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6 15:14:5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1年甘肃省一万名公共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0小题,每题一分,共80分) 1、马克思说“最蹩脚的建筑师从一开始就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蜡建筑蜂房以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它建成了。”这句话表明 A.意识是人脑主观自生的东西 B.意识能够直接作用于物质
C.意识本身具有创造客观事物的能力
D.人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2、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方法的依据是 A.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B.生产力的不同水平 C.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D.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3、与理性认识相比较感性认识有两个特点一个是形象性另一个是 A.能动性 B.直接性 C.客观性 D.间接性
4、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这一原理运用于实际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的
A.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B.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
C.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 D.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5、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消灭剥削和压迫 C.人民当家作主 D.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6、“所谓天才就是一份灵感加上九十九份血汗而已。”这说明 A.天赋的才能是天才的核心 B.天生的心灵禀赋是成功的关
C.血汗是指不辞辛苦地勤于实践 D.实践是人的知识和才能的唯一源泉 7、划分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在于是否承认 A、社会历史是发展变化的 B、社会历史是人们自觉活动的结果 C、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D、杰出人物在社会历史上有重要作用 8、“万物皆备于我”是
A.形而上学 B.辩证法 C.主观唯心主义 D.客观唯心主义 9、漫步田野水稻专家与普通人的认识是不一样的在月光下散步艺术家与天文学家的感受是不同的。原因就在于
A.在现实社会中对同一事物每个人的感受是不一样的 B.个人是认识的最小单位但却是认识的直接承担者 C.个人的认识不受客观条件和环境的影响与制约
D.个人的认识活动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和客观条件的限制 10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是
A.社会改革 B.阶级斗争 C.社会基本矛盾 D.科学技术革命 11决定商品价值量的是生产商品的
A.社会劳动时间 B.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C.剩余劳动时间 D.个别劳动时间 12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国家中掌握立法权的是
A.国家元首 B.政府 C.法院 D.议会
1
13在科技十分落后的古代人们梦想过许多东西如千里眼、顺风耳、飞毯、神枪之类但现代生活中普及的电话、电视、电脑等是那时的人们连想都想不到的。这说明理想信念具有
A.阶级性 B.时代性 C.思想性 D.超前性 14现阶段,我国人民的共同理想是
A.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B.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C.建设共产主义 D.建设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 15下列表述中体现了爱国主义的必然政治要求的是 A.爱国家是爱国主义的重要政治内容 B.爱国主义具有永恒性
C.爱国家是指爱历史上存在的任何性质的任何国家 D.爱国家必然要拒绝接受其它民族、国家的任何东西
16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的是 A.人生观 B.科学观 C.自然观 D.历史观
17大千世界古往今来有的人身处逆境能够百折不挠有的人在顺境中却发出空虚的哀叹有的人能够笑对人生积极为社会做出贡献有的人却悲观厌世甚至看破红尘、厌世轻生。所有这些其实都是
A.不同的人生道路造成的 B.不同的人生态度造成的 C.不同的人生经历造成的 D.不同的人生处境造成的 18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俗和人们的内心信念来维系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善恶评价的心理、意识、原则和行为活动的规则是指
A.法律规范 B.国家政策 C.道德规范 D.规章制度
19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这是指
A.人生的社会需求 B.人生的自我价值 C.人生的个人需求 D.人生的社会追求 20道德作为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最终是由
A.人们思想观念决定的 B.人们生活方式决定的 C.人们生活环境决定的 D.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
21公民在公共交往中尊重人、理解人尊老爱幼在公共场所遵守公共规则维护公共秩序。这是社会公德内容中
A.文明礼貌的要求 B.助人为乐的要求 C.爱护公物的要求 D.保护环境的要求 22在公共汽车上看到怀抱婴儿的妇女就主动让座这种助人为善、助人为乐的行为会产生愉悦感的内心体验。这是个人品德的形成过程中的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信念 23在行政诉讼中对被诉讼具体行政行为承担举证责任的是
A.原告 B.被告 C.谁主张谁举证 D.人民法院
24张某回老家休假一日主动带着邻居6岁的小孩宋某进入村子附近的树林狩猎。不久两人失散。张某继续独自狩猎没有停下来寻找宋某返回村庄后也未告知宋某的家人之后径直回到工作单位。多日后被野兽咬伤致死的宋某尸体在搜寻中被发现。张某的行为 A.属于故意杀人 B.属于意外事件 C.属于过失致人死亡 D.不构成犯罪 25下列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A.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 B.已满6周岁未满18周岁的人 C.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80岁以上的老人 26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前提是
A.有法可依 B.有法必依 C.执法必严 D.违法必究
27我国刑法分则将犯罪行为分为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破坏社会主
2
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侵犯财产权利的行为等十类其分类主要依据是 A.犯罪主体 B.犯罪客体 C.犯罪客观方面 D.犯罪主观方面
28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以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是
A.商法 B.民法 C.公司法 D.经济法 29我国宪法的修改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 A.十分之一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 B.五分之一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 C.二分之一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 D.三分之二以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
30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被称为
A.法人 B.公民 C.自然人 D.外国人
31强调在无人监督、不为人知情况下不做任何坏事避免出现双重人格和两面行为。这在道德修养中被称为
A.锤炼自我 B.陶冶情操 C.慎独自律 D.知行统一 32法律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在我国狭义的法律是指 A.最高行政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B.最高司法机关公布的解释性法律文件 C.地方立法机关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33“工农武装割据”的中心内容是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发展革命根据地 D.占据中心城市 34市场机制的核心是
A.价格机制 B.供求机制 C.激励机制 D.竞争机制 35中国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36根据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的精神中共中央从2005年1月起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
A. “三讲活动” B.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C.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活动 D.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37邓小平理论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 A.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C.如何把坚持改革开放与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结合起来 D.如何把提高效率与促进社会公平结合起来
38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在探索祖国和平统一的实践中曾经将对台政策归纳为“一纲四目”其中“一纲”是指
A.双方互不派人做破坏对方团结之举
B.台湾之军政大权、人事安排等悉委于国民党 C.台湾的社会改革可以从缓待协商后进行 D.台湾必须统一于中国
39根据“三步走”发展战略到21世纪中叶我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 A.接近发达国家水平 B.达到中等发展中国家水平 C.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D.超过发达国家水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