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练习册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2 18:57: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C.α-AP激活 答案:B

47.长期、大剂量服用阿司匹林、消炎痛引起出血的主要原因是: A.RBC内ADP减少 D.血管内皮细胞表面t-PA增加 B.肝细胞合成AT-Ⅲ增加 E.WBC释放IL-1减少 C.血小板内TXA2合成酶活性下降 答案:C

48.TF启动凝血系统的传统通路是指:

A.FⅩa-Ⅴa-Ca2+-PL形成 D.FⅫ活化形成FⅫa B.FⅨa-Ⅷa-Ca2+-PL形成 E.以上都不对 C.FⅪ活化形成FⅪa 答案:A

49.TF启动凝血系统的选择通路是指:

A.FⅩa-Ⅴa-Ca2+-PL形成 D.FⅫ活化形成FⅫa B.FⅨa-Ⅷa-Ca2+-PL形成 E.以上都不对 C.FⅪ活化形成FⅪa 答案:B

50.依赖维生素K而合成的抗凝血因子有:

A.凝血酶原 D.FⅦ B.FⅨ E.FⅩ C.PC、PS 答案:C

二、名词解释

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是一种继发性的,以广泛微血栓形成并相继出现止、凝血功能障碍为为病理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基本特点是:由于某些致病因子的作用,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激活、大量促凝物质入血,凝血酶增加,进而微循环中形成广泛的微血栓。微血栓形成中消耗了大量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增强,导致患者出现明显的出血、休克、器官功能障碍及贫血等临床表现。

2. 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GSR) 是指给动物间隔24h各静脉注射一次小剂量非致死性内毒素,则在接受第二次注射后动物发生休克或出血倾向,即引起DIC样的病理变化。GSR的发生是由于第一次注入小剂量内毒素,使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封闭”;第二次注入时,因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吞噬激活的凝血因子能力降低,则无法使内毒素灭活而易引起DIC。

3.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DIC患者可能伴有的一种特殊类型贫血,其特征是:外周血涂片中可见一些带特殊的形态各异的变形红细胞,称为裂体细胞。外形呈新月体、盔形、星形等,统称为红细胞碎片。由于裂体细胞或红细胞碎片的脆性高,易发生溶血。

4. 裂体细胞 在DIC凝血反应的早期,纤维蛋白丝在微血管内形成细网,当循环的红细胞流过细网孔时,可以粘着、滞留或挂在纤维蛋白丝上,在血流不断冲击下,使红细胞破裂,形成裂体细胞。由于裂体细胞脆性高,易发生溶血。

5.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s) 是纤维蛋白溶解酶对纤维蛋白(原)降解所产生降解产物统称为FDPs。由纤维蛋白原被降解所产生的X、Y、D、E、B?1~42和A?链羧基端附属物A、B、C、及H碎片统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gDP);纤维蛋白被降解产生的是B?15~42,X′、Y′、E′、D碎片和D-二聚体、?-?二聚体等,以及A?链羧基端极附属物等统称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bDP)。

6. 血浆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试验) 将鱼精蛋白加入被检的患者血浆后,鱼精蛋白可与血浆中 X-sFM片段内X结合,使血浆中与X片段结合的sFM分离并彼此聚合而凝固。这种不需酶的作用而形成纤维蛋白的现象称为副凝试验。但是,当纤溶酶活性过强时,X片段被完全分解成小分子物质时,X-sFM就明显减少,3P试验反可转阴性。

7. D-二聚体(DD) 是纤溶酶分解纤维蛋白(微血栓)的产物。sFM的两端D区与其相邻sFM的D区在E部位参与下,相互连接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纤维丝,所以存在纤维蛋白D区相互连接,可产生D-二聚体。相反,纤溶酶在分解纤维蛋白原不产生D-二聚体;同样,分解sFM时,也不存在D-二聚体。D-二聚体是反映继发性纤溶亢进的重要指标。

三、问答题

1. 试述DIC引起出血的具体机制。

①凝血物质大量消耗(消耗性凝血病):在DIC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被消耗,并且消耗超过代偿性增加,使血液中纤维蛋白原、FⅤ、FⅧ、FⅨ、FⅩ和血小板急剧减少,故DIC又称为消耗性凝血病。

②继发性纤溶系统激活:纤溶系统增强产生大量纤溶酶,纤溶酶是一种活性较强的蛋白酶,除能降解纤维蛋白(原)外,还能水解各种凝血因子,使血液中凝血物质急剧减少,加剧凝血功能障碍并引起出血。

③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形成:纤溶酶水解纤维蛋白(原)裂解出各种FgDP、FDPs成分,如X、Y、D、E等片段。FDPs的形成是造成血液的止、凝血功能障碍和引起DIC出血的重要机制之一。ⅰ)X、Y片段可与sFM形成可溶性FM复合物(SFMC)(X片段与FM形成复合物时,是以氢键结合),阻止FM相互交联形成可溶性纤维蛋白;ⅱ)片段Y、E有抗凝血酶作用;ⅲ)D片段对FM交联聚集有抑制作用;ⅳ)FDPs抑制血小板的粘附和聚集。DIC时通过FgDP/FDP各种成分产生强大的抗凝血和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使机体止凝血功能明显降低,产生了严重的出血倾向。

④血管损伤:DIC发生发展过程中,多种因素可导致微血管壁损伤,也是DIC出血的机制之一。

第八章 心功能不全

一、选择题

1.下述有关心力衰竭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心输出量低于正常 D.外周阻力低于正常

B.每博输出量低于正常 E.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 C.心脏指数低于正常 答案:E

2.下列哪项关于心脏前负荷的论述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