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各工种考试题库doc新.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31 21:21:4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车站新职、改职人员定职考试培训题库

(行车岗位) 车站值班员(助理值班员)

一、填空题:

1、铁路运输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各工作环节须 紧密联系、协同配合 。

2、为确保铁路安全正点、方便快捷、高速高效,必须加强铁路技术管理,制定统一、科学的 《铁路技术管理规程》 。 3、铁路员工在任职期间,应按规定周期参加任职岗位适应性培训和业务考试,考试不合格的, 不得上岗作业 。 4、铁路员工在任职期间,要定期进行身体检查,身体条件不符合任职岗位要求的,应 调整工作岗位 。

5、对行车有关人员,应加强日常 安全生产知识 和劳动纪律的教育、考核,并有计划地组织好在职人员的日常政治和技术业务学习。 6、铁路行车有关人员在执行职务时,必须坚守岗位,穿着规定的服装,佩带易于识别的证章或携带 相应证件 ,讲普通话。 7、铁路行车有关人员,接班前须充分休息,严禁饮酒,如有违犯,立即停止其所承担的任务。 8、调车作业口笛鸣示 一短一长声 ,指示机车向显示人方向移动。 9、调车作业口笛鸣示连续二短声,是发出 减速 信号。

10、听觉信号,长声为3S,短声为1S,音响间隔为1S。重复鸣示时,须间隔 5 S以上。 11、车站每年需对有关人员进行 防寒过冬培训,并按规定做好防寒防护用品的配备和发放工作。 12、正线是指连接车站并贯穿或 直股伸入车站 的线路。

13、站线是指到发线、调车线、牵出线、货物线 及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路。 14、轨道由道床、轨枕、钢轨、联结零件、防爬设备及 道岔 组成。 15、轨距是钢轨头部踏面下16mm范围 内两股钢轨工作边之间的最小距离。 16、由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不超过50km/h的单开道岔,不得 小于12 号。 17、道岔 尖轨尖端 与基本轨、可动心轨尖端与翼轨在静止状态不密贴时禁止使用。 18、道岔尖轨、 基本轨 、或辙叉损坏时禁止使用。

19、联锁道岔应配备钉固、加锁装置,以备 联锁失效 时用以锁闭道岔。 20、加锁装置包括锁板、勾锁器、 闭止把加锁 、带柄标志加锁。

21、岔线与站内到发线接轨,当站内有平行进路及隔开道岔并有 联锁装置 时,可不设安全线。 22.在正常情况下进站、通过、接近、遮断信号机显示距离不得小于 1000 m。

23、进站信号机应设在距进站 最外方道岔尖轨尖端 (顺向为警冲标)不少于50m 的地点,如因调车作业或制动距离的需要,一般不超过400m。

24、站内正线及到发线上的道岔,均须与有关 信号机 联锁。 25、闭塞设备分为自动闭塞、自动站间闭塞 和半自动闭塞三种。

26、铁路行车组织工作,必须贯彻安全生产的方针,坚持 高度集中、统一领导 的原则。

27、列车编组计划是全路的 车流组织 计划。

28、列车应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列车编组计划 和列车运行图规定的编挂条件、车组、重量或长度编组。 29、 运输方案 是保证完成月、旬运输工作的综合部署。

30、行车工作必须坚持 集中领导、统一指挥、逐级负责 的原则。 31、列车在区间内停车或返回,其受令人为 司机、运转车长、车站值班员 。 32、单机附挂车辆,其受令人为 司机、车站值班员 。

33、《站细》由车站站长会同 有关单位 ,根据《技规》和有关规定,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编制和修订。 34、编组超重列车时,在中间站应得到 司机 的同意,并须经列车调度员准许。 35、列车重量应根据机车牵引力、 区段内线路状况 及其设备条件确定。

1

36、列车长度应根据运行区段内各站到发线的有效长,并须 预留30m的附加制动距离确定 。 37、补机原则上应挂于本务机车的 前位或次位 。

38、单机挂车规定,在连挂前由车站彻底检查 货物装载状态 ,并将编组顺序表和货运单据交与司机。 39、对装有空重车手动调整装置的车辆,当车辆总重(自重+载重)达到 40 t时,按重车位调整。 40.列车虽已到达邻站,但跟踪调车通知书尚未收回时, 禁止办理区间开通手续 。

41、装载爆炸品、压缩气体、液化气体的车辆及 救援列车 ,必须停放在固定的线路上,两端道岔应扳向不能进入该线的位置并加锁。 42、发车站办理闭塞手续后,列车不能出发时,应 将事由通知接车站 ,取消闭塞。

43. 车站值班员在接车前,必须亲自或通过有关人员确认 区间空闲 、进路道岔位置正确、影响进路的调车作业已经停止后,方可开

放进站信号机,准备接车。

44、通信记录装置良好的车站,单机、动车、重型轨道车及无运转车长值乘的列车,准许使用 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 发车。 45、在一切电话中断时间内,如有封锁区间抢修施工或开通封锁区间时,由接到请求的车站值班员以 书面通知封锁区间 的相邻站 46、出站信号机发生故障时,除按规定 交递行车凭证外 ,对通过列车应预告司机,并显示通过手信号。 47、在区间或站内线路、道岔上封锁施工作业时,施工单位在车站行车室设 驻站联络员 。 48、视觉信号分为昼间、夜间及 昼夜通用 信号。

49、在昼间遇降雾、暴风雨雪及其他情况,调车信号及调车手信号显示距离不足 200m ,应使用夜间信号。

50、《技规》附件六名称为 轻型车辆使用书 。

51、要求再度显示手信号,昼间为 拢起的手信号旗右臂向右方上下摇动 。

52、 列车在区间碰撞轻型车辆、小车及施工机械(起道机、弯轨器、接轨器、轨缝调整器、扳道器),应定为 一般C类 事故。 53、跟踪出站调车,只准许在单线区间及双线正方向线路上办理,并须经列车调度员口头准许,取得邻站值班员的承认号码 ,发给

