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二氧化硫生产的危险源分析(一)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6:45:2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液体二氧化硫生产的危险源分析(一)

液体二氧化硫生产的危险源分析

一:液体二氧化硫生产工艺简述

目前采用柠檬酸钠法制备液体二氧化硫较多。其工艺为:来自硫酸生产装置的二氧化硫炉气经冷却、浓硫酸洗涤、除沫、电除雾器除雾等净化处理后,进入吸收塔,用经补足调整柠檬酸钠溶液浓度的贫液吸收二氧化硫得富吸收液,经换热低压蒸汽解吸脱出二氧化硫。解吸后的吸收液(贫液)经冷却换热后进入吸收塔循环使用,并不断补充新鲜的柠檬酸钠溶液。

脱出的二氧化硫气体,经冷却冷凝分离、浓硫酸干燥然后压缩液化、冷凝得液体二氧化硫成品。根据需要分别进入液体二氧化硫储槽或充装钢瓶。

二:液体二氧化硫生产中涉及到的危险化学品 二氧化硫、柠檬酸、碳酸钠、硫酸。 三:危险品的理化特性 1:二氧化硫 ⑴物理性质

外观性状:无色气体,具有窒息性特臭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 稳定性:不稳定

熔点:-75.5℃ 沸点:-10℃

密度:相对密度(水=1)1.43 ⑵健康危害:

健康危害: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发生流泪、畏光、咳嗽,咽喉灼痛等;严重中毒可在数小时内发生肺水肿;极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反射性声门痉挛而致窒息。皮肤或眼接触发生炎症或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低浓度接触,可有头痛、头昏、乏力等全身症状以及慢性鼻炎、咽喉炎、支气管炎、嗅觉及味觉减退等。少数工人有牙齿酸蚀症。 ⑶危险特性:

不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⑷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立即进行隔离,小泄漏时隔离150米,大泄漏时隔离450米,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合理通风,加速扩散。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⑸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聚乙烯防毒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⑹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⑺灭火方法:

本品不燃。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处灭火。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 2:硫酸 ⑴物理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