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皖北协作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8 5:48:07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安徽省皖北协作区2018届高三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君子”是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概念,“君子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论语》第十四篇《宪问》中的一段描述最能反映孔子对君子的人格定位:“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子的这些自我评判表明,他是从“智”“仁”“勇”三个方面来评价一个人是否达到了君子标准的。从现代心理学角度来解读,“智”“仁”“勇”乃是孔子对君子所作出的周全的人格定位,它们分别对应于现代心理学所讲的“知”“情”“意”。按孔子的思想,君子的人格特点就在于:认知上达到“智”,情感上达到“仁”,意志上达到“勇”。换言之,孔子所谓君子,用现代心理学术语来说,就是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从现代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在认知过程中,“智”所涉及的是事实关系,它表现为事实判断;“仁”所涉及的是价值关系,它表现为价值判断;“勇”所涉及的是行为关系,它表现为行为判断。其中,行为判断是认知过程的最高阶段,是根据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作出行为决定。故行为判断是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集中反映与综合体现。这意味着“勇”集中反映与综合体现着君子人格特征。

根据孔子“见义不为,无勇也”的解说,“勇”的含义就是“见义而为”,其意义要素包括“义”和“为”,而“义”是“勇”的核心意义,“为”之为“勇”是由“义”决定的,当且仅当“义为”时,才是“勇”。

孟子有云:“仁,人心也;义,人路也。”荀子则谓:“不学问,无正义。”“正义”的基本意义就是“人应遵守的行为规则”。具体而言,“正义”又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制定人应遵守的行为规则所依据的一定原理或原则(属于价值范畴),一是依据一定原理所制定出来的某些相互关联的具体行为规则(属于制度范畴)。在儒家看来,前一种意义的“正义”就是孔子所谓“人而不仁,如礼何”的“仁”,后一种意叉的“正义”就是“克己复礼为仁”的“礼”。进而言之, “仁”是正义原则,“礼”是正义标准。就其二者的关系而言,作为正义原则的“仁”是“礼”的价值依据,作为正义标准的“礼”是“仁”的制度表现。

准此,在“智”“仁”“勇”的关系中,“见义而为”的“义”应是指作为“仁”的制度表现的“礼”之所宜。所谓“勇”,就是行其“礼”之所宜。按孔子“克己复礼为仁”的观点,如此依“礼”行事乃是“仁”的行为表征。

“见义而为”之由“见义”到“义为”,这个过程还包含被称作“权”的活动。“权”字的本义为秤砣,引申为称量物品轻重的秤,进而派生出称量物品轻重之义:“权,然后知轻重。”由是衍生出在度的范围内灵活应变之义。《孟子·尽心上》有云:“子莫执中。执中为近之。执中无权,犹执一也。”《日知录·艮其限》云:“学者之患,莫甚乎执一而不化。”孟子反对“执中无权”,顾炎武反对“执一不化”,其指事不同而意实相通,都是强调了一种灵活变通的精神。“见义而为”的“勇”既要守常而行“礼”,又要变通而达“权”,如此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是君子“仁”且“智”的表现,也是君子为人处事的特点。 综上所述,所谓君子,就是“智”“仁”“勇”兼备的文明人。君子的人格特点是“见义而为”,其体现于为人处事,就是既恪守原则又灵活应变的文明生活方式,此乃君子文化的本质特征。

(选编自周可真《君子之道“智”“仁”“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智”“仁”“勇”是孔子对“君子”所作出的周全的人格定位,它们分别相当于现代心理学中的认知、情感和意志。

B.“勇”所表现的行为判断是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集中反映与综合体现,故而“勇”集中反映和综合体现着君子人格特征。

C.在儒家眼里,“人而不仁,如礼何”的“仁”是“正义”在价值范畴中的一种意义,其实质是人们心中正义的原则和标准。

D.“智”是指人能 在守常而行“礼”与变通而达“权”之间做到原则性和 灵活性相结合,是君子为人处事的特点之一。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从传统与现代两个视角阐释“君子”的人格特点 ,并在论述中巧妙地运用了现代心理学知识。

B.文章对“权”字意义的演变过程详细加以阐述,意在引出“权”字背后所体现的灵活变通的精神。

C.文章用“义”把对君子人格“仁”“智”“勇”的相关阐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论证了君子人格的复杂性。

D.文章多处引述古典文献中的语句,有助于对论题的阐述,既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又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内涵。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勇”不仅仅是君子人格的集中反映与综合体现,而且也是君子人格的精神内核。 B.没有“仁”“智”的前提,“勇”就无从谈起;无“勇”,“仁”与“智”也无从体现。

C.君子是“智”“仁”“勇”兼备的文明人,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心理素质全面发展的人。 D.对君子文化中仁爱、正义等内容的传承,有益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和践行。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树会记住许多事

刘亮程

如果我们忘了在这地方生活了多少年,只要锯开一棵树(院墙角上或房后面那几棵都行),数数上面的圈就大致清楚了。 树会记住很多事。

其他东西也记事,却不可靠。譬如路,会丢掉(埋掉)人的脚印,会分叉,会把人引向歧途。人本身又会遗忘许多人和事,当人真的遗忘许多人和事,当人真的遗忘了那些人和事,人能去问谁呢。 问风。

风从不记得那年秋天顺风走远的那个人,也不会在意它刮到天上飘远的一块红头巾。风在哪停住哪就会落下一堆东西。我们丢掉后找不见的东西,大都让风挪移了位置。有些多少年后被另一场相反的风刮回来,面目全非躺在墙根,像做了一场梦。有些在昏天暗地的大风中飘过村子,越走越远,再也回不到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