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11 3:28:1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杨浦区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 物理学科试卷 2017.1
(本试卷满分100分 完卷时间90分钟)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含五个大题
2..答题时,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上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本、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
1. 以下各种单色光中,属于三原色光之一的是 A.绿光 B.黄光 C.橙光 D.紫光
2. 吉他表演时,演奏者用较大的力拨动琴弦是为了调节声音的 A. 响度 B.音调 C.音色 D.频率
3. 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中,若射入角为45°,则折射角可能为 A.60° B.50° C.45° D.28°
4. 下列现象中,物质质量发生变化的是
A. 一杯水结成冰 B. 把书包从一楼背到4楼 C. 把美工刀表面磨光 D. 把一团橡皮泥捏扁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参照物是绝对静止的 B. 相对于地球而言,地球同步卫星是运动的 C. 地面上的房屋总是静止的 D. 参照物可以任意选取 6. 以下所给出的现象中,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是 A. 给弯曲的路上汽车匀速转弯 B. 熟透的苹果从树上掉下 C. 行驶的火车开始进站 D. 小孩沿笔直的滑梯匀速下滑
7. 物体竖直上升和下降过程中所受空气阻力的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当把重为5牛的物体竖直向上抛出,受到空气阻力为0.5牛,则它在上升时所受合力大小为 A. 0牛 B.4.5牛 C.5牛 D.5.5牛
8.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2:3,则甲与乙的速度之比为
A.6:4 B.9:4 C.1:1 D.4:9
9. 如图1所示,一位同学用水平力F推停在水平面上的汽车,但没有推动,推车时水平力F与地面对车的摩擦力f的大小关系是
A.F一定小于f B.F可能小于f C.F一定等于f D.F可能大于f
10. 一个物体位于凸透镜主光轴上,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是30厘米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若把物体沿凸透镜的主光轴移到距透镜45厘米处,成的像情况是:
A.放大的实像 B.缩小的实像 C.等大的实像 D.都有可能 二、填空题(每格1分,共26分) 11、请选择合适的单位填入下列空格中:
① 物理教科书的宽度大约是0.2___(1)__; ② 两个鸡蛋的质量约__(2)___; ③ 八年级学生步行5米的时间约0.1_(3)_;④一小瓶矿泉水体积最接近300_(4)_ 12、如图2(a)、(b)中的情景表示了力的作用效果,其中图2(a)主要表示力能使__(5)__; 图2(b)主要表示力能__(6)__。如图3所示,甲和乙两位同学比力气,两位同学站在滑板上相互推,结果甲往后退了。这个过程中甲同学推的力一定___(7)__乙同学推的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3、如图4所示,同一把尺子露出桌面的长度不同,尺子振动的音调不同。当露出长度越长,音调__(8)__。同一把尺子露出桌面的长度相同时,音调不变,当尺子__(9)__越大,响度越大。
14、2016年11月21日,世界首条新能源空中铁路在成都载人“试飞”,如图5所示它以60千米/小时的速度“飞行”,60千米/小时表示空铁___(10)__,空铁架设于5米之上空中的白色轨道,呈U字形,全长1.4千米。如果它匀速行驶1.2千米需要___(11)__小时运行中的空铁相对于里面坐着的乘客是___(12)__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15、如图6所示的广告中有一处科学性的错误,请你找出来,并简要说明它违背了什么物理原理或规律。错误:___(13)__,它违背了___(14)__。
16、一只小鸟在平静的湖面上方飞过,小鸟在湖面的“倒影”是___(15)__像(选填“虚”或“实”),当小鸟距水面3米时,“倒影”距小鸟___(16)__米;该“倒影”是由于光的___(17)__形成的。
17、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25°,则反射角是___(18)__度,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是___(19)__度;发光物经凸透镜成像时,在屏上得到倒立像的条件时___(20)__,如果得到的实像是倒立放大的,则物体必须在___(21)__范围内。
18、某同学用如图7所示的器材做了两次实验,在纸带上记录了如图8(a)和(b)所示的痕迹,其中打点计时器是测量___(22)__的工具,观察两纸带可以判断小车在___(23)__(填“a”或“b”)图中作匀速直线运动,你判断的理由是:该小车是在__(24)__的时间间隔内通过的路程相等的直线运动。
19、为了研究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的传播情况。甲组同学进行了如图9所示的实验,他们先将激光束从空气中以相同的方向从入射点O分别射入不同介质,实验现象如图9(a)(b)(c)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归纳得出初步结论(图中AO是入射光线,OB是折射光线):
(1) 由图9(a)(b)或(a)(c)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为了进一步探究,他们继续实验,将α叫做入射角,γ叫做折射角,试验中逐渐增
大入射角(α1〈α2<α3),实验现象如图9(d)(e)(f)所示。根据实验现象及相关条件,由图9(d)(e)(f)可归纳得出初步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