵太子丹)交通郡国豪猾,攻剽为奸,吏不能禁。”现代则是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3 古今意义有同有异

古今词义有同有异,这是古今词义对比中最常见的情况。“同”,指古今词义有联系、有继承;“异”,指古今词义有发展、有变化。学习古汉语词汇,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掌握古今词义之间的差别,特别是细微的差别。例如:

劝——古今皆有“劝说”之义。但古义侧重于积极提倡,即“鼓励”、“勉励”,如《左传·成公二年》:“人不难以死免其君,我戮之不祥。赦之,以劝事君者。”今义则侧重于消极阻止,即“规劝”、“劝告”、“劝解”。(一个人不畏惧用死来使他的国君免于祸患,我杀了他不吉利。赦免他,用来鼓励事奉国君的人。)

爱——古今皆有“喜爱”之义。但古代“爱”还有“吝啬”、“舍不得”之义,如《孟子·梁惠王上》:“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这一含义是现代“爱”所不具备的。

给——古今皆有“以物与人”之义。但古义是“供给”、“供应”、“使……足”,即把物质生活资料给予需要的人使用,如《战国策·齐策四》:“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今义则是一般的“给予”。

再——古今均有“第二次”之义。但古义只表“第二次”或“两次”,如《左传·僖公五年》:“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来一次”之义,表示动作反复进行,可指“第二次”,也可指“第三次”、“第四次”等。

暂——古今均有“时间短”之义。但古义还表“突然”、“仓猝”,《史记·李将军列传》:“李广暂腾而上胡儿马。”“暂腾”是“突然(一下子)腾跃起来”的意义。此义现代已无。

信——现代指“书信”,古代则指“信使”、“使者”,即传递信息(含书信)的专人。如《世说新语·雅量》:“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句中“信”指使者,“书”指“信”带来的书信。等等。

二、 古今词义差异的主要表现

我们这儿讲的“古今词义差异”,指的是“古今词义有同有异”中的“异”。

古今词义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词义范围的差异和词义感情色彩的差异。下面分别加以讨论。

1 词义范围的差异

词义范围的差异,是词义所概括的对象的外延的差异。这种差异有三种表现形式:词义的扩大、缩小和转移。

(1) 词义的扩大

词义的扩大,指的是词由古义发展到今义,它所反映的客观对象的范围扩大了,即由部分变为全体,由个别变为一般,由狭窄变为宽广,词的古义被今义所包含。例如:

菜——古义仅指蔬菜。《说文》:“菜,草之可食者。”今义则兼指鸡鱼肉蛋等荤腥。《现代汉语词典》:“菜,经过烹调供下饭下酒的蔬菜、蛋品、鱼、肉等。”

睡——古义专指坐着打瞌睡。《说文》:“睡,坐寐也。从目垂。”段玉裁注:“知为坐寐者,以其字从垂也。……此以会意包形声也。目垂者,目睑垂而下,坐则尔。”《史记·商君列传》:“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