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纲要》练习题参考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7 0:18:5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语言学纲要导言思考题

1.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是什么?

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因此,语言学是专门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社会科学。学习语言学使我们能对语言的本质和结构有个理性的认识,对我们从事语言文学工作都有很大的帮助。 语言学的基本任务是研究语言的规律和特点。具体任务是:a. 描写语言在某一发展阶段的面貌;b. 推溯语言的演变过程,揭示其发展规律;c. 对不同语言进行各种比较,找出它们的异同或对应关系。这种比较包括共时比较和历时比较两种。

2. 语言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怎样?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不仅同哲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和文学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而且和自然科学发生愈来愈密切的关系。围绕着语言学,正在兴起许多有广阔前途的边缘科学。例如:a. 社会语言学,把语言结构运用的各个方面跟社会环境结合起来研究,它涉及到语言和方言、语言和民族、语言和文化、语言和政治等一系列问题;b. 心理语言学,着重研究人类大脑的语言机制,如人是怎样学会说话的等等;c. 数理语言学,主要是运用数学中的一些理论和方法来分析和描写语言的结构,目前比较多的是用在人工语言中;d. 计算语言学,它主要利用电子计算机进行语言研究;e. 应用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泛指语言学的各种运用,甚至包括计算语言学和数理语言学在内,狭义的专指把语言理论应用于语言教学(包括本族语教学和外语教学);f. 病理语言学,通过言语现象来判断和治疗言语障碍等疾病;g. 神经语言学,通过神经控制系统来研究雁产生的过程和言语的生理系统。近年来,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语言学家和科学家们正在研究人工语言(为计算机设计的语言)同自然语言之间的关系。 3. 语言学的主要功用是什么?

语言学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功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 为贯彻党的语文政策服务,促进祖国语言的纯洁和健康; B. 为现代科学技术服务,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 为语文教学和语文工作服务,提高全民族的文化水平;

D. 为贯彻执行我国的民族政策服务,发展少数民族科学文化事业; E. 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服务,促进现代化建设。

4. 古代的语言研究和今天的语言研究有哪些不同?

语言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人们一般称为语文学。但是语文学还不能完全等同于今天的语言学。一方面,古代研究语言,多以经典著作,也即古代的书面语雁作为研究对象;另一方面,古代的学者研究语言的目的是为了阐释经典,让人们更好地理解经典著作的内容。比如,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小学,是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的,从而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所以中国的“小学”被人们称之为经学的附庸。因此语言学的历史虽悠久,但由于其研究的局限性,在古代语言学并没有称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19世纪的事情。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5. 语言交际过程分为哪几个阶段?请举例具体说明。

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分为“编码--发送--传递--接收--解码”五个阶段。 A. 编码:说话人为表达某信息,首先在语言中寻找有关的词语,按照语言的语法规则编排起来,进行编码。

B. 发送:编码完成,通过发送器(口语的发送器是肺、声带、口腔、鼻腔、舌头等发音器官)输出。

C. 传递:信息一经输出,说话人发音器官所发出的声音就通过空气等通道传递,到达听话

人的一方。

D. 接收:听话人的听觉器官开始运转,接收信息。 E. 解码:并进行解码,将它还原为说话人的编码。 其中编码和解码是交际过程的两个根本的环节。

6. “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又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怎样理解这段话的含义?

