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归来--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4:50: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P.S.这篇文章写作于从旧金山飞往上海的UA857航班,通过UA机舱内的WiFi及飞机的卫星通信联网发出,为此我只付出了22美金的“天空上网费”,爽:-)

硅谷归来(下)

距离去年在UA889上写的《硅谷归来》已经有一年多了,这次的硅谷造访与上次有很大的不同,所以也有了很多新的感知和感悟。

现在开始正文,不过还是要提醒各位看官,最好能先读一次去年写的《硅谷归来1》,两篇文章虽然没有逻辑上下文关系,但是有助于更加系统和深入地理解“续集”感悟。

1、全球化的运动

这次来硅谷前,大家都看到了一条惊人的消息,成立4年的Uber融资12亿美金,估值187亿美金。小伙伴们都惊呆了,所以我们下飞机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来到Uber享受免费午餐,近距离观察和感受这家公司的“魅力”,是什么原因让那些“最精明”的投资人愿意用12亿美金换取他们不足10%的股份?

参观交流后,我有个特别深刻的感悟,P2P真的是互联网上发生的一场惊天动地的革命,让全世界海量的司机和临时乘客通过Uber随时随地连接起来,让供需双方即时互动、安全交易,司机越多用户就越多、用户越多、司机也会越多,这是一个良性循环。当司机和用户的数量都达到一个阀值的时候,互联网的“量变产生质变”的魅力就会产生,过去简单的司机接送乘客的模式可能会产生各种衍变,司机可以为用户搬动任何“原子世界”的“物质”,比如冰激凌、鲜花、宠物、西服、咖啡、水果?

其实最具有挑战的不是想法本身,硅谷最不缺的就是想法。最挑战的是如何把一群天才聚集在一起,为同一个梦想努力。在湾区聚集了全世界最好的一批工程师(产品经理),但是同时又有无数的公司在争夺这些人才。当你游走在Uber的总部,看着各种肤色人种的“谢耳朵”一般的Geeks(极客)的时候,你会发现,不知道过去Uber做对了什么,总之,他们在人才战中胜出了,而且这一轮的巨额融资又为其人才争夺战添加了无数的军火弹药,这些GEEKs正在全球范围内发动一场交通和物流的革命,注意,是全球范围,这非常重要。Uber已经在37个国家的125个城市提供服务,未来还会更多,这可以从他们的大屏幕看到,那些密密麻麻在地图上移动的汽车就是他们分布于全世界各地的重要“资产”,在过去的工业社会时代,这完全是不可想象的。

所以,在硅谷,你的一个小小想法,改变的不只是湾区或者旧金山,甚至美国都不算。在这里,你发起的是“全球化的运动”,你真的在改变世界!

2、让自由之风劲吹

“让自由之风劲吹”,这句看了让我感到想落泪的话正是斯坦福大学的校训!如果20年前我能看到这句话,不知道我会不会把考取斯坦福当做我的高考理想,或许不会,因为那个时候的我,完全没有开化,对自己的能力也没信心,胸中有满满的志向,却无任何应有的行动!

斯坦福大学的第八任校长唐纳德·肯尼迪曾经说:“大学就要允许具有非同寻常创造性的人

享有非同寻常创造性的生活”。这句话,我同样被感动的落泪。整个硅谷至少有超过5000家公司,追根溯源,起创业者都和斯坦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一切,都得益于斯坦福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知行合一”的务实主义精神影响。

1884年,美国参议员、铁路大亨利兰·斯坦福的16岁的独生子不幸夭折,他便对妻子发誓要捐一所大学,让加州所有的孩子都成为他们的孩子。之后的10年里,利兰·斯坦福东奔西走,散尽家产,直到1893年临终前,一座以小利兰·斯坦福明明的大学出现在自家35平方公里的农场上。1935年,斯坦福电子工程系的两名毕业生Bill Hewlett和David Packard打算去东部求职,他们共同的导师,“硅谷之父”特曼教授说:“为什么要向东部上缴我们的智慧?为什么不能就地开创自己的事业?”在老师的激励下,两兄弟凑了538美元,在旧金山不远的Palo Alto(现在VC的聚集地)的安德森大街367号租了间车库,开始了创业,HP就这么诞生了;车库创业文化也这么开始了!

