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教学大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3 0:52:5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练习题(本科)

一、 单项选择题:

1、关于国际货物贸易的统计方法,我国采用的是( )

A.国际贸易额 B.国际贸易量 C.总贸易体系 D.专门贸易体系 2、下列指标中,剔除了价格变动影响的是( )

A.对外贸易值 B.对外贸易量 C.对外贸易额 D.贸易差额 3、通常所说的国际货物贸易额是指( )

A.世界进口货物总额 B.世界出口货物总额 C.世界进出口货物总额 D.世界进出口贸易量 4、以货物通过国境作为统计进出口标准是 ( ) A、总贸易体系 B、专门贸易体系 C、有形贸易 D、 无形贸易

5、世界各国一般都是分别按哪两项来计算出口额和进口额,从而造成世界出口货物总额总是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 A.离岸价格,到岸价格 B.到岸价格,离岸价格

C.国际市场价格,国内市场价格 D.国内市场价格,国际市场价格

6、在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是( )

A.低档消费品 B.中档生活用品 C.奢侈品 D.中低档商品 7、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是在( )

A.16~18世纪 B.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 C.十九世纪中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8、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分工向纵深方向发展,国际分工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分工的格局上看,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

A.农业国之间的分工 B.农业国与工业国之间的分工 C.工业国之间的分工 D.矿业国与农业国之间的分工

9、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分工向纵深方向发展,国际分工发生了重大变化,从分工的类型上看,这时的国际分工是( )

A.单一的垂直型国际分工 B.单一的水平型国际分工

C.混合型国际分工 D.从垂直型分工日益向水平型分工过渡 10、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 )

A.自然条件 B.国际生产关系 C.社会生产力 D.上层建筑

11、工业革命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它加快商品经济和社会分工的发展,促进了以( )为中心的国际分工的形成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12、混合型国际分工即垂直型与水平型混和而成的国际分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典型的混和型国际分工的代表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13、从18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70年代,是世界市场的( )

A.萌芽时期 B.迅速发展时期 C.形成时期 D.深化发展时期 14、世界上最基本、最普遍的国际商品交换方式是( ) A.商品交易所方式 B.易货贸易形式

6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C.单纯的商品购销形式 D.三来一补贸易方式 15、国际上主要通过拍卖成交的商品有( ) A.毛皮、茶叶、天然橡胶、生丝 B.羊皮、烟草、毛皮、茶叶 C.谷物、羊毛、茶叶、棉花

D.有色金属、天然橡胶、烟草、生丝

16、国际贸易商品价格形成的基础是( )

A.国际分工 B.商品的国际价值 C.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 D.国际生产关系

17、一定时期内,若一国一定量商品出口所能换得的进口商品数量增加,即出口商品价格相对上升,该国的贸易条件便会出现如下情况( )

A.得到改善 B.恶化或不利 C.不变 D.视具体情况而定

18、亚当·斯密是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理论的创始者,在其代表作中,提出了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的理论。他的这本代表作是( )

A.《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B.《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C.《域际和国际贸易》 D.《投入-产出经济学》 19、晚期重商主义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是( )

A.托马斯·孟 B.亚当·斯密 C.大卫·李嘉图 D.穆勒 20、李斯特提倡保护贸易的目的是( )

A.保护手工劳动 B.保护农业发展 C.促进生产力发展 D.保护宗法式的生产 21、产业内贸易发生的基础是由于各国间( ) A.需求的差异 B. 偏好的差异 C.比较成本的差异 D. 技术的差异

22、根据李斯特的看法,国民经济处在第四与第五阶段之间的国家是( ) A.德国 B.美国 C.法国 D.葡萄牙 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政策的特点是( ) A.自由贸易政策 B.保护贸易政策

C.自由贸易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并存 D.出现了贸易自由化和新的贸易保护主义

24、负责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和修改的部门是( )

A.中央政府 B.地方政府 C.国家立法机构 D.海关部门 25、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盛行的贸易政策是( )

A.重商主义政策 B.超保护贸易政策 C.自由贸易政策 D.保护幼稚产业政策 26、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商品竞争能力强的国家一般都主张或执行( ) A.保护贸易政策 B.自由贸易政策

