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法灸法学》复习题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4/29 13:11:3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试题二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

(一)A型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药液浸泡消毒法可将针具放入( )

A.95%乙醇内浸泡30~60分钟B.75%乙醇内浸泡30~60分钟 C.75%乙醇内浸泡10~15分钟D.95%乙醇内浸泡10~15分钟 E.75%乙醇内浸泡100~150分钟

2.取面颊、颈侧、耳部等的腧穴,适宜的体位是()

A.侧卧位B.仰靠坐位C.俯伏坐位D.俯卧位E.侧伏坐位 3.对于皮肤松弛或有皱纹处的部位,采取的进针方法是()

A.舒张进针法B.爪切进针法C.提捏进针法D.夹持进针法 E.管针进针法

4.不宜久留针或不留针的病症是()

A.里证B.表证C.阴证D.寒证E.实证 5.属于守气法的是()

A.搜气法B.推弩法C.循摄法D.弹震法E.逼针法 6.徐疾补泻的补法是()

A.徐进疾出B.疾进徐出C.徐进徐出D.疾进疾出 E.以上均不是

7.针刺补泻的原则是()

A.开阖B.呼吸C.迎随D.徐疾E.提插 8.抢救创伤性气胸,错误的措施是()

A.服用镇咳消炎药物B.立即起针C.少量慢速输氧 D.伏卧位休息E.胸腔排气 9.属于艾炷灸法的是()

A.化脓灸B.铺灸C.温和灸D.温针灸E.回旋灸 10.治疗蛇蝎毒虫所伤,最适宜的灸法是()

A.隔姜灸B.隔盐灸C.隔附子灸D.隔蒜灸E.温针灸 11.在古代九针中,按压经脉外部而令邪出的针具是() A.圆针B.圆利针C.鍉针D.大针E.长针 12.能降低神经应激功能的电针波形是()

A.疏波B.疏密波C.断续波D.锯齿波E.密波 13.《灵枢·官针》中属于刺肉之法的是() A.毛刺B.浮刺C.半刺D.直针刺E.短刺 14.使用三根针操作的方法是()

A.齐刺B.扬刺C.傍针刺D.围刺E.合谷刺 15.《灵枢·官针》中左右交叉(左取右、右取左)取穴,刺在经者是() A.经刺B.络刺C.巨刺D.缪刺E.输刺 16.发展成三棱针的九针针具是()

A.长针B.毫针C.铍针D.锋针E.圆利针 17.太乙神针属于()

A.温和灸B.实按灸C.直接灸D.间接灸E.温针灸 18.头针中归属于足少阳胆经和足阳明胃经的刺激线是()

A.顶旁2线B.额旁2线C.额旁3线D.枕上旁线 E.顶旁1线

19.颞后线的定位是()

A.颔厌-悬厘B.悬厘-曲鬓C.率谷-角孙D.率谷-曲鬓 E.率谷-前神聪

20.头针治疗小脑疾病引起的平衡障碍,宜选用()

A.枕下旁线B.枕上旁线C.枕上正中线D.顶中线E.颞后线 21.腕踝针上5点相当于()穴处。

A.内关B.外关C.阳溪D.偏历E.大陵

22.患有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等的病员,在腕踝针治疗中宜选用的进针点是()

A.下1 B.下2 C.上1 D.上2 E.上3 23.穴位埋线正常的术后反应是()

A.局部红肿热痛B.局部冷痛C.局部脂肪液化D.局部发麻 E.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

24.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宜选用()

A.黄连素注射液B.黄芪注射液C.丹参注射液D.鱼腥草注射液 E.当归注射液

25.在腧穴贴敷法中,用哪种物质调药可以起到解毒、化瘀、敛疮的作用?()

A.酒B.醋C.水D.油E.生姜汁 (二)B型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为每一问题选择一个与其关系最密切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A.爪切进针法B.夹持进针法C.舒张进针法D.提捏进针法 E.弹入速刺法

