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二年级上册音乐教案 (2)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5:12:2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教师给予评定。 四、布置作业: 唱会其中的两首歌曲 五、师生再见 板书设计: 复习 1、《早上好》 2、《时间像小马车》 3、《小红帽》 4、《多么快乐,多么幸福》 5、《不再麻烦好妈妈》 教学后记: 课题:第六单元《小动物的歌》 备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听《袋鼠》,唱《小袋鼠》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唱会歌曲《小袋鼠》 2、发展学生的想像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听唱法、模唱法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听《袋鼠》,唱《小袋鼠》,感受音乐表现的生动鲜明的形象。教育学生热爱大自然,突出本课主题“可爱的动物”,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学唱歌曲,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反复记号以及演唱方法。 教学方法:听唱法、肢体语言教学法 课型:新授课 授课人;穆雷 教具准备:琴、录音机、磁带、课件 教材分析: 1、歌曲《小袋鼠》。 歌曲诙谐幽默,抓住“大袋子”这一特征,勾勒出袋鼠特有的形象。节奏以八分音符为主,紧凑、流畅,旋律级进间插以小跳,显得活泼而轻松,描绘了小袋鼠“蹦蹦跳跳”的生动形象。歌词简洁、生动,从孩子的视角观察小动物,流露出对小袋鼠的喜爱之情。 2、《袋鼠》 《袋鼠》是管弦乐组曲《动物狂欢节》又称《动物大幻想曲》中的第六首小曲。乐曲轻盈短小。作曲家为两家钢琴写出交替演奏的一停一顿的节奏音型,以及小二度音程构成的倚音,使乐曲具顽皮的色彩,好似袋鼠们机警地东张西望、跳跳停停的活泼情态。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师生问好 二、欣赏《袋鼠》 1、导入:我们来听一段音乐,想一想,这段音乐描绘的是什麽动物?(初听) 2、教师指导学生讨论袋鼠的有关知识。 3、带着问题再一次听音乐。(想一想,音乐中描述的袋鼠给你的感受。) 4、复听乐曲用动作感受音乐。(提示学生跟着音乐做袋鼠跳动的动作。) 二、编创与活动:摘果子 小袋鼠蹦蹦跳跳累及了,它又累又饿想摘果子吃,可是果园里的老爷爷给它们出了个难题,让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吧! 1、教师提示学生观察小袋鼠口袋上有什么标记?每个小袋鼠能摘几个果子。 2、学生分组讨论,用画线的方式连到小袋鼠的口袋上。搞清楚有的小袋鼠只能摘一个,并说出为什么。 三、歌曲《小袋鼠》, 1、小袋鼠把果子吃到嘴里,高兴在嘴边高兴的唱起了歌。(听歌曲范唱) 2、用听唱法学会歌曲。 3、讨论:这首歌怎样唱才能表现小袋鼠的可爱?(教师用连音、断音两种唱法分别演唱歌曲,让学生区分哪一种演唱更好) 4学生进行歌表演(学生可参照课本上的动作,但鼓励自编动作的学生。) 四、布置作业: 唱会歌曲《小袋鼠》 五、师生再见 板书设计: 第六课 小动物的歌 听《袋鼠》 唱《小袋鼠》 1= F 2/4 小快板 活泼地 教学后记: 课题:第七单元《小小音乐家》 备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聆听《百鸟朝凤》 表演《唢呐配喇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完整准确地演唱歌曲。 2、能为歌曲创编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听唱、模唱学唱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听《百鸟朝凤》,唱《唢呐配喇叭》,理解人与自然的主题,感受民族乐器唢呐的音色。 