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2018年古文综历史高考试题(word档含答案详细解析)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10:20:4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内蒙古卷)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

类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途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

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史记》记载,商汤见野外有人捕猎鸟兽,张设的罗网四面密实,认为这样便将鸟兽

杀绝了,“乃去其三面”,因此获得诸侯的拥护,最终推翻夏桀,创立商朝,这一记载意在说明

A.商汤成功缘于他的仁德之心 C.商朝已经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B.捕猎是夏商时主要经济活动 D.资源争夺是夏商更替的主因

2.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

把粮食换成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C.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B.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D.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3.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三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风阁鸾台平章事”

头衔,使低品阶官员得以与凤衙、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4.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

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

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5.19世纪70年代,针对日本阻止硫球国向中国进贡,有地方督抚在上奏中强调:琉球向来

是中国的落属,日本“不应阻贡”;中国使臣应邀请西方各国驻日公使,“按照万国公法与评直自”。这说明当时

A.日本借助西方列强侵害中国权益 C.地方督抚干预朝廷外交事务决策

B.传统朝贡体系已经解体 D.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

6.1923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

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其意在 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 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

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 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

7.美国记者曾生动地记述抗日根据地:“如果你遇见这样的农民——他的整个一生都被人欺

凌,被人鞭答、被人辱骂……你真正把他作为一个人来对持,征求他的意见,让他投票选举地方政府……让他自己决定是否减相减息。如果你做到了这一切,那么,这个农民就会变成一个具有奋斗目标的人。”这一记述表明,抗日根据地 A.农民的抗日热情得到激发 C.国民革命的任务得以实现

B.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D.排除了国民党的影响

8.图5为1956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

测量祖国,建设杜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

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 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

C.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发展 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

9.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

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 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 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 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 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 10.图6可以用来说明,奴隶贸易

A.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 B.促成世界殖民体系最终确立 C.导致“日不落帝国”的产生 D.因白银开采的需要达到极盛

11.1836年,俄国著名戏剧家果戈里发表剧作《钦差大臣》,描写的是一名小官吏路过某偏

僻小城,当地人们误把他当作钦差大臣而竞相巴结、行贿。该作品 A.抨击了资本主义政治腐败 C.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风格

B.揭露了专制体制的腐朽 D.讽刺了拜金主义的风气

12.20世纪60~7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北部原本落后的农村迅速实现了机械化,

数百万农民成了相对富裕的农场主,这一变化的原因是 A.马歇尔计划开始发挥作用 C.西欧社会福利制度的确立

B.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 D.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3、14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15、16、

1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共37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