26.针刺印堂穴的进针方法是() 27.针刺气海穴的进针方法是()

A.分刺、合谷刺及浮刺B.毛刺、直针刺和半刺法C.恢刺和关刺 D.短刺和输刺E.以上均不是 28.出于《灵枢·官针》,刺骨之法是() 29.出于《灵枢·官针》,刺筋之法是()

A.行气法B.调气法C.催气法D.守气法E.候气法 30.搬垫法属于() 31.逼针法属于()

A.缓慢进针由浅入深,快速退针由深出浅B.三进一退 C.缓慢退针由深出浅,快速进针由浅入深D.三退一进 E.重插轻提

32.徐疾补法为() 33.徐疾泻法为()

A.温肾壮阳B.解表散寒、温中止呕C.消肿拔毒 D.行气活血E.回阳固脱 34.隔姜灸具有() 35.隔盐灸具有()

A.耳垂B.耳舟C.对耳轮体部D.对耳轮上、下脚

E.耳轮脚周围

36.与上肢相对应的耳穴分布在() 37.与躯干相对应的耳穴分布在()

A.按压用力较小,形成的凹陷浅,局部有酸胀感,按压部位周围发生红晕,治疗时间较短,按压时结合捻转法。

B.用较重的腕力叩刺,冲力大,针尖接触皮肤时间稍长,局部皮肤可见出血,患者有明显疼痛感觉。

C.按压用力较大,形成的凹陷深,局部有胀痛感,并可向一定的方向传导,治疗时间较长。按压时结合震颤法。

D.叩刺的腕力介于强、弱刺激之间,冲力中等,局部皮肤潮红,但无出血,患者稍觉疼痛。

E.耳穴胰胆、内分泌 38.皮肤针的强刺激为() 39.鍉针的弱刺激为() (三)C型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为每一问题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A.气短胸闷B.眩晕恶心C.两者均可D.两者均非 40.气胸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41.晕针的主要临床表现是()

A.温热作用B.负压作用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 42.拔罐法具有() 43.艾灸法具有()

A.用并置法,贴敷异名磁极B.用并置法,贴敷同名磁极 C.两者均是D.两者均非

44.若病变浅且范围较大时,可在病变范围两端磁片敷贴时,可() 45.若选用的穴位相距比较近,磁片敷贴时,可()

(四)X型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46.进针法包括有()

A.单手进针法B.双手进针法C.管针进针法D.快速进针法 E.中速进针法 47.水罐法包括()

A.贴棉法B.水煮法C.抽气法D.蒸气法E.排气法 48.皮肤针是在下列古代哪些刺法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A.毛刺B.齐刺C.浮刺D.短刺E.半刺 49.在腕踝针的临床应用中,选点原则有()

A.上病取上、下病取下B.左病取左、右病取右 C.区域不明、选双上1 D.上下同取E.左右共针 50.可以选择火针治疗的病症有()

A.痹症B.阳痿C.痛经D.网球肘E.腋臭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4分)

1.候气是施行针刺产生治疗作用的关键,是判断患者经气盛衰、取穴正确及疾病预后、针刺效应的依据。()

2.在针刺得气后,针尖顺其经脉,随而济之为泻法;针尖逆其经脉,迎而

夺之为补法。()

3.临证以新鲜的艾绒为佳品。()

4.耳穴在耳廓的分布犹如一个在子宫的胎儿,头部朝上,臀部在下,其中与内脏对应的耳穴在耳甲部。()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透穴刺法包括、、。 2.《标幽赋》中说:“??春夏瘦而,秋冬肥而”。 3.艾条灸分为实按灸和。隔蒜灸属于。 4.三棱针挑刺法是挑断组织。 5.《灵枢·官针》说“恢刺者,直刺傍之,??,以治也”。 6.头针治疗中,顶颞后斜线主治功能障碍病变。 四、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 1.动留针法 2.实按灸 3.治神 4.闪罐法

