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心理学统考真题分类——实验心理学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5 16:57:0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07-2009心理学统考真题章节分类——实验心理学

(一)实验心理学概述

单选

[09]32.铁钦纳在1901年出版了一部著作,其中对感知觉的研究和心理物理法进行了大量论述,并致力于将实验心理学建立成一个新的学科体系。该著作是(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A.《定量分析手册》B.《心理学大纲》C.《实验心理学》D.《心理物理学基础》

(二)心理实验的变量与设计

单选

[07] 37、在一个2×2的完全随机设计中,若每种处理使用6名被试,整个实验设计需使用的被试数是

A、6 B、12 C、18 D、24

40、一项实验拟考查图片材料是否比文字材料更容易识记,则材料是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控制变量 D、无关变量

41、通过双盲法来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属于

A、匹配法 B、平衡法 C、排除法 D、恒定法

46、在2×3实验设计中,研究的因素有

A、2个 B、3个 C、5个 D、6个

48、在心理学实验中要求特征是影响实验效果的因素之一,反映要求特征的典型例子是

A、Stroop效应 B、练习效应 C、霍桑效应 D、序列效应

[08] 40.在一项研究情绪的实验中,要求A组被试在前后两次情绪测试之间观看恐怖电影,要求B组被试在前后两次情绪测试之间休息,则A组被试通常被看做是(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A.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 B.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

C.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的实验组

D.前测——后测控制组设计的控制组

国外某一实验探讨了青年与老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速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阅读速度受材料类型和年龄因素的影响,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63.该实验设计是一个( )

A.二因素设计 B.四因素设计 C.二水平设计 D.四水平设计 64.如采用被试内设计,最容易产生的效应是( )

A.霍桑效应 B.实验者效应 C.练习效应 D.安慰剂效应

65.能够推断出“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这一结论的统计依据是(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A.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主效应均显著 B.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显著 C.材料类型和年龄的交互作用不显著

D.材料类型、年龄和阅读速度的交互作用显著

[09] 33.在探讨字号大小对汉字阅读速度产生影响的研究中,阅读速度是( )。

1 / 6

A.因变量B.自变量C.控制变量D.刺激变量

39.在实验时,要求不同的被试组使用相同的仪器设备及程序。这种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是( )。

A.消除法B.恒定法C.随机法D.匹配法

35.在探讨人类对不同语义范畴类别(动物、工具)、不同危险性概念(高危险、低危险)进行加工是否存在差异的一项研究中,其实验设计应是( )。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A.二因素设计B.四因素设计C.二水平设计D.四水平设计

根据右表所示的实验设计方案(A、B为两个自变量,s为被试),回答36~38题。 36.这种设计是( )。

A.ABBA设计 B.被试间设计 C.被试内设计 D.混合设计

37.该实验设计方案中的实验处理数为( )。

A.3 B.4 C.5 D.6

38.若该设计的交互作用显著,则应进一步做的统计分析为( )。

A.主效应检验 B.相关分析 C.简单主效应检验 D.回归分析

34.在实验研究中,衡量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关系明确程度的指标是( )。

A.统计结论效度B.外部效度C.构思效度D.内部效度

多选 [07] 72、有人想检验课堂教学中屏幕上呈现的四种类型的文字颜色与背景色搭配是否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结果没有发现这四种搭配类型的学习效果之间存在差异。可能的解释是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A、文字颜色与背景搭配色本来就与学习效果无关

B、所挑选的文字颜色与背景色的四种搭配类型之间差异过小 C、对学习效果的测量不准确

D、授课老师的差异削弱了文字颜色与背景色搭配类型的影响效果

[08] 73.平衡技术是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之一。常用的平衡技术有( ) A.匹配法 B.拉丁方设计 C.双盲法 D.ABBA法

[09]72.在某记忆实验中,要求被试识记50个单词。单词的频率可以作为( )。

A.结果变量B.自变量C.因变量D.额外变量

简答

[07] 79、某研究者假设:海马与复杂思维加工有关,与简单思维加工无关。该研究者随机选出20只白鼠平均分成两组,切除它们的海马,让第一组学习简单迷宫,第二组学习复杂迷宫。第一组经过10次学习就出现完全正确的情况,第二组在学习30次后才出现完全正确的情况。研究者据此认为最初的假设成立。请找出该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完善原有的实验设计。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综合

[07] 83、某研发机构开发了一套适合5岁幼儿阅读能力训练的游戏产品,欲通过比较该产品使用三个月前幼儿阅读能力的变化,以确定其有效性,请针对该目的提出具体实验设计方案,说明理由;并对预期的实验数据给出具体统计分析方法。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08] 83.表1和表2、表3和表4是针对同一问题采用两种不同的实验设计所获得的模拟实

2 / 6

验研究结果。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1)分别指出这两种实验各自属于何种设计类型,每种设计各自使用了多少被试。 (2)针对研究问题,根据实验设计一的统计分析结果,能得出什么结论?实验设计二与实验设计一的结论是否相同?如果不同,能得出什么结论?文档来自于网络搜索 (3)这两种设计中哪一种更适宜考察本研究的问题?请具体说明理由。

实验设计一 表1 不同教学方法下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生类型 表2 方差分析结果 变异源 教学方法 学生类型 教学方法×学生类型 误差 总和 实验设计二 表3 不同教学方法下不同类型学生的学习成绩 学生类型 学优生 学困生 平均分 表4 方差分析结果 变异源 被试间效应 学生类型 误差(学生类型) 被室内效应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学生类型 误差 1040.17 580.17 412.67 1 1 10 322.67 1322.33 1 10 322.67 133.23 1040.17 580.17 41.27 25.206 14.059 0.001 0.004 平方和 自由度 均方 0.442 0.151 F值 P值 讲授式 48.17 45.67 46.92 教学方法 启发式 51.50 68.67 60.08 平均分 49.83 57.17 53.50 平方和 1040.17 322.67 580.17 1745.00 3688.00 自由度 1 1 1 20 23 均方 1040.17 322.67 580.17 87.25 F值 11.922 3.698 6.649 P值 0.003 0.068 0.018 学优生 学困生 讲授式 48.17 45.67 教学方法 启发式 51.50 68.67 平均分 49.83 57.17 [09]83.图A、B、C是一项实验的三种可能结果。试根据图示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的目的是什么? (2)该实验有几个自变量?每个自变量各有几个水平?因变量是什么? (3)请用文字分别描述这三种可能的结果。 3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