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一知识讲解,巩固练习(教学资料,补习资料):第07讲 个人收入的分配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6:29:1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个人收入的分配 【考点解读】 考点提示

1、个人收入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按劳分配的地位、基本内容、原因及其作用。 (2)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具体形式及意义。 2、个人收入的分配原则-----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1)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意义及如何实现。 (2)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知识经纬

【知识清单】

(一)我国的分配制度

1、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原因 (1)_______决定分配。

(2)__________决定分配方式。

(3)____________决定了我国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按劳分配基本内容及其作用

(1)基本内容和要求:在__________中,在对__________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__________为尺度分配个人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因:

①__________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__________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__________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还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________的制度。

(2)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的意义

①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________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_______的尊重,对_______的尊重。

②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

(1)主要表现: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__________,要求保证

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2)意义:有助于__________,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 (3)如何保障社会公平? ①坚持和完善________,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

②增加居民收入,提高__________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__________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努力实现__________同步,__________同步。这有利于理顺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分配关系,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也有利于合理调整投资与消费的关系,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③__________更加注重实现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2、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1)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效率与公平分别强调不同的方面,二者__________。

②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a.效率是公平的__________。 b.公平是__________。 (2)如何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__________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提高效率,又要促进公平。

②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既要__________,又要__________; ③既要__________,又要提倡__________;

④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分配制度 1、

(1)生产

(2)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3)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制度 2、

(1)公有制经济、社会总产品、劳动(劳动数量和质量)、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2)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 3、

(1)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2)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 公民权利 劳动、知识、人才、创造

(二)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 1、

(1)差距不能过于悬殊。

(2)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

(3)①按劳分配制度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②居民收入 劳动报酬 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 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

的提高

③再分配。 2、

(1)①存在矛盾

②物质前提;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2)①初次分配和再分配

②反对平均主义、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③落实分配政策,提倡奉献精神 ④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要点精析】

要点一: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分配制度

(1)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

(2)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必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个人收入的分配】 2、按劳分配

(1)地位: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

(2)按劳分配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它的基本内容和要求是: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之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

注: ①按劳分配这种分配方式存在的前提是在公有制经济中。

②按劳分配必须是在公有制范围内,但在公有制基础上进行的分配不一定都是按劳分配。在公有制经济中对劳动者生活起保障作用的福利性分配,从社会保障中取得各种收入,都属于非按劳分配。 (3)必要性: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①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

②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 ③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注:劳动的性质-------劳动还是人们谋生的手段;

劳动的特点-----我国的劳动者劳动能力存在明显差别。 (4)意义:

①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 ②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典型例题】

下列对按劳分配认识正确的是

A.按劳分配是市场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

B.按劳分配是按“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数量”为尺度进行分配 C.按劳分配可“完全避免收入分配的差别” D.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

解析:A错误,按劳分配适用于公有制经济而非市场经济。B错误,尺度包括数量和质量,不仅仅是数量。C错误,允许收入差距,但不能过分悬殊。

答案:D

【个人收入的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