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空间与图形》总复习教案设计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0 14:40:4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六年级数学下册《空间与图形》总复习教案设计

课题:空间与图形

复习内容:第12册100页“整理与反思”和“练习与实践”1—8题。

复习目标:

1。进一步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与区别。 2。使学生了解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并会运用这些公式进行正确计算。

3。使学生对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第三课时 课前设计: (一)直导课题

1。回忆学过的平面图形。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平面图形?学生回答后出示学过的平面图形。

我们已经了解了它们的周长和面积,今天,我们再来一起回顾一下。

(二)整理复习 1。周长和面积的概念。

(1)那么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呢?谁能任选一个

图形,来说说呢?指名学生到前面去演示。

(2)那么谁能概括地说说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学生回答后板书: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叫做这个图形的周长。

(3)表示图形的周长我们用长度单位,谁来说说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学生回忆后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1题。)

(4)那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学生回答后板书: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5)表示平面图形的面积我们用面积单位,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呢?它们之间的进率分别是多少?(学生回答后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2题。)

(6)完成“练习与实践”的第3题。 2。周长和面积的比较。

我们已经知道了周长和面积的意义,老师这里有两幅图,请你分别较

它们的周长和面积。(出示“练习与实践”的第5题。) (1)如果图中每小格是边长1厘米的正方形。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仔细观察这两组图形,认真讨论这两个问题。

(2)汇报:通过观察、讨论你们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让学生指着说)

①第一幅图:面积相等,周长不等。 ②第二幅图:周长相等,面积不等。

(3)小结:由此可见周长和面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周长计算公式。

那同学们还记得怎样计算这些图形的周长吗? (1)同桌一起回忆平面图形的计算方法。 (2)指名说出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 (3)多让几名学生说说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过程。 4。面积计算公式。

我们已经一起回忆了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方法,那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呢?

(1)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讨论,并且用6个平面图形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讨论:有关面计算公式是在哪个图形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

这6个图形可以用怎样的网络来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3)学生汇报:你们将这6个图形组成了怎样的网络图?哪一组派一个代表上面来汇报?为什么用这样的图来表示?(根据汇报同时黑板上出示下图)

(4)小结:由此可见,这些平面图形的计算公式是在谁的基础上推导出来的?

像这样把新问题转化成已学过的知识,从而解决新问题,是数学学习中一种很常见的方法。

(三)巩固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