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路养护安全文化建设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2 23:31: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浅谈公路养护安全文化建设

公路养护安全文化建设是公路养护健康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公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安全文化作为一种价值观得到了进一步的树立和强化,受重视的程度也在逐步提高,他在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就公路部门而言,抓好安全文化建设、实现生产安全才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也是推动公路综合管理服务水平全面提高的重要砝码之一。

一、公路养护安全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安全文化建设对于国家还是集体,或者是个人,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对于国家,安全生产事关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事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方针;从公路部门来说,安全生产事关经济效益的提高,事关公路事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和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就广大民众而言,安全事关生命,是人的第一需求,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出行和追求高质量生活水准的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安全的关注越来越强烈,安全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愈发明显。它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安全文化建设在意识领域起到积极地引领作用。长远意识。安全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这个长期的建设过程中,对相关工作的常抓不懈,使得我们能够认真研究安全管理方面的问题,并制订出长远的安全管理规划,例如养护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设施规范,一线养护职工操作规范等都值得我们去研究,去探讨。同时这个过程,也是组织实施,强化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工作的过程,从而实现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得以建立的目的。超前意识。安全文化的全面建设,能够使员工提升安全防范意识,进而提前做好预防准备并付诸实际行动,防范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我们公路部门在这一点上要充分发挥超前意识的作用,强化日常巡查力度,要认真再认真,仔细再仔细,不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以提高巡查质量,及时发现消除各类安全隐患,保障通行安全。全局意识。安全文化建设直接关系到社会、国家、单位与个人的切身利益。随着安全文化建设进度的推进,能够使员工逐

步树立全局观,在生产、工作中能从整体利益出发,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发生的矛盾,自觉以个体服从集体、局部服从全局的原则来处理与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创新意识。安全文化的建设与实施,能够促进广大员工积极参与安全生产技术与管理改革与创新,安全目标、安全计划的制订与实施,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与单位协同一致创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安全文化,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适应社会经济发展。人本意识。人是安全管理中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安全文化建设是借文化之力促进安全生产,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使得管理制度的制订具备更强的可操作性,并且更加人性化。

二是安全文化建设是多方需求的最终产物。“以人为本”的需要。建设安全文化要以“关爱生命、关注安全”为主旨,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和对生命的尊重。所以,安全文化要通过传播、宣传、教育、法律等手段,从人的思想、意识、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去启发人、教育人,以人为本、珍惜人生、爱护生命,只有做到以人为本,对员工从“爱”和“护”方面着手, 安全管理才能持久、长远。营造安全学习气氛围的需要。任何一个单位无论设备有多先进、管理制度有多严谨、惩罚措施有多强硬等,只要人的安全思想意识差,事故隐患的根源就永远无法消除。因此,只有用安全文化来弥补安全管理的疏漏和不足,提高人的安全素质和技能,消除人的不安全状态。倡导安全文化可以培养人们对安全事物产生兴趣,通过教育、宣传、培训等手段,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不断提高员工的安全修养,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员工由不得不服从管理制度的被动执行状态,转变为主动自觉地按安全要求采取行动。单位形象和效益的需要。现代公路养护行业的生产方式由人工型养护逐渐向机械化、标准化、连续化程度很高的养护方式转变,生产中如果某个环节出了问题,小则停工停产,造成经济损失,大则人员伤亡,设备遭到破坏,还影响单位的声誉和形象。由于公路养护点多、面广、战线长、人员分散,因此公路养护行业更应大力倡导和推行安全文化,营造企业安全生产的文化氛围,提高每个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素质,避免和减少各类意外事故,这是利国、利民、利单位的大事。因而,积极倡导安全文化,提高各级领导和员工的安全文化素质,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保证员工工作和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转,社会环境才能稳定。

二、公路工作安全生产现状

无论哪一个部门,建立和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都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基础,而在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着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制度定得很全面,但难以落实或落实得不够,即有章不循。安全生产方面的规章制度可以通过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借鉴成功案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具体需要,循规蹈矩逐步完善。现在面临的是制度在养护生产中的落实问题,也就是执行力的问题显得更为突出。在安全管理工作中虽然许多单位都签订了安全责任书,但没有认真落实处。在安全管理上谈成绩一大堆,谈问题避重就轻。出了事故相互推卸责任,掩盖真相。处理事故不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而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或干脆不了了之。落实制度说到底就是一种责任感,而责任感来源于观念。安全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解决观念问题。观念变了,具有强烈的责任感、事业心,制度建设和安全措施也就会得到更好的完善和落实。

二是职工安全生产意识差。有的单位职工不认真贯彻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不注重职工安全培训教育,部分在职职工的安全意识差、思想麻痹,工作中存在侥幸心理,这也往往是造成事故的罪魁祸首,所以要想从根本上增强广大干部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彻底消灭思想隐患,就必须加大安全知识的培训教育力度,深植安全思想意识。

三是安全管理基础薄弱。公路养护安全管理工作重点在公路养护一线(公路站),在安全管理中不能仅停留在会议、文件和口号上,要深入具体帮助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在安全检查、安全培训、安全投入等方面不能搞形式主义加以应付,要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不放过一个环节。

由此可见,安全文化建设不仅能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而且单位上下、方方面面,都会从安全的愿望出发,审视周围的安全环境,主观上要求得到安全保障,也就容易发现和提出安全设施方面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关心安全设施的有效性,安全投入才能有的放矢。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安全文化建设不是现时的消费,而是一种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