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科学部分生理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20:05: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8某人的潮气量为500ml,呼吸频率为14次/分,肺泡通气量约为 A.3000ml B.4000ml C.5000ml D.4500ml E.5300ml 9.尽力吸气后再做最大呼气,这时肺内残存的气体量称为

A.功能残气量 B.残气量 C.肺总容量度 D.补呼气量 E.最大通气量 10.肺换气的动力是

A.呼吸肌的舒缩活动 B.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C.肺泡气与肺泡周围血液间的气体分压差 D.胸膜腔内压与肺内压之差 E.肺的舒缩活动

11.切断动物的颈部迷走神经,呼吸运动将变为

A.变深变慢 B.变浅变快 C. 变深变快 D.无变化 E.呼吸停止 12.缺O2或H浓度增加,引起呼吸运动加深加快的原因是

A.直接刺激呼吸中枢 B.刺激中枢化学感受器 C.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 D.刺激呼吸肌 E.通过肺牵张反射

13.肺牵张反射的传入神经是

A.窦神经 B.主动脉神经 C. 迷走神经 D.膈神经 E.肋间神经

1( D ); 2( D ); 3( A ); 4( A ); 5 ( C ); 6( C ); 7 ( C ); 8( E ); 9 ( B ); 10 ( C ); 11( A ); 12( C ); 13( C )

四、简答与综述题

1.胸膜腔负压是如何形成的?胸膜腔负压的生理意义如何?

胸内负压的形成是胎儿出生后胸廓的自然舒张时开始产生的,胸廓的扩大,必然有牵拉胸膜腔趋向于扩张,使胸膜腔产生了负压,这种负压牵拉肺被扩张。这种扩张状态使肺内总能容纳一定的气体量,这使肺能保持持续的气体交换。

2.简述CO2和O2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

①氧气的运输:血中以溶解的氧量占血中氧含量的1.5%,化学结合的量占血氧含量的98.5%。氧的化学结合是氧气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

②二氧化碳的运输:以溶解的二氧化碳量占血中二氧化碳量的6%,化学结合的量占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的94%。二氧化碳的化学结合形式有两种,一是与H2O结合形成HCO3, 二是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3.C02.H、缺02对呼吸运动的调节途径与效应如何?

血液中C02、H浓度升高和02浓度降低都会刺激主动脉体、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使这些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加,冲动传入延髓呼吸中枢,最终呼吸加强。(3分)

高血C02浓度还会造成脑组织液H浓度升高(C02可扩散到脑组织液),这会刺激延髓腹面的化学感受器,该化学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加,冲动传入延髓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强。(2分)

4.深而慢的呼吸与浅而快的呼吸相比,哪种形式对肺换气有利?为什么?

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效果好。通气机能最好的指标是肺泡通气量,由每分肺泡通气量=(潮气量-解剖无效腔)×呼吸频率可知,在每分通气量相等的情况下,朝气量大者肺泡通气量较大,因此深而慢的呼吸比浅而快的呼吸效果好。

5.切断实验家兔颈部两侧迷走神经,呼吸运动有何变化?为什么?

+

+

+

-+

21

切断迷走神经后呼吸将变得深而慢,因为迷走神经是肺牵张反射的传入神经,肺牵张反射包括吸气兴奋反射和吸气抑制反射,吸气兴奋反射是肺扩张?导气部管壁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加?引起吸气抑制,而转为呼气,意义是促进吸气向呼气转化,防止吸气过深;肺萎陷反射是肺回缩→肺泡处感受器传入冲动增加?呼引起吸气兴奋,其意义是促进呼气向吸气转化,防止呼吸过深。

6. 试述氧气从外界进入机体并送至细胞的生理过程(5分) 第一步:通过肺通气外界氧气进入肺泡 (1分)

第二步:通过肺换气,肺泡内氧气进入血液,气体交换的方式是单纯扩散,气体交换的动力是气体分压差。由于肺泡气的氧分压高于静脉血,肺泡的氧气通过气血屏障扩散到静脉血。(2分)

第三步:氧气在血液中运输,氧气在血液中主要以化学结合形式(氧合血红蛋白)存在,通过血液循环氧气由肺部运输到全身组织处。 (1分)

第四步:通过内呼吸氧气从血液进入组织液并进一步进入细胞。氧气通过扩散由血液进入组织液,再由组织液扩散进入细胞。扩散的动力分别是血液氧气与组织液氧气的分压差,和组织液与细胞内的氧气分压差。(1分)

