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库汇编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0 14:51:2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学习-----好资料

植物组织培养试题库

一、名词

外植体:在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由植物体上切取的根、茎、叶、花、果、种子等器官以及各种组织、细胞或原生质体等统称为外植体。 热处理脱毒:利用病毒和植物细胞对高温忍耐性不同,选择适当的高温处理染病植株,使植株体内的病毒部分或全部失活,而植株本身仍然存活。 平板培养法:是把单细胞悬浮液与融化的琼脂培养基均匀混合,平铺一薄层在培养基底上的培养方法。

消毒:指杀死、消除或充分抑制部分微生物,使之不再发生危害作用。

玻璃化现象:在长期的离体培养繁殖时,有些试管苗的嫩茎、叶片呈现半透明水渍状,这种现象称为玻璃化。 脱毒苗:是指不含该种植物的主要危害病毒,即经检测主要病毒在植物内的存在表现阴性反应的苗木。 灭菌:是指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杀死物体表面和孔隙内的一切微生物或生物体,即把所有生命的物质全部杀死。 褐变:是指外植体在培养中体内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细胞里的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醌类物质,有时使整个培养基变褐,从而抑制其他酶的活性,影响材料的培养。

微尖嫁接:指在人工培养基上培养实生砧木,嫁接无病毒茎尖以培养脱毒苗的技术。主要程序:无菌砧木培养—茎尖准备—嫁接—嫁接苗培养—移栽。

植物细胞全能性:一个生活的植物细胞,只要有完整的膜系统和细胞核,它就会有一整套发育成一个完整植株的遗传基础,在适当的条件下可以通过分裂、分化再生成一个完整的植株。 人工种子:将组织培养产生的体细胞胚或不定牙包裹在能提供养分的胶囊里,再在胶囊的外面包上一层具有保护功能和防止机械损伤的外膜,形成一种类似自然种子的结构。

试管苗驯化:植物组织培养中获得的小植株,长期生长在试管或三角瓶内,体表几乎没有保护组织,生长势弱,适应性差,要露地移栽成活,完成由“异养”到“自养”的转变,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驯化过程。

器官培养:植物的根、茎、叶、花器(包括花药、子房)和幼小果实的无菌培养。

微体嫁接:指将0.1-0.2mm 的茎尖作为接穗,嫁接到由试管中培养出来的无菌实生砧木上,继续进行试管培养,愈合成为完整的的植株。

快速繁殖(微繁殖): 用组织培养的方法,使植物的部分器官,组织迅速扩大培养,并移植到温室或农田繁殖出大量幼苗的繁殖方法.

脱分化:将已分化组织的已停止分裂的细胞从植物体的抑制性影响下解脱出来,恢复细胞的分裂活性.一个成熟的细胞转变为分生状态的过程叫脱分化.

原生质体融合(体细胞杂交):就是使分离下来的不同亲本的原生质体,在离体条件下通过诱导发生的质膜融合进而细胞核融合,像性细胞受精作用那样互相融合成一体的现象.

愈伤组织培养:是指将母体植株上的外植体,接种到无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诱导,生长和发育的一门技术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驯化:试管苗移植前可将培养瓶移到自然光照下锻炼3~10d,让试管苗接受自然光的照射,感受自然温度的昼夜温差现象,使其壮实,然后再开瓶移植,经过较低温、湿度的处理,以适应自然温、湿度条件。 褐变:是指外植体在培养中体内的多酚氧化酶被激活,使细胞里的酚类物质氧化成棕褐色的醌类物质,有时使整个培养基变褐,从而抑制其他酶的活性,影响材料的培养。

二、填空题

1、植物组织培养的理论基础是植物细胞全能性。

2、组织培养实验室必要的设备有 超净工作台、 高压灭菌器 、 空调机 、 天平 、 显微镜 、 蒸馏水发生器等。 3、糖在植物组织培养中是不可缺少的,它不但作为离体组织赖以生长的 碳源 ,而且还能维持 培养基渗透压

4、培养基灭菌一般在 108 kPa的压力下,锅内温度达 121 ℃ ,维持 20-30 min。

5、在离体叶培养中,6-BA和KT利于芽 的形成;2,4-D利于愈伤组织 的形成

6、在离体叶组织脱分化和再分化培养中,茎和芽的分化主要有4个途径:直接产生不定芽、由愈伤组织产生不定芽、胚状体形成、形成球状体或小鳞茎等途径。 7、目前培育无病毒苗最广泛和最重要的一个途径是茎尖培养脱毒 。 8、花药培养前的预处理:低温冷藏 是最常用的方法。

1、植物组织培养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 、 奠基阶段 和 快速发展和应用阶段 。