5.腧穴磁疗法

五、简答题(每题3分,共6分) 1.针刺的深浅有哪些注意事项? 2.试述足针疗法的注意事项 六、问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出针法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2.简述针刺造成创伤性气胸的原因、临床表现和预防措施。

简要答案

一、选择题 (一)A型题

1.B 2.E 3.A 4.B 5.B 6.A 7.C 8.D 9.A 10.D 11.C 12.E 13.B 14.A 15.C 16.D 17.B 18.C 19.D 20.A 21.B 22.C 23.A 24.D 25.B

(二)B型题

26.D 27.C 28.D 29.C 30.D 31.A 32.A 33.C 34.B 35.E 36.B 37.C 38.B 39.A

(三)C型题:

40.A 41.C 42.C 43.A 44.A 45.B (四)X型题

46.ABCD 47.BD 48.AE 49.ABCDE 50.ABCDE 二、判断题

1.×2.×3.×4.× 三、填空题

1.直透法;斜透法;横透法2.刺浅;刺深3.悬起灸;间接灸4.皮下纤维5.筋痹6.感觉

四、名词解释

1.将针刺入穴内,得气后仍留置一段时间,其间间歇行针,施以各种手法。 2.用加药艾条施灸。操作时,将药艾条隔布或隔绵纸数层按在穴位上,犹如针刺。

3.通过患者精神调摄和医者意念集中等,使针下得气甚而气至病所,以提高临床疗效的方法。

4.用闪火法将火罐吸拔于应拔部位,随即取下,再吸拔、再取下,反复吸拔至皮肤潮红,或罐体底部发热为度。

5.运用磁场作用于人体的经络腧穴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具有镇静、止痛、消肿、消炎、降压等作用。

五、简答题

1.针刺深浅应以得气为准,并根据治疗要求,结合针刺方向和手法操作来掌握。针刺深浅应确保安全,在各穴深浅分寸的标准范围内掌握。避免损伤脏器、血管、神经等组织。针刺深浅以病位深浅、病证虚实寒热为关键,病深则深刺,病浅则浅刺,以免犯“虚虚实实”之戒。

2.(1)每日或隔日针治1次,7~10天为一个疗程,休息2~3天,再针第二疗程。

(2)右侧病症取右侧穴,左侧病症取左侧穴,两侧病症取双侧穴。 (3)可配合电针。

(4)捻针时,让患者活动或按摩患处以提高疗效。

(5)足针进针较痛,刺激较强,针刺前应取得病人的合作,并采取快速无痛或微痛进针法以提高疗效.

(6)进针时避免伤及骨膜。 (7)防止晕针或感染。 六、问答题 1.(1)出针时应注意针下感觉。一般而言,只有在针下感觉松动滑利时,方可出针。不要猛抽猛浪,以免折针、弯针。

(2)出针时应注意用力轻巧。柔和、轻巧、均匀地将针取出。 (3)头、目等部位应注意针孔按压,以免出血或血肿。

(4)出针当重视先后顺序。一般而言,按“先上后下、先内后外”的顺序进行。

(5)针刺后遗感的处理。可用按摩或点按腧穴的方法来消除不适的感觉。 (6)出针后患者需稍事休息,待气息调匀、情绪稳定后方可离去。

2.在针刺胸部、背部、锁骨附近及肩井等穴处,进针过深,反复提插捻转,刺破胸膜或针尖划破肺脏,使空气进入胸腔,造成创伤性气胸。

临床表现有:突感胸闷、胸痛、气短、心悸,严重者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冷汗、烦躁、恐惧,甚至出现血压下降、休克等。

检查:患侧肋间隙变宽,胸廓饱满、叩诊鼓音,听诊肺呼吸音减弱或消失,气管向健侧移位。X片可见肺组织被压缩现象。

预防措施:针刺时医生应思想集中,掌握好针刺的深度、角度、方向,尤其是针刺胸部、肺部、上背部、锁骨附近等穴位时,不宜深刺、直刺,留针过程中避免外物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