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学年高中地理 1-3区域发展差异活页规范训练(含解析) 湘教版必修3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1:32: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三节 区域发展差异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考查知识点 东、中、西差异 南方与北方 南部大开发 基础 1、2 3、4 中档 7、8、9、10、14、 15、16(1)(2)、 17(1) 5、6、13 11、12 稍难 16(3)(4)、 17(2)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图1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图2是“2002年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图”。读图完成1~2题。

图1

图2

1.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经济地带比较 A.东部经济地带较中、西部经济发展水平高

( )。

B.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发展速度快 C.东部较中、西部具有资源优势 D.中、西部较东部经济地带具有区位优势 2.比较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结论正确的是 A.都是第一产业比重最大 B.都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 C.都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大 D.第一产业比重都占一半以上

解析 第1题,东部经济地带与中、西部经济地带比较,经济发展水平高,发展速度快; 靠近沿海,区位优势明显;具有资金、技术和人才的优势。而中、西部经济地带经济发 展水平较低,发展速度较慢;远离海洋,对外联系不便;资金、技术和人才匮乏,但资 源丰富。第2题,从图中可以清楚看出,东部经济地带加工制造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但在中、西部地带,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还占有较大的比重。无论哪个经济地带三次 产业结构都表现为二、三、一的格局。 答案 1.A 2.B

读下图,回答3~4题。

( )。

3.图中地理景观在我国分布位置正确的一组是 A.甲、乙 C.甲、丁 4.我国北方地区

B.乙、丙 D.乙、丁

( )。

( )。

A.人口、耕地、水资源关系比较协调 B.平原面积广阔、水土流失较弱 C.煤、石油、铁矿资源丰富 D.森林资源丰富、植被条件良好

解析 第3题,甲为水稻种植业,在我国四川盆地有分布;丁为江南的水乡景观,纬度

2

位置较低。第4题,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不足,人口、耕地、水资源存在较大矛盾;北 方的黄土高原区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北方的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但华北 地区植被覆盖率较低。 答案 3.C 4.C 读下图,回答5~6题。

5.甲、乙两幅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土壤不同

B.热量不同 D.地形不同

( )。

( )。

C.人口素质不同

6.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特征的项目是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 ②水田 ③综合性工业基地 ④重工业基地 ⑤亚热带常绿阔叶 林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②⑤

D.①③④

解析 甲为我国的东北平原部分地区,由于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生长期短,农作 物只可一年一熟;乙地区为长江三角洲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充足, 热量条件可满足一年两熟或三熟,此地区以水田为主,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答案 5.B 6.B

读下图,甲、乙、丙分别代表我国三个经济地带,根据图示各经济地带产业结构比例及人口总量比例,完成7~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