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第五章练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3 1:58: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国法制史第五章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公元前216年秦朝颁布了“ 使黔首自实田 ”的法令,在全国实行土地私有制。

2.秦始皇为了加强文化思想领域的专制统治,统一人们的意识形态,发动了“ ”事件。

3.秦朝采用“ 法家 ”思想作为自己统治思想的基础。

4.秦朝提出“法令由一统”,意思是说,全国不仅施行统一的法律,而且最高立法权属于 皇帝 。

5.秦始皇乐以“刑杀为威”,后人评价“秦法繁于秋荼 ,而网密于 凝脂 。” 6.秦王嬴政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同时,也首次建立了 制度。

7.秦始皇和李斯等人取消了世卿世禄的分封制,在全国实行了 郡县制 。 8.秦朝中央行政机关实行“ ”。

9.早在先秦时期,秦国运用法家选拔官吏的思想,提出“ ”。 10.秦朝以 作为确定刑事责任年龄的标准。 (二)单项选择题

1.秦朝关于案件的调查、勘验、审讯等程序的文书程式的法律形式是()。B A令 B式 C法律答问 D廷行事 2.秦朝的法廷成例叫做(B)。 A成 B廷行事 C式 D法律答问 3.在秦朝中央的三公中,掌管军事的是()。 A丞相 B太尉 C御史大夫 D奉常

4.秦朝有一种将罪犯活着投入水中使其淹死的刑罚,叫做( A )。 A定杀 B醢 C枭首 D具五刑

5.秦朝有一种以极端残忍的死刑与肉刑并用的刑罚,是( D )。 A定杀 B醢 C枭首 D具五刑

6.秦朝多对麻风病人犯罪所适用的刑罚是()。 A具五刑 B族诛 C定杀 D 阬

7.秦朝有一种徒刑,即强制男犯白天修筑长城。这种刑罚是( )。 A 罚作 B鬼薪 C 城旦 D复作

8.秦朝的鬼薪适用于男犯,它的刑期为()。 A五年 B四年 C三年 D二年

9.在秦朝,多用于惩罚轻微犯罪官吏的刑罚是()。 A作刑 B迁 C赀 D谇

10.秦朝有一种罪名,即以过去的事例指责现时的各项政策和制度,此罪叫作()。

A妄言罪 B非所宜言罪 C投书罪 D以古非今罪 (三)多项选择题

1.秦始皇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专制主义国家后,统一了(ABCD)。 A文字 B货币 C度量衡 D车轨 2.秦朝立法指导思想包括()。

A法令由一统 B事皆决于法 C以刑杀为威 D明德慎罚 3.秦朝的“以刑杀为威”的意思是( )。 A法网严密 B全国实行统一的法令 C严刑重罚 D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 4.《睡虎地秦墓竹简》经后人整理,内容包括()。 A《秦律十八种》 B《效律》 C《秦律杂抄》 D《法律答问》 5.秦朝的法律形式有( BC )。 A春秋经义 B 法律答问 C廷行事 D 比

6.秦朝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指的是()。 A皇帝 B丞相 C太尉 D御史大夫

7. 先秦时期的“三重选官法”,在选拔官吏时,分别注重()。 A客士 B军功 C法律 D开国元老 8.秦朝分别将故意和过失称为()。 A眚 B非眚 C端 D不端

9.以下属于秦朝定罪量刑原则的有()。 A责任年龄 B数罪并罚 C共犯加重 D诬告反坐 10.秦朝规定的作刑(徒刑)有( )。 A城旦 B鬼薪

C司寇 D罚作 (四)判断正误题

1.秦朝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确立皇帝制度,在皇帝之下设三公九卿,辅佐皇帝管理全国政事。 R

2.清朝中央设“三公九卿”,“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掌行政、军政和监察。 R

3.秦始皇为了加强文化思想领域的专制统治,统一人们的意识形态,发动了“焚书坑儒”事件。R 4.秦始皇提出“壹法”,即统一立法权,统一法令的内容,统一人们的思想。

5.秦王朝提出“法令由一统”。这一思想有两层意思,第一层含义是全国实行统一的法律;R 第二层含义就是最高立法权属于皇帝。

6.秦朝统治者将“以刑杀为威”作为其统治思想。这一思想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法网严密。二是严刑重罚。三是滥施刑罚。R

