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5/5/24 6:34:18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25讲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考纲展示 1.区域的含义。 2.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差异。 3.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考点扫描 本讲最近几年考查的考点和考题如下: 1.区域地理特征的分析,如2013年天津卷第13(1)题,2012年上海卷第23题等。 2.区域差异比较,如2011年上海卷第6~8题,2011年江苏卷第19题等。 切脉高考 本讲常考查的形式如下: 1.结合区域图中经纬度、地形等信息,以及题干中的信息,考查地形、气候等条件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结合不同区域图,考查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差异、经济差异以及经济发展的措施。
一、区域的含义
1.概念: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的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 2.特点
(1)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区域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自然环境的差异
区域 自然环境 地理位置 气候条件 土地条件 矿产资源条件 长江三角洲 北纬30°附近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水稻土为主,多为水田,人均耕地面积少 贫乏 松嫩平原 北纬43°~48° 温带季风气候 黑土为主,多为旱地,人均耕地面积多 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 2.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人类活动的差异
区域 人类活动 耕作类型 农业 主要作物 耕作制度 特色产业 工业 长江三角洲 水田耕作业 水稻、油菜、棉花 一年两熟至三熟 水产业 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 旱地耕作业 玉米、春小麦、大豆 一年一熟 西部畜牧业 重化工业基地 【点睛】 地理环境差异除了影响产业活动外,对交通、建筑、文化等也有影响,如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运便利,而松嫩平原缺少水运;松嫩平原民居墙体严实厚重,屋顶坡度小,长江三角洲则墙体轻薄、屋顶坡度大等。
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
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高频点)
1.自然环境要素差异 (1)气候差异的形成
(2)地貌差异的形成
(3)水文差异的形成
(4)土壤差异的形成
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因素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
(5)植被差异的形成
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因素造成植被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的差异。 2.人类活动要素差异 人类活动 具体表现 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 农业 机械化、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 工业 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 差异成因 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 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 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