2、培养基最常用的碳源是 蔗糖,使用浓度在1%-5% 常用 3 %。

3、培养基的种类按其态相不同分为 固体培养基 与 液体培养基 ,其灭菌方法一般采用 湿热消毒 灭菌方法。

4、pH的大小会影响琼脂的凝固能力,一般当pH大于6.0时,培养基将会 变硬 ,低于5.0时,琼脂 不能很好地凝固 。 5、一般情况下,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高,有利于 根的形成和愈伤组织 的形成;比值低,有利于 芽 的形成。

6、选择外植体时应选择 ①选择优良的种质、②选健壮的植株 、③选最适的时期 和④选取适宜的大小 。 7、花药和发粉培养的共同特点是利用花粉 (小孢子)染色体数目的单倍性,培育出单倍体植株。

8、原生质体的分离方法有机械分离法和酶法分离法。

1、组织培养植株再生的途径: 体细胞胚胎发生途径 和 器官发生途径 。 2、培养基的主要成分包括 ①无机营养成分(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铁盐) 、 ②有机营养成分(包括维生素、氨基酸等) 、 ③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 ④碳水化合物 、 ⑤其它物质 。

3、在固体培养时琼脂是使用最方便、最好的 凝固剂和支持物 ,一般用量为 6-10g/L 之间。 4、一般情况下,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的比值高,有利于 根的形成和愈伤组织 的形成;比值低,有利于 芽 的形成。

5、试管苗的生态环境: 高温且恒温 、 高湿 、 弱光 、 无菌 。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6、愈伤组织的形态发生方式主要有 不定芽方式 和 胚状体 方式。

7、无病毒苗的保存分:隔离保存和长期保存两种方法。

8、压片染色法是检测划分发育时期的简便有效方法,常用染色剂为醋酸洋红。 三、单项选择题 1、1974年我国朱至清等设计了( B )培养基,目前广泛应用在花药培养中。

A、马铃薯-2号 B、N6 C、W14 D、c17

2、组培室应建立在安静、清洁,并且在该地长年主风向的( A )方向。 A、上风 B、下风 C、左风 D、右风 3、制作每升固体培养基常用琼脂的用量为( B )克。

A、4—6 B、6—10 C、10—15 D、15—20 4、下列培养类型不属于液体培养的是( D )

A、旋转培养 B、纸桥培养 C、振荡培养 D、看护培养

5 、进行茎尖培养脱毒时,通常以带 1-3 个幼叶原基的茎尖作外植体较合适。则茎尖的长度约为( B )。 A 、 0.1-0.3mm B 、 0.3-0.5mm C 、 0.4-0.6mm D 、 0.6-0.8mm 6、下列现象中不属于离体培养容易出现的三大问题的是( C )。 A、污染 B、褐变 C、黄化 D、玻璃化 7、超低温种质保存的温度为( C )。

A、0~15℃; B、-80℃; C、-196℃; D、-280℃ 8、在植物组织培养表面灭菌时,常用的酒精浓度为( A )。 A、70%-75% B、80%-85% C、90%-95% D、100% 9、一般来说,在愈伤组织培养时,幼年细胞和组织比成年细胞和组织( B )。 A、困难 B、容易 C、一样 D、不一定 10、利用花粉或花药培养,进行单倍体育种选育一个新品种只需( C )年。 A、1-3 B、2-4 C、3-5 D、4-6 1、细胞工程、( B )、酶工程、发酵工程是生物技术的主要范畴。 A、蛋白质工程 B、基因工程 C、微生物工程 D、生化工程 2、配制( B )溶液时应先用10%的HCl溶解,再加蒸馏水定容。 A、2,4-D B、BA C、GA3 D、IAA

3、炼苗的环境开始时和( A )相似,后期类似于田间栽培条件。

A、培养室条件 B、无菌界室条件 C、缓冲间条件 D、准备室条件 4、离体培养常用的诱导生根的生长调节物质主要是( A )。

A、生长素 B、细胞分裂素 C、脱落酸 D、乙烯 5、植物组织培养实验室需要定期用( A )进行熏蒸。

A、高锰酸钾和甲醛 B、酒精和洗液 C、高锰酸钾和酒精 D、高锰酸钾和洗液

6、进行无菌操作前,工作人员可以不必( A )。

A、洗脸 B、换拖鞋 C、穿工作服 D、洗手 7、电子天平的感量一般在( C )范围。

A、0.1g或0.01g B、0.01g或0.001g C、0.001g或0.0001g D、0.1g或0.0001g

8、进行干热灭菌时,应在150℃时保持( B )分钟。

更多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