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安然公司破产案例浅谈跨国公司风险转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5 13:23:5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基于安然公司破产案例浅谈跨国公司风险转移

作者:叶立新 韩路

来源:《市场周刊》2016年第03期

摘 要:文章将对安然公司通过跨国经营而非法将其风险转移至国外子公司,以及在母国证券市场的欺诈行为,最终导致其破产的案例进行简短的分析概述,进而引出自己对于跨国公司风险转移警示的相关思考启示。希望借此可以对广大研究者、跨国公司经营者以及证券市场的监管者有所启发。

关键词:安然破产;跨国经营;风险转移

中图分类号:F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6)03-23 -02 一、案例综述

安然公司,曾是一家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的能源类公司。在2001年宣告破产之前,安然拥有约21000名雇员,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2000年披露的营业额达1010亿美元之巨。公司在2000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第16位,并连续6年被其评选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是美国最大的天然气采购商及出售商,也是领先的能源批发做市商。然而真正使这样一家能源巨头且被市场极度看好的公司在全世界声名大噪的,却是这个拥有上亿资产的公司2002年在几周内破产,持续多年精心策划、制度化、系统化的财务造假丑闻。其凭借海外子公司隐藏负债、逃避税负、内部交易以及“金字塔”式多层控股结构控制大量子公司等行为,为自己赚取大量超额利润收入。 二、案例分析

安然公司,作为当时世界最大的能源类公司之一,在全球拥有3000多家子公司。这样一家表面完美的公司自在纽交所上市以后开始涉足金融产品以后,便走上了其颓败的道路。安然公司创新地将电力、电信等业务及附属业务转化成可以买卖的金融产品,甚至包括将“气候衍生产品”投入进了证券市场。由于这种新型金融产品之前从未出现过,因而当时的证券法对其并没有特别规定,换句话说就是,安然既是参与商又当裁判,这种单纯依靠自我约束和监督的做法是必然会出现严重问题的。

安然公司通过以下五种渠道,凭借与国外子公司关联贸易以及对各国政府贿赂亦或是释压而进行违法风险转移,顺利将其股票泡沫越吹越大,最终必然导致泡沫破灭股价崩盘以及最终的公司宣告破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第一,安然公司行贿并凭借对拉丁美洲、非洲、印度以及菲律宾等地政治释压而获得超额利润。美国十年来商业限制的取消,既促进自由经济的发展,也造成令安然公司有机可乘的大量空间。安然利用与美国政界的良好关系,重写美国政府的能源政策条文,使得能源政策对自己倾斜,获得大量利润。这种行业巨头通过行贿或压迫政府而促使其在相关行业为自己提供政策便利的行为,近年来在世界各国也是屡见不鲜,政府从中获得的巨大税收以及灰色收入促使其愿意为之铤而走险,这种官商勾结的违法行为虽然为安然带来的一时巨大的收入,但也为其最终轰然倒塌埋下了伏笔。

第二,安然公司凭借与海外子公司进行关联贸易而虚增财务报表利润,隐藏公司经营风险。股票上市成为推动其走上违法之路的重要动因,由于股民所能获得的便是母公司财务报表信息,报表信息越是成功,股民对公司越有信心,从而更愿意购买该公司股票。当安然公司实际经营无法达到股民预期期望的时候,便开始在财务报表上做文章。安然公司通过暗箱操作,将债务、坏账转移到分支公司,通过会计捏造,将财务责任从账面载体上消除,创造性地做账,防范任何方面的人士发现他们的外强中干、外荣内枯的真实情况。安然公司已经通过与海外子公司进行关联贸易,虚增母公司收益而将母公司坏账转移至国外子公司,再凭借非合并财务报表成功地将母公司经营状况粉饰一新。

第三,安然公司通过在避税港建立离岸公司而躲避税收和监管。伴随着跨国贸易的逐渐增多,公司在国外设立子公司变得越来越便利,避税港的问世为大量怀有侥幸心理的公司创造了机会。越来越多的公司在避税港国家设立空壳子公司,通过与母公司进行关联贸易,成功将利润转出,逃避应付的税则。由于提供避税的国家政府对公司监管力度远远不及母公司,而令安然为首的一类公司钻了政治经济漏洞。

第四,安然公司在海外建立子公司后由于战略决策失误而导致文化迷失。企业精神的坚持永远是指导企业在全球扩张的核心力量,尽管不同的企业在全球化的扩张过程中会选择不同的战略策略,无论是本土化战略或是全球化战略,企业核心精神是不应该随意发生改变的。最初的安然是一流的石油天然气供应商,拥有坚固的企业文化作为支撑,但伴随着贸易脚步的增快、全球市场的开发以及未经深思熟虑便迈进的金融创新,企业逐渐迷失在市场之中,成为一家丧失企业文化的盲目发展的公司。

