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语文 5.2《百喻经》六则同步练习含解析人教版选修《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4 8:28:5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精品精品资料精品精品资料《百喻经》六则

一、基础巩固

1.对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主人闻已,更为益盐 益:增加。 .B.见人卖炭,时得速售 .C.若但尝一,何以可知 .D.诣市卖之,以其贵故 .

时:经常。 若:你。 诣:到。

解析:C项,若:如果。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A项,代词,代沉香;结构助词,的。B项,连词,因为;介词,拿,用。C项,连词,就。D项,动词,作为;介词,表被动。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食已口爽,返为其患 B.若可饮尽,我当饮之

C.诣市卖之,不得半车炭之价直 D.汝莫愁也,我教汝出

解析:C项,“直”通“值”,价值。 答案:C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古今同义的一项是( ) A.即便逐走至辛头河 ..B.过去有人,痴无智慧 ..C.昔有愚人,至于他家 ..D.傍人语言 ..

解析:A项,古义,立即;今义,即使。C项,古义,到;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D项,古义,告诉;今义,人类所特有的用来表达意思、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由语音、词汇和语法构成一定的系统。 答案:B

二、阅读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8题。

驼瓮俱失

昔有一人,先瓮中盛谷。骆驼入头瓮中食谷,又不得出。既不得出,以为忧恼。有一老人来语之言:“汝莫愁也,我教汝出。汝用我语,必得速出。汝当斩头,自得出之。”即用其语,以刀斩头。既复杀驼,而复破瓮。如此痴人,世间所笑。 5.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昔(从前)有一人,先瓮(一种口小腹大的陶制盛器)中盛(装着)谷 ...B.有一老人来语(告诉)之言 .

C.汝当斩头(指斩骆驼的头),自得出之 ..D.即用(用途)其语,以刀斩头 .

解析:用,采纳。 答案:D

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A项,人称代词,指养骆驼的人;指示代词,那。B项,副词,已经。C项,副词,表被动;名词,处所,地方。D项,副词,不要;代词,没有谁。 答案:B

7.对本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讽刺了那些不加思考就接受别人的意见,连旁人的“馊主意”也言听计从的人。 B.教育人们做事要认真思考,要有自己的主见。

C.表现了集思广益,从善如流,做事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D.所蕴含的事理和“赔了夫人又折兵”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解析:C项与文本蕴含的道理相反。 答案:C

8.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骆驼入头瓮中食谷,又不得出。 (2)即用其语,以刀斩头。

参考答案:(1)骆驼把头伸进瓮中吃谷子,结果头在瓮中出不来了。

(2)这人就采纳了老人的话,用刀把骆驼的头砍了下来。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9~12题。

愚人集牛乳

昔有愚人,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而作是念:“我今若预于日日中吸取牛乳,牛乳渐多,.卒无安处,或复酢败。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吸取。”作是念已,便捉牛母子,各系异..

处。却后一月,尔乃设会,迎置宾客,方牵牛来,欲吸取乳,而此牛乳即干无有。时为众宾或瞋或笑。

子死欲停置家中

昔有愚人,养育七子,一子先死。时此愚人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傍人见已,而语之言:“生死道异,当速庄严,致于远处而殡葬之。云何得留,自欲弃去?”尔时愚人闻此语已,即自思念:若不得留,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两头,乃可胜致。于是便更杀其一子而担负之,远葬林野。时人见之,深生嗤笑,怪未曾有。 .认人为兄

昔有一人,形容端正,智慧具足,复多钱财,举世人间无不称叹。时有愚人,见其如此,便言我兄。所以尔者,彼有钱财,须者则用之,是故为兄。见其还债,言非我兄。傍人语言:“汝是愚人,云

何须财,名他为兄,及其债时,复言非兄?”愚人答言我以欲得彼之钱财认之为兄实非是兄若其债时则称非兄人闻此语无不笑之。

(摘自《百喻经》)

9.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欲集牛乳,以拟供设 拟:打算。 .B.牛乳渐多,卒无安处 .C.待临会时,当顿吸取 .D.深生嗤笑,怪未曾有 .

