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一 地球地图专题强化训练B卷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15 15:22:5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专题一 地球地图

(B卷)

(2017·湖北四地七校联考)二十四节气起源于两千多年前的黄河流域,是中国古代历法中用于指导农业耕种时表示季节变迁的24个特定节令。地球在绕太阳公转轨道上每运动15°所到达的一定位置即一个节气。在公历中它们的日期是基本固定的,如“芒种”一般在6月6日。如图为某年5月25日我国部分地区冬小麦生长和收获进度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1.“芒种”的字面意思是“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仅按此义,图中所示的时空位置正值“芒种”的是( )

A.甲 C.丙

B.乙 D.丁

2.仅按字面含义指示的农事活动,该年5月25日及以前即有部分地区提前进入了“芒种”,这说明( )

A.天文因素是固定的而天气是变化的 B.二十四节气的使用具有地域局限性 C.两千多年来气候发生了较大变化 D.两千多年来作物品种发生了变异

3.二十四节气在公转轨道上都相隔15°但时间间隔不一定相同,其影响因素是( ) A.黄赤交角的存在 B.地球公转的方向 C.地球公转的周期 D.地球公转的轨道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我国冬小麦是按从南到北的先后顺序进入成熟期的,纬度较低的丁区小麦已收割完毕,丙地的小麦腊熟期即进入了收割期。第2题,我国南北地域辽

阔,季节差异较大,不可能同时进入“芒种”。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5月25日黄河流域小麦仅进入灌浆、乳熟期,应在6月6日前后进入“芒种”,故二十四节气最适用于黄河流域,有地域局限性。第3题,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有近日点和远日点。速度在近日点附近快,转过15°用时少,相邻的两个节气间隔时间短;在远日点附近慢,转过15°用时多,相邻的两个节气间隔时间长。

答案:1.C 2.B 3.D

(2017·温州模拟)气象学上将秋冬季地面最低温度≤0 ℃的最初日期定为初霜日。将9月1日定为第1天,记为1,建立初霜日期序列。读北方地区多年平均初霜期分布图,完成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初霜期越早,作物的生长期越短 B.长江以南地区全年无霜冻现象 C.初霜期与热量带分布基本一致 D.初霜期与气温年较差分布一致

5.影响甲地初霜日期等值线稀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距海远近 C.地形起伏

B.纬度位置 D.洋流影响

解析:第4题,根据材料和气温常识可知初霜期开始越早,结束期越晚,当地霜期越长,其对应纬度越高,热量越少,农作物生长期越短。长江上游以南有霜冻现象。华北地区与北疆地区的初霜期基本相同,但温度带不同,气温年较差也不相同。第5题,从图中可知甲地北部为小兴安岭,海拔较高,当地10月1日进入初霜期,甲地南部地形以平原为主,海拔较低,10月10日进入初霜期,故选C。甲地南北距海远近差异不大;甲地不受洋流影响。

答案:4.A 5.C

(2017·郑州检测)读华北平原某地等地下水位线(该线上地下水位的海拔相等)分布图,回答6~7题。

2

6.该地地下水位的最大高差可能是( ) A.5 m C.7 m

B.6 m D.8 m

7.该地村填、厂矿周围地下水位较低的原因是( ) A.地面沉降 C.抽取地下水

B.雨季回灌 D.开挖河道

解析:第6题,从图中等地下水位线的海拔可以看出,该地地下水位最大在128 m与129 m之间,地下水位最小在122 m与123 m之间,故图中地下水位最大高差在5 m与7 m之间。第7题,村镇、厂矿周围日常生活和生产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较低。

答案:6.B 7.C

(2017·郑州质检)读我国某次大暴雨降水量统计图,回答8~10题。

8.图示统计时段对应的北京时间是( ) A.20日16时至22日16时 B.21日0时至22日0时 C.21日8时至22日8时 D.21日12时至22日12时

9.此次大暴雨主要的降水类型属于(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