7.后人评价“秦法繁于秋荼,而网密于凝脂。”R

8.战国时秦国在简公七年(公元前408年),颁布“初租禾”,确认土地公有的合法性,这是秦国最早的封建性法令。

9.商鞅以李悝的《法经》为蓝本,结合秦国当时的情况加以补充和修改,制定秦律,这是我国改法为律的开端。 R

10.1975年12月在湖北省云梦城关睡虎地十一号墓挖掘出大量秦简,这是建国以后第一次发现秦简。R

11.睡虎地秦墓竹简共1155枚,后人将其分类整理为十部分内容,其中主要包括《秦律十八种》、《效律》、《秦律杂抄》、《法律答问》和《封珍式》。 R

12.商鞅改法为律,律自秦始。清末著名法学家沈家本说:“改律之事,乃变法之大者也。”R

13。秦朝的命、令、制、诏,在法律意义上没有原则性的区别,都是皇帝针对特定的事项、特定的对象临时发布的命令、批示等。 R

14.式作为一种法律形式,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秦朝的式指的是关于案件的调查、勘验、审讯等的程序、文书程式以及对司法官吏审理案件的要求。

15.秦朝法律答问是指国家官吏统一用问答形式对秦律的条文、术语以及立法意图所做的解释。R 16.秦朝的廷行事,就是司法机关的判例,已行的成例。 R

17.秦王嬴政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同时,也首次建立了皇帝制度。R

18.从秦始皇开始,皇帝的“命”为“制”,“令”为“诏”,皇帝一言可以立法,也可以一言废法。自称为“朕”,臣民称其为“陛下”。皇帝印由玉琢成,专称为玉玺,皇帝驾临曰“幸”,所在之处为“行在所”,所居之处是“禁中”。R

19.皇帝制度与王制不同,皇帝是国家的核心,不可能再实行分封制,秦始皇和李斯等人取消了世卿世禄的贵族,而实行了郡县制。R 、

20.早在先秦时期,秦国运用法家选拔官吏的思想,提出“三重选官法”。一重客士,即重用国外的贤人能人;二重军功,起用有军事才能的人;三重法律,选用懂法的人作官。R

21.秦朝的考课分两种形式,一种是集中考课,为大考;一种是平时考课。秦将两种考课形式结合起来使用,全面考核职官。R

22.秦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或减轻刑事责任。 对于成年与未成年秦朝以实际年龄来划分。

23.秦律将故意称为“眚”,过失称为“非眚”。

24.秦朝的具五刑就是五种刑罚共用,是一种肉刑与死刑并用的刑罚,手段极其残忍。R

25.秦朝的定杀就是活着投入水中使其淹死的一种刑罚。定杀是对特定犯罪人适用的刑罚,即专门对肝病的犯罪者使用。

26.秦朝的城旦是一种徒刑,适用于男犯,即强制男犯白天修筑长城的一种徒刑。R 27.秦朝的舂与城旦的刑期一般分四年和五年两种。 28.秦朝的白粲是指强制男犯去山林砍柴以供宗庙祭祀之用。 29.赀指处罚犯人缴纳一定的财物或服一定的劳役的刑罚。R 30.秦朝的以古非罪就是以过去的事例指责现实的各项政策和制度。R

31.盗徙封罪是秦朝的一个罪名。“盗徙封”就是偷偷地移动田界的标志而侵犯他人的土地所有权。构成“盗徙封”罪,处以赎耐。 R

32.秦统治者规定了各种逃避徭役的罪名,其中有“逋事”或“乏徭”罪。“乏徭”是应服徭役并已得到通知而没有去报到;“逋事”是指已经到达服役地点而又逃跑。

33.秦始皇是秦朝最高司法长官。而实际上,皇帝不可能亲自处理每一件事,所以丞相和御史大夫协助皇帝行使司法权。 R

34.朝在中央设置了“廷尉”作为全国最高司法机关,其长官也叫“廷尉”。R

35.据原告身份的不同,秦朝的起诉形式有两种。一是官吏提起诉讼,这类起诉相似于近代的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