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9/18 4:21:2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系理论的著作,它以权力和利益为核心,全面论及了国际政治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现实主义六原则、国家间争取权力的斗争、国家权力的构成及制约、均势、国际道德、国际法、国际安全、国际组织、外交等各个方面的基本理论问题及彼此间的关系,以及他们同战争与和平的关系。⑶国际政治学在全球范围内大发展的时期(20世纪70年代——80年代)首先,西方国际政治学有了新的发展。其次,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政治学相继建立起来。此外,第三世界国家,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政治学科的建设也开始发展起来。 8、现实主义学派与理想主义学派的主要分歧?P43 ⑴在政治哲学观上,现实主义崇尚人性恶,认为自私和贪权作为人的本性是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的。政治家的任务不是改造它、教育人,而是建立一定的政治机制去限制他,把人的号都倾向减少到最低程度。 ⑵在伦理观上,现实主义认为,抽象的道德原则并不适用于政治行为,国际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使作为国家利益代表的政治家的行为准则与文明政体内的个人行为准则根本不同。前者为了保护本国的利益,抵御外辱,完全可以采取对后者来说是不合乎道德的政策。⑶在看待国际组织和国际法的作用上,现实主义认为,他们与政治权力和利益比较,是微不足道的,因为后者是国家间关系的核心问题,各国利益冲突的不可避免性和不可协调性,使得国际关系只能用权力和实力来说话,道义和说教是行不通的。⑷在对国际社会及其发展前景看法一,现实主义认为,国际政治学理论的任务是要说明世界的客观现状,而不是未来的行为准则,应当面对现实,为谋求本国的权利和利益斗争。
9、在当今世界上,中国政治领导人与中国学者在国际政治的哪些研究领域与理论问题上做出了重要贡献? P53
⑴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⑵“三个世界”的战略划分。⑶和平与发展的两大主题。⑷国际政治新秩序。
10、详述马克思主义对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国际关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影响?P21 ⑴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不仅为社会主义国家的国际关系理论奠定了基本的哲学基础,而且对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也具有重要影响。⑵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与政治的相互关系的学说,以及世界各国相互依赖的学说,对后来的国际关系理论也具有重要影响。⑶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在国际关系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⑷列宁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对世界各国的国际关系理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至今不衰。 11、论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国际政治经济学说的内容?P38 ⑴资本主义作为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⑵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⑶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对落后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⑷国际贸易的政治经济。 12、请详述列宁的民族殖民地理论?P35 ⑴压迫民族和被压迫民族的区分。⑵殖民地对帝国主义的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意义。⑶民族自决原则。⑷帝国主义体时代的民族战争。
13、请详述列宁关于垄断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观点?P31
第一,垄断资本主义的世界市场,帝国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垄断,它不仅垄断国内市场,还要垄断国际市场,以便从世界上将一切竞争者排除,到达垄断的目的。第二,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对世界的统治。伴随生产的集中和垄断,银行的作用发生了变化,出现了银行的集中和垄断以及在此基础上出现的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第三,“资本输出在形成金融资本的依附和联系的国际网络方面所起的作用”。自有资本主义的特征是商品输出,随着生产的集中和垄断的形成,资本输出成了垄断资本主义的主要特征。第四,垄断资本对世界的分割。
14、请详述列宁的时代学说?P28
⑴生产方式与世界革命形势相结合的时代划分方法。⑵时代发展阶段性的观点。⑶帝国主义和帝国主义时代特征的观点。①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造成的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垄断组
织。②银行资本和工业资本的融合所导致的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③比商品输出更为重要的资本输出。④从经济上分割世界的资本及国际垄断同盟。⑤最大的资本主义列强对世界领土的瓜分和重新瓜分。⑷时代发展的曲折性。 15、请论述冷战后国际政治学理论的新发展?P25 ⑴西方国际政治学理论的发展。⑵当代马克思主义的新进展。⑶世界范围内围绕世界秩序而进行的理论探讨。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国际体系:也称世界体系,包括世界经济体系和世界政治体系,是国际范围内由各行为主体(主要指国家)之间的相互政治经济联系与作用所形成的有机整体。
2、国际社会:指各个人类政治共同体或国家及其成员间相互交往关系的总和,或指因共同的物质条件而相互联系在一起的世界共同体。
3、国际政治系统:是国际行为主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整体。
4、国际政治格局:指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结构状态。
5、国际政治力量:指在国际舞台上能够独立的发挥作用,并对国际政治的运行和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政治单位。
6、多级格局:即多种政治力量相互制约,各种政治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各自独立、基本平等,相互之间不存在联盟或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7、时代:是指社会经济形态发展到一定阶段,它以世界范围内生产生产方式的变更为主要标志,因而是一个相当长的社会形态演进过程。
8、世界经济格局:是指世界范围内各种国民经济类型和经济力量中心之间相互关系的结构状态,或经济力量对比关系的状态。 二、简答题
1、国际体系形成的客观历史条件?