A. 语言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是一门古老的学科,传统称为语文学,但是语文学并不等同于今天意义上的语言学。古代研究语言是为了帮助人们解读经典著作而作的,所以被称为经学的附庸。语言学真正走上独立发展道路是以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创立为标志的。因此语言学既是一门古老的科学,又是一门年轻的科学。

B. 语言活动深入人类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故语言研究必然和其他学科发生密切关系。在语文学时期,语言研究就和各种古文献的研究密不可分,它的成果是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政治学、经济学、逻辑学、社会学、民族学等学科所必需利用的,可见语言研究在这些社会科学中已占重要的地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语言研究不仅与社会科学,而且还和很多自然科学发生了密切的关系。如今语言学正在日益开拓它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协作领域。因此语言学既与社会科学有密切的关系,也与自然科学有密切的关系。它的研究成果越来越为其他学科所关心、所运用,它在整个科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7. 简述语言学的分类。 A. 理论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主体部分,是所有语言学的理论基础,它包括对具体的、个别的语言的研究和综合各种语言的研究。根据研究对象的不同,理论语言学又可分为普通语言学和专语语言学两大类。

1) 普通语言学:也叫一般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以人类所有的语言为研究对象,是语言学的重要的理论部分,是在人们对各种具体语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同时又对专语语言学的研究具有指导作用,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研究成果的综合反映与运用。

2) 专语语言学:也叫具体语言学、个别语言学。专语语言学为普通语言学提供丰富目的材料,要吸收应用普通语言学的研究成果,接受普通语言学的指导,与普通语言学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专语语言学以一种或几种语言为研究对象。

a. 历时语言学:研究语言发展的历史,观察一种语言的各个结构要素在不同发展阶段的历史演变,是从纵的方面研究语言的历史。涉及到一种语言的,叫做历史语言学,如历史语音学、历史词汇学、历史语法学等;涉及到多种语言和方言的,叫做历史比较语言学。

b. 共时语言学:以同时的、静态分析的方法,研究语言相对静止的状态,描写分析语言在某一个时期、某一个阶段的状况,是从横的方面研究语言。又可分为描写语言学和对比语言学两类。其中描写语言学是我们最熟悉的,它对语言进行的是断代似的研究,对语言在某一个时代状况作客观的深入细致的描写分析,以期反映出这种语言的基本面貌。对比语言学是在描写几种语言状况的基础上进行对比研究,找出二者的异同。 B. 应用语言学:

应用语言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应用语言学指语言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融合所创立的新的语言学科,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研究手段和研究方法来研究语言,从而建立新的学科。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主要指语言教学,指语言学理论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比如研究语言习得心理,对比不同语言的差别等。我们这里的应用语言学是广义的,主要指语言学与其它学科交叉所创立的一些边缘性学科。

1) 社会语言学:顾名思义是社会学和语言学相结合的产物,也吸收运用了心理学、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是一门综合性研究学科。

2) 心理语言学:是心理学和语言学结合形成的学科。

3) 神经语言学:最近二十年才从心理语言学中分离出来的一门新的学科,主要研究语言和大脑结构的关系,中心问题是大脑如何生成语言。

4) 此外,还有数理语言学、统计语言学、实验语音学等等。 8. 为什么说历时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 在历史语言学产生以前,语言学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语言学,一般称之为语文学,还不是独立的学科,只是别的学科的附庸。语文学时期的学者,对语言的研究多是主观的规定和臆测,缺少客观的描述和检验,研究对象往往仅限于书面语,目的是校勘古书,解释传统经典中的微言大义,不准违背古人的说法,忽视语言本身的结构与发展,更不理解语言作为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的社会功能。

2) 历史语言学建立了比较的方法,既注意语言古今的对比,又注意现代不同语言的对比,重视当代活的语言的研究,运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考察语言的的历史来源和亲属关系,为语言建立了谱系,对各种语言作出了谱系分类。

3) 所以,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4) 主要代表人物:拉斯克、施莱赫尔等

语音规律具有(对应)性,但又受(条件性)、(时间性)、(地区性)的限制。

导言部分 (一)名词解释

1.语言:语言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同时也是思维工具。 2.语言学:语言学是以人类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发展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运用以及语言研究成果的应用问题,等等。分理论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两个领域。