一、解释概念

1.壁内神经丛 指消化管壁内粘膜下层中的粘膜下神经丛和肌层中的肌间神经丛。壁内神经丛具有相对独立的调节功能。

2.胃肠激素 指消化道粘膜上皮层内的内分泌细胞产生的激素。

3.化学性消化 通过消化腺分泌消化液将食物中的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4.机械性消化 通过消化管运动,使食管磨碎,使食物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以及使食物从消化管始段推向末端的过程。

5.慢波 是消化道某些环形肌自动产生的节律性去极化波,它是引起消化道节律性收缩的原因。

二、填空

1.消化的方式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__。

2.胃液成分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 3.胃特有的运动形式是____,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是____________。

4.胰液中的酶有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胆盐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参与脂肪消化和吸收的消化液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当副交感神经兴奋时,能促进胃肠运动____,使括约肌____,还能使消化腺分泌量____。

8.胃酸除对蛋白质的消化有促进作用之外,能抑制和杀灭_________,促进_______分泌:有助于小肠对_________的吸收。

22

9.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产物被吸收后通过毛细血管入血压 ,而脂肪的吸收还可通过毛细____间接进入血液。

10.内因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它参与______的吸收。 11.大肠内细菌能利用某些物质合成维生素____,该维生素是人体的主要来源。 12.消化管各段分泌的消化液最普遍的成分是_______________ 13.在消化管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14.糖、脂、蛋白质在胃内排空最慢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机械消化;化学消化2.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内因子3.容受性舒张;分节运动4.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肽酶 5.乳化脂肪 6.胆汁;胰液 7.加强;舒张;增加 8.细菌;小肠液分泌;矿物质 9.淋巴管 10.胃腺壁细胞;维生素B12 11.K 12.粘液 13.小肠前段 14.脂肪

三、单项选择 1.内因子的作用是

A、激活胃蛋白酶原 B、保护维生素B12并促进其吸收 C、使蛋白质变性 D、促进胃肠道激素的分泌 E、促进胃肠运动增强

2.下列哪项是胃蛋白酶的作用

A、将蛋白质水解为胨和少量多肽 B、促进胃酸的合成和分泌 C、促进胃粘膜增生 D、中和胃酸 E、促进胃运动

3.关于胃酸的生理作用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能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酸性环境 B、使蛋白质变性易于水解 C、促进维生素B12的吸收 D、盐酸进入小肠后可促进胰液、 E 、促进钙、铁的吸收

4.关于唾液的生理作用,哪一项叙述是错误的

A、可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B、使蛋白质初步分解 C、可清洗口腔残余食物 D、可溶解湿润食物便于吞咽 E、有杀菌作用

5.引起胆囊收缩的最重要体液因素是

A、胆囊收缩素 B、促胰液素 C、胃泌素 D、胆盐 E、抑胃肽 6.胆汁中参与脂肪消化和吸收作用的成分是

A、无机盐 B、胆盐 C、胆固醇 D、胆色素 E、卵磷脂 7.激活胰蛋白酶原的最强物质是

A、糜蛋白酶 B、促胰液素 C、肠致活素 D、促胰酶素 E、盐酸 8.消化作用最强的消化液是

A、胃液 B、胰液 C、胆汁 D、小肠液 E、唾液 9.蛋白质的吸收形式为

A、际 B、胨 C、多肽 D、氨基酸 E、粘蛋白 10.食物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A、口腔 B、胃 C、小肠 D、大肠 E、食道

23

11.关于消化道平滑肌基本电节律的正确叙述是

A.是一种超极化波 B.其后一定伴随动作电位 C.是平滑肌收缩节律的控制波 D.在切

断支配胃肠的神经后消失

12.关于胃肠激素生理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节消化腺分泌和消化道运动 B.调节其它胃肠激素的释放 C.营养消化道组织 D.调节小肠内营养物的吸收量

13.下列哪种形式的小肠运动使食糜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便于进行化学性消化 A.紧张性收缩 B.分节运动 C.蠕动 D.容受性舒张

1( B ); 2( A ); 3 ( C ); 4 ( B ); 5( A ); 6 ( B ); 7( C ); 8( B ); 9( D ); 10( C ); 11( C); 12(D); 13(B)

四、简答与综述题

1.胃肠道有哪些运动形式?其生理意义如何?

