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联达钢筋绘图流程-完善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10:28:4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广联达钢筋绘图流程-完善1

广联达构件的绘图标准流程

1 总则:

用广联达软件绘制钢筋时,绘图人员需要设置汇总方式:按中轴线计算钢筋,

按照图纸要求修改抗震等级、混凝土强度、保护层厚度;按合同约定设置计算设置、搭接设置(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北京项目:直径≤12时12米,>12时8米(本条只适用于北京定额)),然后导出设置,供其他绘图人员在进行导入设置。如果工程需要俩人或者多人完成时,轴网建立以及工程设置开始必须由一个人建立。然后再进行绘制。 1.1 部位绘制顺序:

基础层上一层→基础层→中间层的绘制→顶层的绘制;如有需要手动调整的标高都用层底/层顶标高±数值定义。 1.2 构件绘制顺序:

1.2.1 基础层上一层构件的绘制顺序:

墙、暗柱的定义→墙的定位→柱(暗柱、框柱)的定位→连梁的定义→连梁的定位→柱(暗柱、框柱)的定位→墙洞的定位→墙洞加筋→横向梁的定义→横向梁的定位→纵向梁的定义→纵向梁的定位→板的定义→板的定位→板受力筋的定义→板受力筋的定位→板负筋的定义→板负筋的定位→板洞的定义→板洞的定位→板洞加筋

1.2.2 基础层构件的绘制顺序:

将基础层上一层竖向构件和门洞口复制到基础层→门洞地梁的定义→门洞地梁的定位→横向基础梁的定义→横向基础梁的定位→纵向基础梁的定义→纵向基础梁的定位→筏板基础的定义→筏板基础的定位→筏板主筋的定义→筏板主筋的定位→筏板负筋的定义→筏板负筋的定位

1.2.3 中间层及顶层的绘制顺序同基础层上一层构件的绘制顺序 1.3 具体工程做法的标准计算方法

1. 详图与平面图截面尺寸不符时,处理方法必须与组长(项目经理)进行沟通,

并将处理方法写入“编制说明”;必要时需向雇主(项目公司)提疑问卷; 2. “计算设置”中框架梁、非框架梁、基础梁、基础次梁在工程绘图开始之前;

组长(项目经理)必须根据图纸要求将附加箍筋的根数填入计算设置,局部楼层、部位附加箍筋根数不同时,绘图人员必须根据图纸要求原位修改;注意:次梁与次梁相交处如果需要设置附加箍筋绘图人员必须根据原位修改 3. 拉筋:基础底板、顶板、墙体拉结筋计算根据图纸要求;但计算根数时间距

应符合模数;拉筋按照图纸给出的间距填写,计算设置根据图纸选定何种方式。

4. 当设计未明确基础、非框架梁、顶板为抗震构件时,计算钢筋量时均按非抗

震计算。

5. 基础范围内竖向构件的抗震等级均按基础上层竖向构件抗震等级计算,详见

《04G101-3》第14页第2.6.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