3.语文学:人类最早的语言研究是从解释古代文献开始的,是为了研究哲学、历史和文学而研究语言的。我们把这种依附于其他学科存在的语言研究成为语文学。

4.“小学”:在中国古代,小学先从教授字的形(六书)、音、义开始,就把研究文字、训诂、音韵方面的学问统称为小学。小学一直是经学的一部分,包括音韵学、训诂学、文字学三个分支学科,

5.理论语言学:普通语言学的一个部分,与应用语言学相对。主要以语言系统的描写、语言运用机制、语言能力以及语言发展的历史为主要的研究对象。 (二)填空

1.古印度、古代中国、古希腊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是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 2.文言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用它写成的文章称为文言文。 3.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

4.研究语言的结构,主要是研究 语音 、 词汇 、 语法 三个部分。

5.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可以分为 编码 、 发送 、 传递 、 接收 、 解码 五个阶段。 第一章 语言的社会功能 一、名词解释 1.语言的两个有限

任何一种语言都是一个音义结合的符号系统,其中作为基本符号的语素和词在数量上是有限的,把语素或词组合起来构成词组或句子的规则也是有限的。语言的这两个有限性是区别言语活动的基本特征。 2.言语活动的两个无限

言语活动是以语言为工具展开的交际或思维活动,其中作为这个活动的最基本的单位——句子,在理论上可以是无限长的,在数量上可以是是无限多的。

3.大脑左右半球分工

人类大脑左右半球分工不同,左脑主管语言、逻辑、书写及右侧肢体运动,而右脑主管色彩、空间感、节奏和左侧肢体运动。大脑两半球分工是人类特有的,但出生婴儿大脑两半球没有分工。 4.非语言交际工具或副语言交际工具

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时候,不但动嘴,而且脸部的表情、手的动作、乃至整个躯体的姿态等非语言的东西也都参加进来。我们这些非语言的交际工具称为副语言交际工具。副语言交际工具的使用范围非常有限,只能起辅助性的交际作用,以补充语言交际的某些不足。 5.辅助性交际工具

指的文字、旗语、电报代码等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交际工具。这些交际工具若离开语言就不能独立存在。其特点是:都有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 二、填 空 题

1.人和动物的区别是人会制造工具,而且人类有 语言 ,这人和动物相区别的重要标志之一。

2.一种语言中的句子数量是无限的,人类之所以能掌握语言,是因为构成句子的 语法规则 是十分有限的。 3.语言是人类社会的 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而且也是思维的 最有效的工具 。

4.在一定条件下,身体姿势等伴随动作还可以离开语言独立完成交际任务。例如汉民族点头表示 同意 ,摇头表示 不同意 ,送别时挥手表示 致意 , 鼓掌 表示欢迎,咬牙切齿表示 愤恨 ,手舞足蹈表示 激动或高兴 。

5.人的大脑分左右两半球,大脑的 左 半球控制语言活动,右半球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 思维 。 6.汉语的哥哥、弟弟,英语用 brother 表示,汉语的舅妈、姨妈、姑妈、婶婶,英语用 aunt 表示。 7.英语可以直接用数词修饰名词,汉语数词修饰名词一般要加上一个 量词 。 8.儿童最早的智力活动就是学习 语言 。 三、判 断 题

1.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文字也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语言是人类特有的,动物没有语言。(+) 4.没有语言,人类照样可以思维。(-) 四、问 答 题

1.说话和语言有什么区别?

(1)语言不等于说话,说话是对语言的运用

要弄清楚“什么是语言”的问题,首先要弄清楚的是,语言和说话不是一回事。语言不等于说话,也不等于说出来的话。说话是运用语言跟人们交流思想的行为,本身不等于语言。 (2)语言是看不见的,它存在于所说的话语中。 2.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1)语言是交际工具。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纽带,只要有人群活动的地方就需要语言,人们用它进行交际,交流思想,以便在认知现实、改造现实的过程中协调相互之间的行为,以取得最佳的效果。所以,语言是人们的一种交际工具。