司机跟踪调车通知书。

54、办理出站界调车后,没有取消手续,也没有办理列车闭塞手续,使用该调车手续将列车开出,应定为 一般C类 事故。 55、调车作业发生冲突,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10万元为___一般A类_____事故。 56、关闭折角塞门发出列车或运行中关闭折角塞门为 一般C类 事故。 57、漏发、错发、漏传、错传调度命令导致列车超速运行为 一般C类 事故。 58、“占用线”系指车站内已办理进路的线路或停有机车车辆的线路或 已封锁的线路 。

59、车站上道岔、 进路和信号机 三者之间,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条件建立起来的既互相关系,又互相制约的关系,成为联锁。 60、敞车车体胀出容许限度空车为80毫米,重车为 150 毫米。 61、货车车体倾斜容许限度为 75 毫米

62、需要停止车辆自动制动机作用的货物装车时,由货运员通知车站转告列检,关闭车辆的 截断塞门 。 63、车辆自动制动机 空重调整装置 ,由装卸车地点的货运员负责调整。

64、调车作业中,扳道人员要盯计划、 盯信号 、盯机车车辆,认真执行“扳道四程序”。 65、调车作业中,扳道人员没有计划或计划不清、线路上停有 压标车辆 不得扳动道岔。 66、调车人员在车辆运行中,除危及行车、人身安全的特殊情况外,禁止采用 放风制动 。 67、区间内装卸车时,均按列车办理,严禁按 越出站界调车 办理。

68、跟踪出站调车须在“跟踪出站调车通知书” 指定时间 内进行,不受钩数限制。

69、跟踪出站调车作业向区间方向推进运行时,应 全部接通软管 ,不准将车辆停放在区间。

70、引导接车时车站值班员可用控制台确认和锁闭,不必另行加锁和派人确认道岔。但必须派人 检查确认接车线路空闲 。 71、破封使用引导信号时,需在《行车设备检查登记簿》内登记,使用后及时 通知信号人员补封 。 72、超长列车进站停车,尾部未进入进站信号机内方,应关闭进站信号机,但不准 办理区间开通 。

2

73、回送的事故、故障车辆,原则上应挂于 列车尾部 ,如自动制动机不起作用时,须由车辆人员采取措施,保证不致脱钩 74、遇大雾、暴风雨雪等恶劣天气,信号机显示距离不足200米时,司机或车站值班员须立即报告列车调度员,列车调度员应及时发布调度命令,改按 天气恶劣难以辨认信号 的办法行车

75、列车在站内停车后再开规定司机主动停车时,可 自行起动 列车。

76、货物列车不得已必须退行时,由列车调度员指派车站胜任人员携带 列车无线调度通讯设备 和简易紧急制动阀担当退行引导。

77、列车在区间装卸车后,需继续运行到前方站时,按 原闭塞法 行车。

78、发出在区间装卸车后需 返回原发车站 的列车时,应停止基本闭塞法,改用电话闭塞法行车。 79、 零星车辆 在区间装卸时,须按列车办理。

80、半自动闭塞区间,闭塞表示灯临时灭灯,可按 规定手续 继续办理,不影响出站信号机的开放,可继续使用。 82、需要使用故障按钮取消闭塞时,根据列车调度员的命令,两端车站值班员须 共同确认区间空闲 方准使用。83、列车冒进信号机后,不得擅自动车,司机须立即报告车站值班员,按 车 站值班员指示 办理。

84、列车冒进进站信号,待接车条件具备后,由车站派人以 调车方式 将列车领入站内。

85、列车冒进出站信号是否需要退回线路内,按 车站值班员的指示 办理。 86、通过手信号:自列车头部进入 接车线前 起,至列车头部越过显示地点后止。 87、发车信号:自列车完全具备 发车条件后 起,至司机鸣笛后止。

88、引导手信号:自列车接近该信号的 制动距离时 起,至列车头部越过显示地点后止。 二、选择题

1.安全线向车挡方面不应采用下坡道,有效长度一般不小于( A )。 (A)50 m (B)60 m (C)70 m (D)80 m 2.车站股道编号规定用罗马数字表示的线路为( B )。 (A)站线 (B)正线 (C)岔线 (D)特别用途线

3.为防止在长大下坡道上失去控制的列车发生冲突或颠覆,应根据线路情况,计

算确定在区间或站内设置( C )。

(A)安全线 (B)岔线 (C)避难线 (D)尽头线 4.禁止手推调车规定的坡度系指该线路的( A )。 (A)实际坡度 (B)平均坡度 (C)换算坡度 (D)限制坡度 5. 线路间距是指两相邻线路( C )之间的距离。

(A)路肩标高 (B)两相邻钢轨 (C)中心线 (D)两股钢轨 6. 单开12号道岔(导曲线半径350m),侧向最大允许过岔速度为( A )。

(A)50km/h (B)30km/h (C)60km/h (D)75km/h

7.列车侧向通过单开9号道岔,当导曲线半径为180m~190m时,速度不应超过( D )。 (A)60km/h (B)45km/h (C)35km/h (D)30km/h

8. 正线、到发线与岔线衔接处设置安全线,引向安全线的道岔定位为开通( D )

的位置。

(A)正线 (B)到发线 (C)岔线 (D)安全线 9.按机车车辆限界的规定,机车车辆的最大宽度为( B ) (A)3 200 mm (B)3 400 mm (C)3 600 mm (D)3 800 mm

10. 为保证列车在曲线上的运行安全,曲线地段建筑限界应在直线建筑限界的基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