C.超保护贸易政策 D.自由保护政策与保护贸易政策并存

27、从组织性质与经济贸易壁垒取消的程度来看,下列经济一体化形式中层次最高的是( ) A.优惠的贸易安排 B.经济同盟 C.自由贸易区 D.关税同盟

28、1992年2月7日欧共体成员国签署了一项条约,推动欧洲经济与货币联盟的建设进入第二阶段,这项条约是( )

A.《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 B.《欧洲协定》

C.《单一欧洲法令》 D.《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7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29、欧洲联盟的最终目标是建成以下哪种形式的一体化( )

A.关税同盟 B.完全经济一体化 C.经济同盟 D.共同市场 30、关税的税收主体是( )

A.进口商 B.进出口货物 C.进出口商 D.海关 31、下列有关关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关境和国境是一样的 B.关境大于国境 C.国境大于关境 D.不一定 32、财政关税的主要目的是( )

A.保护本国工业 B.保护本国农业

C.增加财政收入 D.保护幼稚产业的发展

33、关税的税收的客体是 ( ) A、进口商 B、进出口货物 C、出口商 D、进出口企业 34、美国对薄荷脑的进口,普通税每磅征50美分,最惠国税率每磅征17美分,这属于( ) A.从量税 B.从价税 C.混合税 D.选择税

35、如一国棉布的名义关税税率为30%,纺织品的最终产品“增值”部分为40%,则该种产品的有效保护率是( )

A.30% B.40% C.75% D.5% 36、与单式税则相比,复式税则( ) A.又称一栏税则

B.对来自不同国家的进口商品,适用不同的税率 C.只有少数发展中国家使用 D.无差别待遇

37、关税壁垒和非关税壁垒比起来( )

A.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针对性 B.能直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C.透明度更高 D.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38、美国从1933年开始实行,并于1954年和1962年两次修改的《购买美国货法案》属于非关税壁垒( )

A.国内税 B.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C.进口和出口的国家垄断 D.外汇管制

39、美国为了抵制欧洲国家和日本等的低价钢材和钢制品进口,在1977年对这些产品实行所谓的“启动价格制”。这属于( )

A.进口最低限价制 B.进口和出口的国家垄断 C.进口押金制度 D.进口许可证制 40、“美国售价制”属于哪一种非关税壁垒( )

A.进口最低限价制 B.歧视性的政府采购政策 C.专断的海关估价制 D.进口和出口的国家垄断 41、下列有关出口信贷税法正确的是( )

A.卖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厂商或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贷款 B.卖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厂商提供的贷款 C.买方信贷是出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厂商提供的贷款 D.买方信贷是进口方银行向本国出口厂商提供的贷款 42、下列适用国民待遇条款的是( )

A.沿海航行权 B.领海捕鱼权 C.购买土地权 D.著作权的保护

8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43、下列有关贸易条约和协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贸易条约和协定受国际法规的约束

B.贸易条约和协定主要是确定缔约国之间的经济和贸易关系

C.贸易条约和协定不可以在没有建立正式外交关系的国家之间签订 D.贸易条约和协定可以在双方的民间团体之间签订

44、下列有关贸易协定和贸易议定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贸易协定一般须签字国的国会标准才能生效

B.贸易协定一般只须签字国的行政首脑或其代表签署即可生效 C.贸易协定往往是作为贸易议定书的补充、解释或修改而签订 D.贸易议定书是全面规范两国间经济和贸易关系的条约

45、国际天然橡胶协定采用何种规定控制市场和稳定价格( ) A.缓冲存货的规定 B.出口限额的规定

C.多边合同的规定 D.出口限额和缓冲存活的规定 46、国际咖啡协定采用何种规定控制市场和稳定价格( ) A.缓冲存货的规定 B.出口限额的规定

C.多边合同的规定 D.出口限额和缓冲存活的规定 47、关贸总协定正式生效于( )

A.1947年 B.1948年 C.1952年 D.1995年 48、1994年完成的多边贸易谈判是( )

A.狄龙回合 B.肯尼迪回合 C.东京回合 D.乌拉圭回合 49、下列属于乌拉圭回合谈判新议题的是( )

A.农产品贸易 B.反倾销规则 C.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 D.争端解决程序 50、既遵循自由贸易原则又实行一定贸易保护的理论是( )