⑴两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作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科技革命在英、法、德、美几国相继发生了,,机器大工业取代了工场手工业。19世纪后期开始的,以电力、钢铁工业、铁路交通为代表的第二次科技革命进一步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更新了工业结构,是重工业比急剧增加,引起了生产关系的巨大变化,加速了资本主义垄断组织的形成和发展,促进了垄断统治的确立。⑵垄断的产生和发展是又一重要因素。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取代自由竞争成为全部经济生活的主要现象,构成了新时期最深厚的经济基础。垄断的发展,必然使帝国主义走上瓜分世界以获取超额利润的道路。⑶殖民政策的出现是国际体系形成的决定性条件。国际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国际分工的完成,世界市场的出现以及殖民体系的建立。⑷国际体系主要由以国际分工为基础的世界生产体系、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世界贸易体系、以垄断资本为基础的世界金融体系和以统治剥削为基础的世界殖民体系所组成,它使世界上个民族国家在经济上处在“世界市场的范围内”,在政治上“处在国家体系的范围内”,他打破了民族壁垒,完全把世界连接成一体。
2、国际体系发展演变个阶段的特点?
⑴单一的资本主义国际体系时期,从19世纪末道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这个时期资本主义体制以私有制为核心,以帝国主义国家为行为主体,是这个世界处于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帝国主义国家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之间以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运动中,这突出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全球扩张、强权政治日益盛行、集团政治
不断加强、国际冲突日益尖锐和扩大,反映了统治与从属以及相互争夺霸权的实质性关系。⑵两种政治经济体系并存、斗争的时期,从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到1945年二战的结束。在这一时期,帝国主义列强同殖民帝国之间压迫与被压迫、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以及帝国主义大国之间的相互争夺依然存在,但又增加了社会主义国家同帝国主义国家的对抗,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体系的政治关系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当然,从宏观上看来,资本主义国际体系此时仍然占有绝对优势,整个世界也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矛盾统一体,但战争与革命、强权与民主的对抗贯穿始终。⑶两大社会体系、多种类型的经济制度在一个统一的国际体系中并存、竞争、共处的时期,从1945年二战结束到20世纪90年代初。二战后,社会主义有异国发展为多国,形形成了社会主义国际体系;亚非地区逐渐摆脱了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诞生了一系列的主权国家。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土崩瓦解使国际体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两种体系的并存开始演变为三类国家的统一体。三类国家体系、多种经济制度之间都在相互渗透、相互开放,相互依存的趋势不断加强,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化和一体化的倾向。两大社会体系、三类国家体系内外都在寻求并存、共处,竞争的方式逐渐从军事方面转到经济和科技领域。⑷冷战后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社会主义国际体系出现严重的问题。西方垄断资本主义国际在冷战中的胜利,使其在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的地位得到巩固,维护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意志和能力加强。第三世界在国际政治经济中的地位受到显著的削弱。然而,冷战的结束并没有使国际政治经济体系“单一化”或“垄断资本主义化”,而是使世界变得更加多元化。
3、20世纪90 年代以来,国际政治体系中全球化和区域化两大趋势的关系是什么,表现在那些方面?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体系中全球化和区域化两大趋势齐头并进、相互作用。一方面是世界经济国际化、跨国化、市场化日益加强;另一方面是区域合作,特别是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均参与其中的区域合作不断取得进展。一球多制、多元共存是当今国际体系的最显著特征。
4、简要介绍第三世界的组成,政策以及对世界的影响?
