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第一学期教研会议记录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3 15:27: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研讨时间 主研人 一、 传达本学期校本教研计划,确定本学期校本教研专题为“如何提高课堂实效性” 。 二、 讨论本学期教研专题研究方案: 1. 小课题研究。小课题研究作为校本教研的一种有效形式,需要关注的是教师的问题意识,合作意识,行动意识和自我反思。 2. 小课题研究的本质是把教学当成研究工作,教师即研究者。一切研究内容均来自课堂教学, 体现了以研促教,以教带研。 三、 校长提出几点校本教研要求: 1.研究意识。2.理论学习。3. 资料积累。 备注每一位教师制定本学期专题研究计划。教研组长负责组织本组的教研活动,为以后教研组组织 活动做准备。 9.3 曹正峰 研讨地点 研讨内容 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教研组长 传达本学期学校校本教研计划,讨论制定本学期校本教研专题研究方案。 研 讨 过 程 教研会议记录

研讨时间 主研人 9.9 曹正峰 研讨地点 研讨内容 三楼会议室 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课堂教学实效性理论学习 研 讨 过 程 一、有效教学的理念:教学的每个设计、每个环节、每个步骤、每个活动,都要追问它的有效 性?能让学生得到什么?走向精致的教学、卓越的教学、优质的教学!坚定不移地走出形式主义(低效、 无效)的教学误区! 二、教的有效性:教的立足点、出发点是促进学生的学。 对教的有效性的追问: 短效:通过教师的教,学生是不是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有意义? 长效:通过教师的教(示范引领) ,学生是不是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的方法,提升了学习的能 力,达到了不需要教? 三、学的有效性: 学的有效性的实质:学生获得发展。 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三维目标)的整合。 发展就其层次而言,指的是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区。 发展就其形式而言,存在“内在发展”与“外在发展” 。 展就其机制而言,有预设性发展和生成性发展。 发展就其时间而言,有当下发展和终身发展。 学的有效性的考量标准: 学习时间(投入) :学习效率,学习特定内容所需要的时间; 学习效果(产出) :学习收获,通过学习获得什么? 学习体验:学习感受,学习活动所伴随或生发的心理体验。 备注 教研会议记录

研讨时间 主研人 9.16 皮新忠 研讨地点 研讨内容 会议室 参加人员 语文教师 全体 语文组老师,与全体班主任进行听课、评课研讨。 老师评课: 1. 两位教师的课堂环节设计,突出了低年级教学的特点,体现了学法指导,但是要注意环节的 有效性。 2. 尹开明老师的数学课上得比较实在,扎扎实实。但是要注意学生实际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3. 杨文斌老师注重读写结合,注重朗读。但是教师牵着学生走的现象比较明显,缺乏学生独立思考 空间。 4. 杨老师的课堂设计与个别环节的处理比较新颖,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但要注意与学生的以有 知识经验相联系,使学生能跳一跳,够得到。 5. 杨芳老师的阅读课,体现了“阅读是个性行为,尊重个体对文本的个性理解” 。建议:学习学 案教学法,使学生的阅读目的性更强。 校长总结此次校本教研活动。 研 讨 过 程 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