之后的半个世纪里,无数的IT和互联网巨头从这里走向全球:Intel、AMD、Apple、Cisco、Oracle、SUN、Yahoo、Google、eBay、Facebook、Uber.。。

斯坦福大学单独开设的创业相关课程有20多门,涵盖了创办一个企业的方方面面,有超过95%的学生都会至少选择一门与创业相关的课程,这其中最火爆的就是IDEO的创办人David Kelly在斯坦福设计学院开设的LauchPad。修读该课程的每一名学生都被要求在短短10周内

构思一个想法,并把这个想法转化成产品,推向市场。已经募资超过1000万美金的Pulse News就是诞生于这个课程。

我们还参观了斯坦福的公益性质孵化器StartX,迄今为止有超过1000家公司,超过2400位斯坦福学生通过StartX获得融资,平均金额150万美金,跟我们交流的一位小伙伴刚刚拿到Google Ventures的投资,还有我们后来参观的Boosted Board(电动滑板)公司也是毕业于StartX,这个电动滑板让我有了回家学习普通滑板的欲望,来年学成归来就买一个电动的玩。

每天早晨在Stanford University跑步,感受这个硅谷文化发源地的宁静和博大的气场,看着路上有人踏着滑板、有人骑着单车、有人和我一样跑步或者快走、有人骑着最新款的“椭圆仪”直行车,形形色色的人们和景色、真是一种极美的享受。此时此刻,耳边一次又一次重复着“让自由之风劲吹”这句百年校训,我由衷地感到社会发展、科技发展和教育理念、教育制度的深刻关系。

好的制度和理念吸引了全世界最聪明的人才,这些人才学有所成之后又慷慨回馈学校。斯坦福每年仅仅录取1万名新学生,却有7000多万美金的经济援助,家庭年收入10万美金以下的学生免交学费,77%的学生有助学金。

3、制度取胜

不论是学校、公司还是城市、社会,其健康发展的根本依靠是什么呢?我深刻的认为,依靠“优秀的制度”,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制度也要与时俱进,落后的制度会导致公司和社会发展的停滞不前甚至倒退;太过超前的制度可能也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公司的混乱;优秀且适当的”制度“应该是教育、企业和社会发展最需要的。

有人会说人才是根本,但是继续探究一下,人才的培养需要学校提供优秀的教育制度、人才的吸引需要企业提供优秀的企业制度(奖励、发展、成长、健康等),所以,没有优秀的制度,何来优秀的人才。

除了斯坦福展现给世界的优秀的教育理念和制度,我们去过的每一家硅谷优秀企业都展现出了很好的企业制度,与时俱进的优秀制度。

我们都知道来硅谷要找朋友去Google、Facebook、Uber等公司享受免费午餐。甚至有当地创业者告诉我,他们团队创业的前3个月,整个团队都是在GOOGLE免费吃喝的,因为其中一个创始人当时还没有办理离职,所以每天中午带他们进公司蹭饭。不过这点饭对于GOOGLE来说真不算什么。

免费的午餐和较为自由的参观文化是互联网公司和传统IT企业一个非常大的区别,至少我还没听说过大家去CISCO、ORACLE、HP等公司集体蹭饭。在我曾经供职的华为,员工也不是那么轻易就能带人来公司参观的,流程和管理限制还是挺多的,吃饭虽然不贵,但是也肯定不是免费的。

进入到这些企业,你会发现他们的办公环境特别舒适和健康,很多工程师和我一样喜欢站着办公,所以脱了鞋,脚下有专门的脚垫;当然有人喜欢躺在沙发上办公,所以Google和Facebook等随处可见舒适的沙发。这里每个人的电脑屏幕都有好几个,而且都超大,每个人都是极客,酷毙了。他们的工作相对都很”散漫“,公司管理非常扁平化,考核也是结果导向而不是”坐班“制,GOOGLE员工官方规定允许20%的时间在公司做自己的事情。

可观的薪酬和期权、参与改变世界的一员、结果导向的灵活考核制度、按照兴趣选择工作内容、舒适且妙趣横生的办公空间、免费的吃喝娱乐设施、健康环保的办公环境、甚至可以带宠物上班,这样的公司,多少人会拒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