第五,安然公司不断使用金融重组技巧,隐瞒债务、人为操纵利润。安然不断使用金融重组技巧,以较少资金控制了大量的公司,组成了包括3000多家子公司和合伙企业在内的庞大公司体系。安然公司就是凭借这种以少量资金控制大量企业的方法在全球市场中迅速扩大发展。根据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规定,公司拥有子公司的股份不超过一定比例,无须将子公司的资产负债表合并在自己的报表中。安然将其融资计入自己的报表,但将债务留给了子公司,采取不合并报表的做法,使得这些子公司的负债并没有反映在其本身的资产负债表中。据事后核算估计,安然通过这种方法隐藏了大约270亿美元的债务。 三、对于跨国公司风险转移的警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虽然安然公司只是近年来一个典型的个案,而且其作为一个美国公司,适用的法律以及相关的宏观背景也与我国有所差异。但作为具有垄断地位的行业巨头,连续六年被《财富》杂志看好的最有创新精神的公司,在外界看来拥有完美的财务报表的公司,竟然会轰然倒塌,这不可不说是给世界各国都敲响了警钟。因而,这个案例对我国证券市场也同样具有深刻的指导性作用,下面我将简要概述安然案例对跨国公司风险转移的部分警示。

第一,加强对跨国公司的外部监管力度,防范风险转移而影响我国股市和经济的稳定。伴随着中国与世界经济越来越紧密的联系,中国本国企业与国外跨国公司贸易也越来越频繁,我们往往会因为交易对方是知名企业而放松前期调查,从而导致贸易无法顺利完整进行,安然的案例为国际贸易敲响了警钟,贸易前期调查交易对方有无通过风险转移而虚增收益尤为重要。跨国公司信息披露的审查需要依靠会计师事务所、审计部门、证监会等外部单位的审查,从而保证其披露的信息的真实性,保护无法直接接触第一手数据资料的广大股民的利益。而且这种审查监管不应该单单由一家单位进行,而应该由多家外部单位进行交叉审核,从而防止为安然服务的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这样妨碍司法公正的情况发生,尽管其后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也为其妨碍司法公正的行为而倒闭,但其给股市带来的破坏以及对于国家经济稳定产生的影响依旧相当恶劣。

第二,加强培养我国跨国公司的内部监管责任心,减少通过违法风险转移而获得的超额利润。尽管跨国公司的外部监管相比内部监管更加公正有效与可靠,但伴随着跨国公司数量的迅速增加,外部审计监管会显得越来越力不从心,这种一对多的监管即使公正,也难以做到全面,因而培养跨国企业社会责任心,鼓励其加强内部监管显得越来越迫切而且重要。由于跨国上市公司通过发行股票使得资金的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广大股东无法实际运用自己的资金获得收益,股东大会、独立董事的责任便尤为重大,他们是连接广大股东与公司实际资金操作者的枢纽,而我国跨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往往出于自身利益等因素考虑而无法做到公平公正,内部监管的松散既不利于公司长期健康发展,也同样不利于股市稳定,从而产生的蝴蝶效应带来的经济波动与社会稳定失衡的后果会极为严重。尽管期望跨国上市公司完全依靠自律而进行公司运营显得过于理想甚至有些不切实际,但我们无法否认只有加强内部自律与外部监管的协调使用,才更有利于公司健康发展以及股市稳定。

第三,银行加强对跨国公司项目的信贷管理力度,防范通过风险转移而虚增的利润。安然公司通过与国外子公司进行关联贸易而使得其财务报表利润虚增,并成功转移其母公司坏账,营造出的虚假繁荣仅仅通过审查财务报表是无法看出端倪的。一般企业都具有扩大负债的倾向,而且当负债高于一定比例时,会有隐瞒真实负债以及选择高风险经营的动机。这点更加不难理解,资本市场就是通过资金的累积而使得其雪球越滚越大,公司获得的利润无法满足其扩张的需要,便会举债经营。当公司负债过多时,为了获得更多资金便会倾向于隐瞒负债情况而仅仅透露对自己有利的信息,从而增加投资者信心。然而,当负债过多时,公司发现仅仅依靠自己获得的利润无法实现当初对投资者的承诺时,其选择上便会出现道德风险,而倾向于从事经营那些高风险的商业领域,从而为自己获得更大的超额利润。由此而言,当银行向企业项目进行贷款时,仅仅凭借公司的财务报表以及表面实力便显得单薄而不可靠,银行必须深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