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农业概况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9 17:54:3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印度农业概况

印度农业概况

印度共和国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半岛上,东北部和西北部与我国接壤。国土面积297.47万平方公里,居亚洲第2位。总人口9.6亿(1997年),

居世界第2位。人口自然增长率2.1%,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27人。城市人口约占26%。印度在独立初期,人均收入只有150美元,是当时世界上最低水

平的国家之—。贫富差别悬殊,社会条件极差,全国有54.1%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均寿命只有41岁。印度政府为了尽快改善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和社会

条件,于1951年起,制定和实施了发展经济的计划。在过去的40年里,印度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国民生产总值已从1950/51年度的1746.9亿

卢比增加到1990/91年度的46582.7亿卢比,平均增长率为4.5%,居世界第12位。人均寿命延长到59岁,国家和人民的经济和社会条件明显好

转。1991/92年度,人均国民生产净值5528.6卢比。1995年11月的汇率是34.8卢比兑换1美元。据世界银行的资料,

印度1993年的人均 国民生产总值为300美元。

印度的农业也取得了很大成绩。在1951—1991年期间,农业年均增长3.7%,粮食产量从1950/51年度的5100万吨增加到1990/91

年度的17622万吨,增加3.46倍。根据粮农组织的资料,印度1994年谷物总产量为21248万吨,人均占有量为231公斤。在个人消费支出中,食

品开支的份额,从1960/61年度的72.4%下降到1992/93年度的55%。

印度拥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印度的耕地面积数量居亚洲之首,多达1.43亿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16公顷,约为我国的两倍。印度全境大致可分为四个部

分:北部喜马拉雅高山区,约占国土面积的11%;中部恒河平原区,约占国土面积的43%;南部德干高原区和西部塔尔沙漠区、台地和缓丘陵、丘陵约占国土面

积的36%。在国土面积中,耕地面积约占47%,森林面积约占22%,草地约占4%。

印度的水资源比较丰富,全年降雨总量为39300亿立方米。全国36%的地区年均降雨量在1500毫米以上,33.5%的地区750—1150毫

米,33.5%的地区为750毫米。印度境内河流众多,最主要的河流是恒河,全长2700公里,支流10余条,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其次是布拉马普

特拉河,戈达瓦里河,讷尔默达河,克里希纳河等。充沛的雨水和众多的河流为农业生产和农业灌溉提供了有利条件,全国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32.8%。

印度属热带季风气候,全年共分四季,1—2月为凉季,3—5月为夏季,6—9月为西南季风雨季,10—12月为东北季风期。北方气温最低为150C,南方气温高达27℃,几乎没有无霜期,全年均可生长农作物,热量资源相当丰富。 一、农业发展的特点 1.农业对于国民经济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印度自独立后40余年来,工农业生产虽然有了较快发展,但印度仍然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80%的人口以农业为生,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 业)的净产值占国内净产值的34.9%。从印度经济发展史来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的增长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 增长速度,这是印度经济发展的—个显著特点。 2.小农经济占绝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