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辨证法导言 读后感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7:20:1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自然辩证法》导言 读后感

学 院: 机电工程学院 班 级: 2 班 姓 名: 王 奎 学 号: 2016202050005

二零一六 年 十 月 二十二 日

《自然辩证法·导言》是由恩格斯于十八世纪五六十年代书写,讲述了从十五世纪下半叶开始的自然科学开始出现直至十八世纪作者所在年代发展成为科学的、系统的和全面的科学的过程。在讲述的过程中,同时也介绍了在同一时期哲学的发展及其与自然科学相互扶持的过程,还有重点讲述了天文学中天体生命的整个过程,和与其相关的天体表面生命形成发展的过程。对于人类社会的形成讲述的及其深刻。导言全文内容充实,文字大气,道理深刻,对于我有极大影响。或许因我较为愚笨的缘故,前后读了三遍才得以系统理解,现将感想书写如下。

从文中可以感受到自然科学发展的曲折性。在一开始,自然科学的研究者往往被宗教信徒作为异类加以迫害,自然科学的发展饱受阻碍,而以哥白尼那不朽著作的出版,作为了自然科学宣布独立的标志。此后,自然科学的发展便大踏步地前进。自然科学的各部门,特别是关于物体和天体的力学,以及和它靠近并且为它服务的数学方法的研究逐渐得以完善。然而,在这背后却隐藏着“自然界绝对不变性”这样一个错误的总观点(陈腐的自然观)。在这个观点统治了十九世纪整个上半叶后,一个叫做康德的哲学家以《自然通史和天体理论》的著作,打开了僵化自然观的第一个缺口,并且由拉普拉斯和赫舍尔证明充实了理论内容,康德的“自然假说”才得以取得胜利。从此“自然界不是存在着,而是生成并消失着”的观点才逐渐得到认可。经过格罗夫论证得出:一切所谓物理力,即机械力、热、光、电、磁,甚至所谓化学力,在一定的条件下都可以相互转化,而不发生任何力的损耗,补充证明了笛卡尔的原理:世界上存在着的运动的量是不变的。在生物学研究领域中,以达尔文为代表的自然科学家也论证了有机界和无机界的统一性。自此新的自然观的基本点事完备了:一切僵硬的东西融化了,一切固定的东西消散了,一切被当做永久存在的特殊东西变成了转瞬即逝的东西,整个自然界被证明是在永恒的流动和循环中运动着。这个前后数百年的历程中,自然科学的发展不可谓不曲折,一个个新的观点接受验证,经过时间的检验,最终才确定出正确的那个。在我们自然科研项目的研发过程中亦是是如此。项目的伊始,定出的方案总体上总是恰如其分,合情合理,但是不消多久,出现的问题总是会要求改正前期制定的方案,来回往复数次,才能获得最后成功。其间必然要包括努力探索,坚持不懈,敢于创新等一系列可贵的品质。

从文中也能够发现人生的哲理。按照梅特勒、拉普拉斯和其他天文学家的观点,天体从一团旋转的,炽热的气团开始诞生,随着时间推移,小的天体温度下降较快,便很快死去,而大的天体温度下降较慢,或变成太阳,或变成地球等。在合适的天体上(温度正在下降的天体上,如地球),在一定条件下,经过数万年亦或更多年,由无机物质产生单细胞生物,进而逐渐形成生命,直至人类的形成。人类社会的形成是一个偶然也是一个必然,但是像万世万物一样,也终归消

- 1 -

灭。待到中心天地温度下降过度(灭亡)时,生命所在的星球也会因万有引力落到中心天体上去,一切终归灭亡。在经过不知多少年,新的气团再次形成,产生天体,衍生出生命,然后再次消亡。反反复复,永无尽头。天体尚且如此,何况区区人类乎!作为人类的一份子,很有必要考虑自身存在的价值,是屈服于传统世俗,还是另辟新径。在我所认知的生活里,一个正确的人生观是:结婚、生子女,而后抚育子女,待其长大,颐养天年。期间,追求自己的理想亦或混吃等死,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亦或终日劳苦,碌碌无为。何种结果,不得而知。然相较于整个宇宙,都显得太过渺小。说是卑微的人生也未尝不可。可是有什么办法改变吗?答案是没有,一个人就是一个人,它不是天体,亦不是星云。这时,人生的质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既然是一个人,那就在人的范围作出自己的成就,提高自己的人生质量。多一份精彩快乐,少一份平庸愁苦,多多领略人生美好,使自己老年在病床上对子女嘱咐时,不会不自觉的对于像没有追求某个女孩,没有应聘某个职位,没有投资某个公司等一系列想做而未做的事情而感到懊悔。而今,我年轻有力、朝气蓬勃,正是感受生命,努力拼搏的青春年华,怎能因一些事物而哀叹人生呢?

聊聊数语,不足以表达对于本章的深刻感悟,更多感想或许只能在日记中表达出来。对于哲学,我一直都抱着敬畏的态度阅读,真心希望能够从哲学中汲取智慧,充实思想,为日趋激烈的人生角逐添油加力。有表达不合适地方,还希望老师给予批评!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