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建设汇报材料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8 7:35:3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葫芦岛市第六初级中学课程建设汇报

课程是对育人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的规划和设计,所以课程建设是学校教育的核心。2017年9月份,六中把课程建设作为学校常规工作的重点,理清了课程建设与中考成绩的正相关联系,树立了课程建设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扎实开展的新时代理念,迈开了以课程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步子。

一、学校课程实施的基本条件 (一)学校基本情况

1.学校背景:葫芦岛市第六初级中学创办于1954年,是新中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高潮中,市政府兴办的第一批公办中学。目前学校共有63个教学班,学生人数3505人。

2.硬件设备:学校占地面积30839 m2;学校建筑面积19061 m2;运动场地22706m2,有篮球场2个,体育器材室1个人。其中教学楼有学生固定教室64间,机房、音乐及美术专用教室各3间。所有教室均安装了固定联网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实验室5间,分别用于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的实验教学。校图书馆2间,目前阅览室和图书馆能满足师生借阅的需要。教学用计算机教室3间,计算机已在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

3.师资队伍现状与水平:全校教职工292名,教师275名。35岁以下青年教师占14.5%;中青年教师总数达到64%以上。高级职称教师有173人,占 63%;中级职称教职工79人,占29%。学校各级各类区级以上骨干教师有60人,其中省级学科带头人4人,省级骨

干4人,市级名师4人,市级骨干24人,区级名师3人,区级骨干21人。

(二)学校的办学思想

六中的办学理念是:师生共进、幸福成长。2010年六中的办学理念是以人为本、规范办学、效率优先、稳中求进。办学目标是质量、队伍、师德、建设幸福六中。在此基础上2018年1月我们把它简约为师生共进、幸福成长。其核心内涵没变,只是更为关注教师生活关注教师成长,因为在学校教育中教师是第一位的,关注学生首先应该从关注教师开始。六中的今后必须有坚定的教师立场,温暖的集体氛围,向上的成长环境。六中以此办学理念为根基,有逻辑地推动课程建设,避免其碎片化或拼盘式,达到上升为课程文化、学校文化的高度。

二、学校三级课程实施情况 1.国家课程

(1)开足开齐。对照辽宁省课程设置方案,七八年级基本上符合设置标准。课节不足的是体育学科应该3节开2节,努力做加法;七年级英语、数学、地理多一节,坚决做减法;八年级数学、英语、物理、生物、地理各多一节,坚决做减法。

(2)综合实践活动课。国家规定的必修课。七年级开设了劳技、信息技术各一节。在研究性学习、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三个内容上,要更加关注。

(3)学科实践活动。在不增加总课程时量的前提下,各学科不少

于10%的课时用于开展学科实践活动。七、八、九年级各学科都要在学科教学计划中有安排,在各科教案上有设计,在课堂教学中有落实。先以学科内容为主,在此基础上要求每年级两至三名骨干教师尝试上好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课突破主题。

(4)国家课程学校化实施。抓底线:必须备课,充分备课,个性化备课。打造课堂:建培养双基,提升认知能力的有效课堂;建学科本位,提升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的高效课堂。抓长远:教师即课程。给教师以足够的权限,鼓励教师对学科内容进行跨年级学科的整合,对教学形式进行实践课堂教学与学科实践活动整合

2.地方课程

地方课程是课程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体现地方特色,拓展和延伸国家课程的相关内容,是必修课程。按照地方课程综合性建设的指向,七年级开始,确保课时足:每学年9节省情课,21节主题教育课。确保内容全。四本教材:魅力辽宁、人与自我、社会、自然。确保备课教案中有体现,将地方教材里的涉及到与政治、历史、生物、地理等学科相近关联密切的知识点融合到不同学科中,争取打破教材界限,跨学科融合穿插的方式进行实施。未来设想,教务处专人负责管理地方课程,负责内容的切割整合,课时的设计,实施的评价等。

3.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是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为目标,以学校为基地,以本校教师为主体富有特色的学校课程体系。可必修可选修。六中的校本课程很薄弱,目前仅有七年级的硬笔书法,每周一节,基本符合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