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高职院校的职称评定指标体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1 13:14:22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构建高职院校的职称评定指标体系

摘要:高职院校要更好地发挥职务评聘工作的人才评价职能与激励导向作用,在职称评定的要求上应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应在实际操作层面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定指标体系。指标体系要坚持教学、实践两个导向,分为高级指标体系和中级指标体系两个层次,包括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荣誉奖励、教书育人、评委评价四个方面,并应确定具体的考核方法。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称评定;指标体系

我国的职称改革工作已经进行了20年。20年的教师职务评聘工作有效地推动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但是,随着知识经济与大众化教育时代的来临,高校的职称评定中存在的问题也日益凸显。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任务,对教师提出了不同于普通本科院校的要求。职称不仅是一种“学衔”,而且在现阶段还直接与工资待遇挂钩,

对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具有直接的“指挥棒”作用。高职院校要更好地发挥职务评聘工作的人才评价职能与激励导向作用,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在职称评定的要求上也应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江苏省教育厅在《关于做好2006年全省高校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通知》中提出:“应根据不同层次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师职务资格条件,实行教师职务分类评定。”但却没有提出具体可行的实施方法,因此,高职院校应在实际操作层面上积极探索,制定科学合理的评定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应坚持两个导向

教学能力导向高职院校应以教学为主,以科研为辅,指标体系必须体现教学的重要性。在中级评定中,教学分应高于科研分,在高级评定中,教学分可以与科研分相当。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关系到教育的方向和教育的质量,高职院校更是如此。在职称评定中加大教学分,特别是教学方式方法、质量水平的评价,能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要明确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将这种教育理

念贯彻到课堂教学中去,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从而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奠定坚实基础。

实践能力导向即要求教师具备“双师”素质。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教师必须具备实际操作能力,指标体系中的这一点应体现在奖励、教学、实践锻炼的方方面面。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保证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突出高职教育特色、提高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双师型”教师是实践教学基地的灵魂和活力,是确保实践教学顺利有效完成和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因此,在职称评定中突出“双师”素质,有利于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能够围绕高职办学特色,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适应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高职教育理念与市场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指标体系的总体说明

指标体系分为高级和中级两个层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