第三世界是在二战民族解放运动取得重大胜利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亚非拉地区新独立的主权国家组成的联合力量。第三世界的崛起首先是亚非拉地区民族资产阶级的崛起,他们在自己的政党领导下掌握了国家政权,成为统治阶级。他们在国内实行了了一些列民主改革,发展民族经济,不断增强国家实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国家的面貌。在对外政策上,他们主张不结盟,公开宣布反对强权政治,维护国家尊严和主权平等。在国际舞台上,他们作为自己国家的代表,利用国家政权为处理国际事务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第三世界的崛起也是亚非拉地区被压迫民族的崛起。在亚非拉地区,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纲领和政策基本上符合人民的愿望,因而他们的活动能够与人民群众的斗争统一起来。在当前反对霸权主义、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的国际形势下,亚非拉的各阶层人民都能在民族主义的旗帜下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形成一股强的力量。民族主义既是被压迫民主崛起的基础,也是民族资产阶级崛起的力量所在。第三世界的崛起还当了亚非拉地区所有民族民主国家同发展中社会主义国家的共同崛起。这主要表现为他们之间的联合与合作以及在世界事务中的相互磋商、相互支持、协调对策、联合行动,其目的是加速世界民主化进程,建立世界经济新秩序。第三世界作为一支新兴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必然会开创世界体系的新局面。 5、世界政治和世界经济的基本关系是什么,表现为? 世界经济是世界政治形成的基础,世界政治是世界经济的集中表现。⑴世界经济是世界政治形成的基础条件,因而对其起决定作用。在政治舞台上的所有现象都可以从世界经济中发现动因,而世界经济领域内的重大变化,也势必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当然经济决定政治,有
时是直接的,有时是间接的,而世界政治对世界经济变化的反映快慢、迟敏不一的。⑵世界政治对世界经济也有反作用,二者往往互为因果、彼此制约。世界政治本身的相对独立性和它独特的内在规律,决定了在特定条件下,世界政治也能反过来作用世界经济。这主要表现在,世界政治能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也能阻碍或破坏世界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当战争与军事实力成为世界政治的重要因素时,这种反作用就越明显。⑶世界政治与世界经济之间是相互渗透的。世界政治与世界经济虽然可以划分为两个领域,但是在人类社会关系中他们却总是交织在一起,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特别是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不断发展、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的条件下,世界经济本身就包含了世界政治的基本要素,世界政治也包含了世界经济的基本要素。
6、两级多元格局的形成对国际格局有什么影响?
两极格局是一种由两极向多极,或多极向两极的过渡性格局状态。在这种格局状态下,一方面存在着两大集团或阵营之间的对立,这种对立对整个国际相互作用具有决定性影响,另一方面也存在着独立于两极格局之外的其他政治力量,这些政治力量不受两极之间关系的直接影响,能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自身的独特作用,构成国际格局中潜在的一极。20世纪70年代以后的各具特点,就表现为两极和多元。当然,真正的完全独立于两极之外的政治力量只有中国。西欧和日本与美国还是同盟,在政治上受制于美国;第三世界作为一个整体,具有重要的政治作用,但是过于松散。因此,也有人将当时的世界称之为“美、苏、中”三极世界。 7、国际政治格局的一般特点?
⑴国际政治格局总是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相联系的,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⑵国际政治格局总是同世界经济格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①世界经济格局的形成,是世界政治格局产生的基础和前提。②国际政治力量的形成,与其拥有的经济实力及其在经济格局中的地位紧密相关。③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演变直接影响着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两者的演进呈同向性发展的趋势。⑶世界政治格局总是同一定形式的国际秩序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⑷国际政治格局在其演变过程中,总是新旧交迭,呈现出过渡性特征。 8、国内政治对国际政治体系的影响?
⑴国内政治是国际政治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政治作为人类社会的特殊现象,总是由特定的地域范围逐步发展扩大到整个世界的。⑵不同国家的政治系统是国际政治体系的组成部分。国际政治体系是由不同国家或其他行为主体相互联系、相互制约而构成的一个集合体。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国家仍是最重要的行为主体。因此,不同政治类型的众多国家乃是构成国际政治体系的最基本的成分。⑶世界各国国内政治性质的不同决定了国际政治体系的性质特征和发展方向。国际政治体系也就表现为两大社会政治体系、三类不同国家体系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基本结构。⑷国家政治力量的发展推动者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演变。国际政治格局是国际政治舞台上各种力量在权力分配关系中的一种结构状态,他虽然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旦这种力量对比关系的结构被打破,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也将随之变化。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一些国家总会具备比别的国家更快的发展速度而后来居上,成为世界政治体系中新的力量中心,而一些原先处于权力中心位置的国家也会因种种愿意出现力量衰退,滑落到二流或三流国家的位置,国际政治格局也随之发生变化。 9、国际政治体系对国内政治的制约?
⑴国际政治是国内政治发展的重要条件。当越来越多的国家纳入了国际政治体系之后,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加深了。一国的政治发展对国际社会的依赖日益加重,国际政治就成为国内政治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制约着国内政治的发展方向、方式和水平。⑵国际政治环境制约着国内政策和国家战略的制定与实施。一国的政治经济政策,无论是队内的还是对外的,都必须建立在对当时国际政治环境客观分析的基础上才能有效地实施。因此,国际政治的环境决定着国家利益的具体内容和实现的途径。同时,国际政治环境也制约着国家利益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