(2)语言这种交际工具是人类特有的。

我们每个人都有掌握语言的能力。这样的能力只有人类才有,其他的动物,不管是会模仿人说话的鹦鹉,还是接近人类的猩猩,都是没有的。

(3)在人类所有的交际工具中,语言是最重要的。

除了语言之外,人们还使用其他的交际工具:(1)文字、旗语、红绿灯、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辅助性的交际工具(2)体态语等伴随性的副语言交际工具,(3)盲文、手语等类语言交际工具。但这些交际工具或者使用范围的有限,或者运用效率低下,或者使用频率不高,很难与语言这种交际工具相提并

论。

总之,在上述的种种交际工具当中,身势等伴随动作是非语言的交际工具;旗语之类是建立在语言,文字基础之上的辅助性交际工具;文字是建立在语言基础之上的一种最重要的辅助交际工具;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3.什么说文字是语言最重要的辅助性交际工具?

文字记录语言,打破了语言交际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大的作用,中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就是教学生识字、阅读、写作。但是,文字在交际中的重要性远不能和语言相比。一个社会可以没有文字,但是不能没有语言;没有语言,社会就不能生存和发展。文字是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只有几千年的历史。在文字产生以前,语言早已存在,估计有几十万年。今天世界上没有文字的语言比有文字的语言多得多。文字产生以后要随着语言的发展而演变,它始终从属于语言,是一种辅助的交际工具。 4.语言实际上是一种社会现象,怎样理解这句话? (1)语言的社会作用

语言是维持社会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语言。

所谓“社会”,就是指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地域中、说同一种语言、有共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的人类共同体,即一般所说的部落、部族和民族。每一个社会都有它自己的经济基础和与这种基础相适应的政治制度。所以每一个社会都必须有自己的语言,因为,语言是组成社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因素。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得靠语言来维持。有了语言,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才能共同生产、共同生活、共同斗争,协调在同自然力的斗争中、在生产物质资料的斗争中的共同行动。没有语言,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就会中断,社会就会解体。 2)语言对社会成员的制约性

语言对于社会全体成员来说是统一的,共同的,不论王公贵族,学术泰斗,还是奴隶百姓,瘪三小偷,都得遵守社会的语言习惯,谁都不能垄断。不管阶级、集团之间的斗争多么尖锐,斗争的双方都得使用互相懂得的语言。

3)语言在社会变异中表现出自己的性质

但是,另一方面,语言在人们的使用中可以有不同的变异、不同的风格。普通老百姓说话时用词造句的习惯和风格与学术泰斗肯定有差异,但都不能偏离统一的语言规则。比方说,相声是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它的语言表达不同于其他的文艺作品,也不同于我们平常的说话,更不同于科学论文的语言,它通俗、生动、含蓄、夸张,但其中所用的每一个词、每一条规则又都是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经常运用的,所以人们一听就懂,不会因语言表达上的差异而影响相互的交际和理解。语言正是在各种变异中表现出自己的性质。

5.简述儿童习得语言的一般过程。

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考察语言与思维的关系的一条很好的途径。婴儿呱呱落地,就堕入一个现成的语言环境里,他要花几年时间才能学会周围的这种语言。整个学话的过程简单说来是这样的:开始的时候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一周岁左右会说一些单个词的句子,后来发展到会说两个词的句子,只有实词的句子(类似电报的电文),大致到了五六岁的时候,就能自由运用各种语言成分造出各种各样的句子来了。 第二章 语言是符号系统 一、名词解释 1.符号

符号,就是指代某种事物的标记,记号,它是由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标记和记号。

2.符号的任意性

任意性是语言符号的本质特征之一。其含义是:语言符号的音义联系并非是本质的,必然的,而是由社会成员共同约定的,一种意义为什么要用这个声音形式,而不用那种声音形式,这中间没有什么道理可言,完全是偶然的、任意的。语言符号和客观事物之间也没有必然联系。 3.语言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