教学重点: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明亮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为歌曲创编动作,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方法:听唱法、肢体语言教学法 课型:新授课 授课人;穆雷 教具准备:琴、录音机、磁带、课件 教材分析: 1、唢呐独奏《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是一首著名的山东民间乐曲,其流行区域很广,在山东、安徽、河南、河北等地都有不同版本。乐曲以热情欢快的旋律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对劳动生活的回忆。乐曲中我们仿佛听到布谷鸟、鹧鸪、燕子、山喳喳、蓝雀、画眉、百灵、蓝腊嘴等鸟儿的叫声,好像还有公鸡的啼鸣,寓意着黑夜的消逝和朝阳升起的生动意境。乐句由后半拍起奏,节奏比较鲜明,也便于随时与唢呐旋律相衔接,而音调的欢快情绪则加强了乐曲喜气洋洋的气氛。全曲的结尾与起始一样明快利落,在欢乐的高潮中戛然而止,令人回味不尽。 2、歌曲《唢呐配喇叭》 《唢呐配喇叭》是一首短小的五声羽调式的湖南民歌,曲调、节奏均采用了模进、重复的创作手法(如:第1与第3小节,第2与第4小节,第5与第6小节)。小三度级进的旋律与十六分音符、附点音符的巧妙运用,形成了秧歌舞特有的韵味。“里乐拉”衬词一问一答,模拟了大喇叭、小唢呐竞相吹奏的乐声,使歌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与农家的欢乐气氛。 课时安排:一课时 上课时间: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歌 二、新歌教学 1、 导入: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件乐器(出示幻灯:唢呐和喇叭)你们知道它们的名字吗? 老师介绍:唢呐、喇叭 师:小朋友看看这两件乐器有什么特点? 生:唢呐长,喇叭短 师:你会做吹喇叭的动作吗? 还有其它的动作吗? 生:自由做动作 师:请小朋友合着音乐做动作。 2、放音乐,学生多吹喇叭的动作。 出示图,师:你会学图上的小朋友的动作做一做吗? 放音乐,跟着老师一起上身前倾做小后腿踢步四次 两个学生对着吹 跟着音乐跳。 师:如果边唱歌曲边吹喇叭就更开心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唱一首《唢呐配喇叭》。 3、跟着范唱录音轻唱两边 师:你最喜欢唱哪一句,你唱一唱吗? 你还有哪一句不会唱,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重点:衬词“里乐拉”唱得轻快、有弹性 “喇”“唢”在歌中是一字多音,要以重音强调唱出 跟琴连唱 师:你觉得歌曲怎样?是欢快的还是优美的? 你能唱一唱吗? 师生一起随音乐边唱边表演。 4、用打击乐器伴奏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徒手按课本上的标记做打击乐器敲击动作,边唱边做。 选几个学生用打击乐伴奏,注意打击乐的合奏效果 提示:学生倾听与演唱合作得是否协调 分组表演 5、创设舞台 一部分学生唱,一部分学生用打击乐伴奏,一部分学生表演 学生按小组展示,评价 三、 聆听《百鸟朝凤》 1、 出示图片(唢呐) 师:上一节课我们认识了唢呐,并听了它的音色,今天我们来听一听由唢呐演奏的乐曲 2、 初听 师:乐曲表现了什么景象?使你想到了什么? 听后学生说一说出示图 3、复听:唢呐模仿了多少种鸟的叫声》?你能学一学吗 生:随着音乐自由模仿。 四、布置作业:唱会歌曲《唢呐配喇叭》 五、师生再见。 板书设计: 第七课 小小音乐家 聆听《百鸟朝凤》 表演《唢呐配喇叭》 1=F 2/4 中速 热烈的 教学后记: 课题:第八单元《幸福生活》 备课人: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 聆听《阿细跳月》 表演《同坐小竹排》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用欢快的声音演唱《同坐小竹排》 2、.能主动参与听、唱、舞的音乐实践活动,表达自己愉快、欢乐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听唱、模唱、教唱相结合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听《阿细跳月》,唱《同坐小竹排》,感受中外民族民间音乐,理解本课主题“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能主动参与听、唱、舞的音乐实践活动,表达自己愉快、欢乐的情感。 教法及学法指导:听唱、模唱、教唱相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