A.管理贸易论 B.外围—中心论 C.公平贸易论 D.国家安全论 51、《2010年通则》解释的贸易术语有( )

A.6种 B.9种 C.11种 D.13种

52、在《2010通则》中,买方承担责任重大,负担费用最多的贸易术语是( ) A.EXW B.FCA C.DAT D.FAS 53、按照C组术语成交,货物启运后的风险由( )

A.卖方负担 B.买方负担 C.承运人负担 D.保险公司负担 54、按《通则》解释,采用FCA条件成交时,风险转移标志为( ) A.货到目的港 B.货交买方 C.货交承运人 D.船舷为界 55、采用FCA术语时,买卖双方风险划分界限为( )

A.货交买方处置 B.出口国交货地点 C.货交承运人 D.出口国运输工具 56、采用FCA术语,货物运输契约由( )

A.卖方订立 B.买方订立 C.银行订立 D.保险公司订立 57、CFR术语的变形是为了解决( )

A.装货费用负担问题 B.卸货费用负担问题 C.交货地点问题 D.风险划分问题

58、采用CFR术语成交,出口方欲不负担卸货费用,可选用( ) A.CFR Ex Tackle B.CFR Ex ship’s Hold C.CFR Liner Terms D.CFR Landed

59、与FOB相比,CFR条件下卖方增加的责任是( ) A.交付货物 B.租船订舱

9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C.办理货运保险 D.办理出口通关手续

60、按《通则》解释,与CPT相比,CIP条件下卖方需多提交的有( ) A.运输单据 B.有关商业发票及电子单证 C.保险单据 D.出口许可证

61、海运情况下,货物构成一个集装箱整箱货可表示为( ) A.ECL B.LCL C.PCL D.FCL

62、采用FOB条件成交时,卖方欲不负担装船费用,可采用( ) A.FOB Liner Terms B.FOB Stowed C.FOB Trimmed D.FOB ST

63、在EXW条件下,货物被禁止出口的风险由( )

A.买方负担 B.卖方负担 C.承运人负担 D.运输代理人负担 64、DDP属于( )

A.象征性交货 B.易地交货 C.实际交货 D.港口交货 65、大包装又可称为( )

A.全部包装 B.运输包装 C.销售包装 D.中性包装 66、“龙口粉丝”中用来表面商品品质的方法是( )

A.凭商标或品牌 B.凭标准 C.凭规格 D.凭产地名称 67、包装上仅有买方指定的商标或牌名,但无生产国别的包装方式是( ) A.无牌中性包装 B.定牌中性包装 C.卖方习惯包装 D.惯常方式包装 68、适用于在造型上有特殊要求或具有色、香、味方面特征的商品表示品质的方式是( ) A.凭等级买卖 B.凭样品买卖 C.凭商标买卖 D.凭说明书买卖

69、卖方根据买方提供的样品加工复制出一个类似的样品提供买方确认,经确认的样品叫( )

A.复样 B.回样 C.参考样品 D.卖主样品

70、根据国际商会《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500号出版物之规定,在以信用证支付方式进行散装货物的买卖,若合同中未明确规定机动幅度,其交货数量可有的增减幅度为( ) A.3% B.5% C.10% D.15% 71、《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规定“约”允许有关金额或数量或单价的增减幅度不超过( )

A.9% B.10% C.13% D.15% 72、小件急需品和贵重货物,其有利的运输方式是( )

A.海洋运输 B.邮包运输 C.航空运输 D.公路运输 73、在进出口业务中,经过背书能够转让的单据有( )

A.铁路运单 B.海运提单 C.航空运单 D.邮包收据 74、在定程租船方式下,对装卸费收取较为普遍采用的办法是( ) A.船方不负担装卸费 B.船方负担装卸费

C.船方只负担装货费,而不负担卸货费 D.船方只负担卸货费,而不负担装货费 75、国际贸易中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 )

A.航空运输 B.铁路运输 C.海洋运输 D.公路运输 76、在班轮运价表中用字母“M”表示的计收标准为( ) A.按货物毛重计收 B.按货物体积计收 C.按商品价格计收 D.按货物件数计收

77、按提单收货人抬头分类,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使用的提单有( ) A.记名提单 B.不记名提单 C.指示提单 D.班轮提单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