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如何进行初中化学教学-最新教育文档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0 15:01:2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新课改下如何进行初中化学教学

《化学课程标准》指出: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新的初中化学教学目标是以培养人才为主旨,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新的课程理念、新的教材、新的课程评价要求教师在参与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更新教学方式、方法。经过对新教材、新课程的学习和实践,笔者认为,在新课改下初中化学教学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首先,在化学教学中要扎实落实“双基”,弄清概念,分析并深刻理解其化学内涵,使之用于解决化学问题。初中生思维往往具有离散性和间断性,加上人教版教材本身的系统化和连贯性较隐蔽,知识网络需要人为整理,这就需要教师具有很高的素质能力,能够在教材之外发掘并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防止学生思维的不连续:其次,要将学生思维的无序性转化为化学概念与知识间因果关系的有序性,要以反应规律为线索,加强化学推理教学,增强学生的迁移能力,使其达到触类旁通的境界:再次,要

将学生的散乱思维引入到量的精确变化上,确定化学变化中定性和定量研究的双面性,减少学生思维的片面性,增强学生思维的精确性和导向性:最后,要加强训练。这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好方法,如设计有梯度的练习题,寻找不同方法解决探究问题,设计相似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等。 二、巧妙设置提问,拓展学生的思维

提问是教师在课堂中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师生进行沟通的主要方式,教师通过提问,能够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学生通过提问,能够将自己的疑难问题揭开,使自己学到的知识更牢靠。凶此,教师在上课时要鼓励学生大胆提问,同时教师还要根据课题的内容、学生的实际予以启发,触动他们的内心世界,让学生的思维发生碰撞,进发出美丽的火花。如:在教学《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一节时,提出问题:在生活中,化学在哪些方面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在哪些方面化学让你有很深的触动?在化学科学的领域中你想做出哪些贡献?……问题一出,同学们争相回答:我要发明一种廉价的催化剂,让水分解得到氢气和氧气,解决人类的燃料问题:我要发明一种航天器,使人们都能到太空开心一游:我要发明一种新药。消除绝症病人的痛苦,使病人得以康复;我要发明一种耐水服。让消防员穿上,避免火的伤害……经过提问,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了,也开阔了。增强了他们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三、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化学实验中一些新奇的实验现象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例如“美丽的喷泉”、“空杯生烟”、“水中着火”等有趣的实验都能直接反映出物质的性质,能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设置实验,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初三化学(上教版)第六章第一节《燃烧和灭火》中关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知识点时,我们先用点燃的木条伸到盛有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归纳出结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然后再做一个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实验,学生都很奇怪:镁条怎么能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呢?教师此时可以抓住时机提问:前面的结论是否错了?启发学生思考:①二氧化碳使点燃的蜡烛熄灭,却使点燃的镁条燃烧得更旺,这个问题说明了什么?,②本节开头时讲的燃烧条件是可燃物要与氧气充分接触,而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是在无氧情况下进行的,前后内容是否矛盾?通过分析,学生终于得出了正确结论:前面讲的燃烧是指通常的燃烧。要有氧参加:但是,特殊情况下的燃烧可以不需要氧气。前面讲的燃烧定义狭窄,教师及时给学生总结出燃烧的广义定义:燃烧是指任何发热发光的剧烈化学反应。这样通过实验教学既拓宽了学生的化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加强化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重视学生的亲身感受 化学知识是来自于生活的,化学与社会经济生活有着密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