①蠕动:是消化管环形肌的顺序收缩,能促进胃肠内容物由消化管始端推向消化管末端。 ②紧张性收缩:维持胃肠道内压,能维持胃肠形态,促进食糜与消化液混合,促进物质吸收。

③胃容受性舒张:是进食时反射性引起的胃舒张,这使胃在进食的情况下胃内压不致升高太高。

④小肠分节运动:是小肠相间节段交替收缩,能促进食糜与消化液混合,促进物质吸收。 ⑤大肠的袋状往反运动:是结肠袋间的交替收缩,能促进食物残渣与粘液混合。 ⑥大肠的集团运动:是从大肠前段向末段的快速蠕动,能将食物残渣推向直肠。 2.为什么说胰液是最重要的消化液?

因为胰液内含有最重要消化酶,胰液的主要成分与作用具体如下:

①HCO3:是胰腺小导管分泌的,其作用是中和胃酸,造成碱性环境而适于胰酶活动和保护小肠粘膜,由于HCO3的作用使得小肠pH值维持在7-8之间。

②胰蛋白酶:以酶原形式被分泌出来,在肠内被肠致活酶激活,其作用是专门水解碱性氨基酸羧基形成的肽键。

③糜蛋白酶:又称凝乳蛋白酶,婴儿时期此酶相对较多。先以酶原形式被分泌出来,在肠内被活性胰蛋白酶激活,其作用是专门水解芳香族氨基酸羧基形成的肽键。

④胰脂肪酶:可分解甘油三酯成甘油、脂肪酸、甘油一酯、甘油二酯。

⑤胰淀粉酶:为α-淀粉酶,能水解α-1,4糖甘键,水解淀粉为麦芽糖和糊精。 ⑥胰液中还有羧肽酶、核酸酶、磷脂酶等。 3.为什么说小肠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①小肠有适于吸收的结构。有环形皱襞、绒毛、微绒毛等扩大表面积的结构。有丰富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管道

②小肠有适于吸收的生理活动。小肠的分节运动、紧张性收缩、绒毛内平滑肌的收缩与舒张、都能促进吸收作用。

③小肠内有主要消化酶。小肠内有胆汁、胰液等,胆汁通过乳化脂肪促进脂肪分解与吸

--

24

收;胰液、小肠液内有分解各种大分子物质的酶。

④食物在小肠内停留时间较长。这是小肠较长和小肠生理活动决定的。 4.试述胃液的主要成分及生理作用 ①盐酸

来源:壁细胞分泌

生理作用:激活胃蛋白酶原,提供胃蛋白酶适宜的酸性环境;使蛋白质变性;促进胰液、胆汁和小肠液的分泌;使铁和钙盐溶解;抑制和杀死细菌。

②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来源:主细胞分泌 激活:靠盐酸或胃蛋白酶

作用:水解蛋白(丙氨酸和酪氨酸形成的肽键 )为多肽和少量氨基酸。 ③粘液(mucus)

来源:由胃壁粘膜上皮与胃腺颈粘液细胞分泌

作用:粘液与其粘膜上皮分泌的HCO3共同形成粘液—碳酸氢盐屏障,保护胃粘膜细胞不受盐酸和胃蛋白酶的侵蚀。

④内因子 来源:壁细胞分泌

作用:是一种糖蛋白,能结合VitB12,其复合物在回肠以吞饮方式被吸收,因此它决定着VitB12的吸收。

5.试述胆汁的生理功能

乳化脂肪,促进脂肪的分解和吸收。 6.影响胃运动的因素有哪些?

①胃内压,在胃内食物量大, 胃内压较大时胃排空速度较快;

②食物的质和量:食物的种类、PH值、渗透压和食物的量都影响胃排空速度。如高酸、高渗透压抑制胃的排空,对三大物质来讲,糖排空最快,蛋白质次之,脂肪最慢。

7.影响胃液分泌的因素有哪些?

①促进胃液分泌的因素主要有:对食物的条件反射、进食后食物对口腔、咽、胃、食管、胃壁的化学刺激与机械刺激均能通过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促进胃液的分泌

②主要抑制因素有盐酸、脂肪和高渗溶液对胃、小肠的刺激引起的神经、体液调节抑制胃液分泌。

A.盐酸:盐酸能抑制胃泌素的分泌,促进促胰液素的分泌,因此能减少胃液分泌,特别是盐酸分泌减少。这实际上是一个负反馈调节。

B.脂肪:脂肪能促进小肠粘膜分泌促胰酶素及抑胃肽的分泌等,这些激素都能抑制胃液分泌。

C.高渗溶液:高渗溶液可刺激小肠引起肠胃反射,抑制胃液分泌。

二、填空

1.机体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来自食物中的____、____和____等物质。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