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6课求索真理的历程课时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4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21:06:09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第二单元 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第六课 求索真理的历程

题号 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利弗·威廉姆森接受采访时说:“当我回顾所研究过的课题时,重视实践,我感到十分重要。”以下对实践认识正确的是( )

①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 ②人的所有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③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④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解析: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①④符合题意;②③说法错误。

答案:C

2.3D打印技术以数字化、智能化和新型材料的应用为标志,被认为是改变世界的“破坏性”新技术,将使设计和制造更为简化:工厂里或许不再有生产线,模具可能退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这蕴含的哲理不包括( )

A.人们认识的深化能够促进事物发展 B.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和改变事物 C.发展的实质是一事物否定另一事物 D.科学实验能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存在

解析:3D打印技术是人们从事物固有联系中把握和改变事物。经过科学实验把观念的存在变为现实存在的产物,新技术能促进事物的发展,A、B、D三项说法正确;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C项错误,应选。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C

3.据英国每日电邮2014年3月19日报道,美国某研究机构发现,水星因炙热铁芯冷却效应,在40亿年间直径已减少大约14公里,比科学家们40年前的预想多了2倍。这说明 ①预想与现实总是不一致的 ②客观事物的运动规律不可捉摸 ③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④客观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解析:40亿年间水星的直径已减少大约14公里,比科学家们40年前的预想多了2倍,这说明人们一开始的预想不一定是正确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反复论证与发展,体现了认识具有反复性与无限性,③符合题意;水星的变化超出了科学家预想的范围说明事物的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④符合题意;人类的预想是可以正确认识客观事物,①观点错误;人们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②说法错误。

答案:D

4.“近一点,才能力求美一点。”这是每一个艺术工作者都应该明白的一个并不深奥的道理。“美一点”是世界观,“近一点”是方法论;“美一点”是创作追求,“近一点”是现实路径。这一创作原则的哲学依据是( )

①学好哲学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 ②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 ③实践出真知,实践是艺术创作的发源地 ④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A.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解析:题中主体为“艺术工作者”,因此“近”就是措施和途径,“美”就是目的和看法,即实践和认识,方法论和世界观的关系,故②③正确;①说法错误,应是一切从实际出发;④与题意无关。

答案:B

5.针对目前我国交通现状,为了保证人民生命安全,2013年公安部出台了新的交通规则,闯黄灯扣6分的规定引发了诸多新的交通问题。公安部在积极调研、多次听取群众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闯黄灯作出新的规定:对目前违反黄灯信号的行为,以教育警示为主,暂不予以处罚。这体现了( )

A.在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推动着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

B.实践的发展为人们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工具,促进人们认识的发展 C.实践锻炼和提高了人们的认识能力 D.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解析:针对目前的交通现状,公安部出台了新规则,然后又在积极调研的基础上作出新规定,体现了A项;B、C、D三项在题中均没有体现。

答案:A

6.下列漫画《君子动口不动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解析:漫画中主人公说的是一套、做的又是一套,认识上明白“浪费水真可耻……”,行动上对自来水的浪费却无动于衷,C项符合题意;A、B两项在题中未体现,D项错误,均不选。

答案:C

7.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信心,凝聚共识,统筹谋划,协同推进。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