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种植玉米的气候条件分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5 17:04: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哈尔滨种植玉米的气候条件分析

作者:何锋 李宇光

来源:《农业与技术》2012年第05期

摘 要: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种植面积较大,本文简单论述了玉米各个发育期所需的光、温、水以及二氧化碳,并与哈尔滨当地的气候特点对照进行分析。由此得出,哈尔滨气候条件非常适宜玉米的种植与生长,并且在长光、多日照的条件下,玉米品质以及产量也较好。 关键词:玉米;气候;分析

中图分类号:S157.4+3 文献标识码:A

玉米属于禾本科玉米属学名玉蜀黍,俗称棒子、玉茭、苞米,起源于美洲大陆。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把玉米带到了西班牙,随着世界航海业的发展,玉米逐渐传播到世界各地,成为重要的粮食作物。大约460年前玉米传入我国,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南自北纬18度的海南岛,北至北纬53度的黑龙江省黑河以北,都有一定的种植面积。黑龙江省玉米播种面积位居全国第一位,哈尔滨属于黑龙江省种植面积相对较大的一个市。哈尔滨种植玉米大多以春玉米为主,因为由于维度与海拔高的原因,积温不足,难以实行一年多熟,主要以一年一熟。但是相对于夏播区,大部分春播区玉米生长期长,产量水平也较高。下面就哈尔滨种植玉米进行简要的气候条件分析。 1 气温

玉米对温度要求相对较高,属于喜温作物。玉米整个生长发育阶段,堆积的要求在1800℃~2800℃。而对于玉米出苗、3叶、7叶、拔节等不同生育期的最适宜气温有所不同。玉米在土壤、温度、光照、水分及CO2均较合适的条件下,种子发芽的最适宜气温为24℃,但在10℃的环境下依然可以发芽。哈尔滨玉米种植在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而哈尔滨5月份常年平均气温为8.0℃,常年最高气温为21.2℃。完全可以满足玉米种子正常发芽。拔节期玉米在20℃时发育最快,而玉米拔节的最低温度为18,所要求的最高气温为25℃。哈尔滨玉米拔节期为6月下旬至7月上旬,而此时常年平均气温为18.3℃,最高气温为27.9℃。玉米开花期是决定结实率的关键发育期,同样也是对温度反应最敏感、要求最严格的,此时玉米对温度的要求为25℃~28℃。在空气湿度低于35、温度高于32℃时,玉米雄蕊中的花粉失去活力,而且易枯萎,难于授粉。因此,在此时期调节播种期与及时的浇水降温显得尤为重要,玉米的花粒期要求日平均温度为20℃~24℃,如低于或高于这个温度,将会对淀粉酶的活性造成影响,成熟延迟,粒重降低最终会导致减产。 2 光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由于玉米生长期较短,属于短日照作物,但是整个生长发育期内需要有强日光照射。在长日照(18小时)情况下仍开花结实。玉米是高光效的高产作物,要达到高产,就需较多的光和产物,即要求光和强度高、光合面积大和光合时间长。玉米出苗后如果每一天的日照时数均在8小时以上,那么玉米整个生长发育期就会提前;如果出苗后日照时数达不到8小时,那么生育期就会缩短。玉米生长发育期内,在弱光的照射下,光合生产率下降,玉米体内的干物质增加速率较低,不利于形成壮苗与壮株,反之光合生产率会升高,玉米体内的干物质增加速率加快。玉米的光补偿点较低,故玉米不耐阴,而且在夏季强烈光照的条件下,也不会达到光饱和。因此,玉米三叶时要求去小留大,去弱留壮,留苗的密度要均匀适宜,否则,在阴天的条件下就会造成有“大叶”的大苗吸收光面积大,光合作用强,从而生长速率较小苗“快”,从而导致“小苗“生长发育“迟缓”,最后减产。哈尔滨属于高纬度地区,一年中太阳高度随季节的变化较其他地区尤为明显,可照时数随季节的变化差异也较大。哈尔滨年平均实照时数为2641.0小时,夏季多,冬季少,根据近30(1971~2000年)年日照资料显示,哈尔滨年日照时数最大值为2 878.9小时(1978年),月日照时数最大值为327.7小时(1975年8月)。 3 水分

玉米整个生育期需水较多,除了苗期水分要求相对较低外,其他发育期必须满足玉米对水分的要求。试验证明,播种时田间土壤相对湿度为60~70时,才能保证玉米出苗全;此外,随着玉米不断地生长发育,所需的水分也会随之提高,此时土壤水分应最大限度地控制在土壤相对湿度70以上,才能有利于玉米根部生长。哈尔滨4月为冬夏季风开始明显转换的过渡时期,气旋活动增多并经常通过本地区,因而降水逐渐增多,5月气旋活动频繁,降水较多。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所需水为最大值是在抽雄至乳熟阶段,从开花前8天到玉米乳熟期间,需水量约占整个生长生育期内总需水量的1/2以上。在此生长发育期间,水分条件对玉米的雄蕊花粉的活力、雌蕊受精、子粒的形成均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个时期,也是玉米的水分临界期,玉米乳熟以后便逐渐减少,而9月份南暖湿气团迅速退出本区。故在玉米乳熟以前土壤中的水分最低需保持在相对湿度80以上,乳熟以后对水分需求减少,以慢慢降低为宜。哈尔滨地处我国的北部地区,玉米生育期间的降水特点为:春秋少、夏季多。在玉米生长发育期间如果降雨偏多,造成田间积水,玉米的气生根也被掩埋的情况下,应及时排水,防止根系窒息。在玉米幼苗期对水分要求不高的情况下,应注意散墒,防止种子直接烂在地里。 4 CO2对玉米的影响

大气中CO2浓度的变化对玉米的生长、发育及产量都有明显影响。玉米属于C4作物,具有自己特殊的构造,C4作物在空气中摄取CO2碳的能力比麦类、豆类等C3和其他作物对CO2吸收能力强。玉米和棉花、小麦、水稻、向日葵等C3作物相比,净同化率要小得多,大麦当CO2浓度从200uL/L增至500uL/L时,净同化率增强了120%,而玉米在相同条件下仅增强14%,这是由于玉米在较高浓度CO2条件下,调节气孔能力较强,限制了同化速率。与此同时水分消耗率也相应减少,而水分利用效率却提高了26%,而在缺水条件下,水分利用效率却提高了40%。这对于半干旱地区的哈尔滨玉米生长发育非常有利。玉米CO2补偿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较小麦、水稻等其他作物高,这证明了玉米在CO2浓度较低的情况下,照样会合成有机物质供自己生长发育所利用。

春玉米最适宜气候区:主要指东北春玉米区。本区属于中温带半温润、半干旱气候区。哈尔滨玉米受独特的地理与气候及昼夜温差较大等因素的影响,干物质积累多。但是哈尔滨玉米单产在东北并不算高,因此在玉米主产区,可以通过推广深耕技术、品种改良、加强水利保障设施建设等来提高单产。整体来看,玉米单产提高空间较为乐观,单产提高空间巨大。 参考文献

[1]闫春鹏.玉米生长发育所需的环境条件分析[J]. 民营科技, 2012. [2]杨军.玉米生长发育过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J]. 现代农业科技, 2008. [3]张丽娟. 玉米生育期气候指标分析及应用[J]. 黑龙江气象, 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