卒:最终。 顿:停留。 深:很,十分。

解析:C项,“顿”,立即,立刻。 答案:C

10.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部是“愚人”被嗤笑的原因的一项是( ) ①将会宾客,欲集牛乳,以拟供设。

②不如即就牛腹盛之,待临会时,当顿吸取。 ③见子既死,便欲停置于其家中,自欲弃去。 ④要当葬者,须更杀一子,停担两头,乃可胜致。 ⑤时有愚人,见其如此,便言我兄。 ⑥汝是愚人,云何须财,名他为兄。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②⑤⑥ D.①③④

解析:①看不出“愚人”之“愚”,⑥是别人对“愚人”的质问。排除这两项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B

11.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愚人集牛乳》的故事意在告诉我们,做事要预先准备,但准备的方法要得当,所有的问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

B.《子死欲停置家中》的故事可以给我们这样的启示:不能采用躲避的方法处理问题,更不能一错再错,使问题严重化。

C.《认人为兄》讽刺了那些唯利是图、见钱眼开之徒。

D.《认人为兄》的故事中的“愚人”不同于前两则故事中的“愚人”,在现实生活中,“认人为兄”的故事更容易发生,更带有讽刺性。

解析:A项,理解绝对化,“所有的问题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宜为“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可以一蹴而就”。 答案:A

12.断句与翻译。

(1)用“/”给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语句断句。

愚人答言我以欲得彼之钱财认之为兄实非是兄若其债时则称非兄人闻此语无不笑之

解析:断句的关键是理解文意,要以准确表意为原则,注意句中、句末表示停顿的语言标志。

参考答案:愚人答言/我以欲得彼之钱财/认之为兄/实非是兄/若其债时/则称非兄/人闻此语/无不笑之

(2)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我今若预于日日中吸取牛乳,牛乳渐多,卒无安处,或复酢败。 ②生死道异,当速庄严,致于远处而殡葬之。

解析:注意“日日”“卒”“道异”“庄严”等词的含义。

参考答案:①我现在如果把每天吸出的牛奶储存起来,牛奶会逐渐多起来,以至无处储存,还会发酵坏掉。②生与死的境地不同,应当速速入殓了,运至远处去埋葬。

参考译文:

愚人集牛乳

从前有一个愚人,准备宴请朋友,想收集一些牛奶,准备设宴时用。于是他想:“我现在如果把每天吸出的牛奶储存起来,牛奶会逐渐多起来,以至无处储存,还会发酵坏掉。不如就放在牛肚子里装着,等到举行宴会的时候,再一起把奶挤出来。”他有了这样的念头,就捉住母牛和小牛,分别拴在不同的地方。一个月以后,他才举行宴会。迎接安顿好来的客人,牵过牛来,打算挤奶。可是这头牛的奶已经干瘪得挤不出来。前来(参加宴会)的客人有的瞪着眼,有的笑话他是一个愚蠢的人。

子死欲停置家中

从前有位愚人,养育了七个儿子,其中一个先死掉了。这时愚人见儿子已经死了,便想将他停置在家中,自己弃家到别处去。旁人见了,就对他说:“生与死的境地不同,应当速速入殓了,运至远处去埋葬。怎么能停放在家里,自己却欲弃家而去?”愚人当时听了这话,便想:倘若不可停放,定要葬掉的话,还须再杀掉一个儿子,担子两头,各放一个,这样才可稳顺地担到那儿去。于是便再杀了一个儿子,挑到远处的林野之地葬掉了。当时人们见了,不禁愕然,大大地嗤笑他,竟有这般闻所未闻的事情。

认人为兄

从前有一个人,容貌端正,非常聪明,知识渊博并且很有钱财,在社会上很有地位,人人夸奖他。那时有一个愚人,看到他如此出色,就对人说他是自己的哥哥。之所以这样称呼他,是因为他有钱,在急需的时候,可以借用,所以称他为哥哥。而看见他偿还欠账的时候,便又改口说“他不是自己的

哥哥”。旁人对他说:“你真是一个奸诈之人,为何在需要钱财时,就说他是哥哥,等到他负债时,就说他不是自己的哥哥?”愚人说:“我想得到他的钱财,才称他为兄长,他实际上并不是我的哥哥。如果他欠了债,我就不称他是自己的哥哥。”听了这番话的人,没有不耻笑他的。 三、语言表达

13.阅读下面的表格,回答后面的问题。

2014年广东省属高校公布今年本科招生计划

学校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财经大学 广东金融学院 广州医科大学 广州大学 全国招 与去年 生人数 相比 6 520 7 000 5 400 1 810 7 500 增320 增300 增500 增500 广东招 生人数 5 700 4 205 4 970 1 483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5 300 增1 000 6 500 基本持平 6 750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广东今年高校招生计划的总体形势。

参考答案:今年,绝大部分省属高校的招生人数都比去年有所增长,其中广东财经大学增幅最大;大部分省属高校的录取人数都在5 000以上,并且绝大部分招生人数都是投放到广东省。

14.仿照下面示例,用比喻的手法描述一组事物。要求合乎事理,句式和结构与示例相似,不得选择“孩子”“母爱”“鲜花”“小草”作为描述对象。

示例:孩子是一朵鲜花,母爱是呵护他的暖房;孩子是一棵小草,母爱是滋润他的甘露。 答案示例:我是一朵白云,亲情是包容我的蓝天;我是一棵绿树,亲情是滋养我的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