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民乐县第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10月)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9 0:26:44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民乐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历史试卷 I卷

一、单项选择题 (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1.与“同姓则同德,同德则同心”这一思想观念相对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 A.原始社会后期的禅让制 B.商朝的内外服制度 C.西周的分封制 D.秦汉的郡县制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 ) 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 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 C.个人观念淡漠 D.专制王权强大 3.西周社会结构的基本特点是( )

A.周王→卿、大夫→诸侯→士 B.周王→诸侯→士→卿、大夫 C.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D.周王→士→诸侯→卿、大夫 4.下列不属于受封诸侯王义务的是 ( ) A.镇守疆土,以蕃屏周 B.征派赋役,管理人民 C.朝觐述职,效忠朝廷 D.互相征战,开拓疆土 5.秦始皇时,“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这突出地说明 ( ) A.秦始皇非常勤政 B.秦始皇总揽全国大权 C.秦朝地方官员失职 D.中央集权制度已过时

6. 嬴政时,自称“朕”,命令称“制”或“诏”,印称“玺”,任何人对皇帝的名字都要避讳。上述材料反映出皇帝制度的特征是( )

A.皇权独尊 B.皇位世袭 C.大权独揽 D统领百官 7. 秦朝确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中央集权是指( )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 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 C.皇权至高无上 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8. 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后,秦朝地方官吏的产生方式是( ) A.朝廷任命 B.贵族世袭 C.选举产生 D.地方推荐 9.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了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也可以受封土地为列侯。此项措施的实施使得( ) A.汉初以来的分封制被废除 B.宗法制得以重新确立 C.王国问题得到了妥善处理 D.土地兼并更加更严重 10.以下有关选拔官员的方式与主要依据搭配正确的是( )

秦朝授爵制——汉代察举制——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隋唐科举制 A.军功——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 B.考试成绩——军功——品行——门第声望 C.考试成绩——品行——门第声望——军功 D.军功——品行——门第声望——考试成绩

11.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12.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

1

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 无不法行为之权。”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 )

A.夏朝 B.西周 C.秦朝 D.唐朝 13.“学而优则仕”“鱼跃龙门”、“金榜题名”等术语反映的选官任官制度是( ) 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4.2012年度百度搜索风云榜,“网络反腐”成为当下搜索热词。中国自秦汉开始,就

已确

立官员监察制度。下列哪一官职(或官员)不具备监察官员的职权?( ) A.御史大夫 B.刺史 C.门下省 D.通判

15.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明太祖在中央采取的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 ( ) A.设三省六部 B.实行内阁制 C.设三司 D.废丞相 16.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17. 有位学者指出:“中国传统政治中,君权和相权的关系,是一部不断磨擦,不断调整的历史。”下列有关历代宰相制度演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汉武帝为削弱丞相的职权,任用亲信朝臣,在内廷处理国政形成所谓的“中朝” B.唐代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为副相,分割宰相的财权

D.元朝废除了尚书省和门下省,而将尚书省的六部移至中书省,并掌理一切政务 18.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峰的象征是( )

A.设参知政事 B.实行行省制度 C.废除丞相 D.设军机处

19.中国古代君臣关系经历了这样一个变化过程:唐朝大臣和皇帝讲话是坐着的,宋朝

臣和皇帝讲话是站着的,明清大臣和皇帝讲话是跪着的。这种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封建君臣关系日趋不平等 B.封建君臣关系逐渐疏远 C.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日益强化 D.封建君主越来越不开明 20.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其产生的影响不包括( )

A.有效地管辖辽阔的疆域 B.解决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C.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直接行政管理 D.“省”奠定了后代地方制度的基础 21. 伯利克里曾说:“我们的政治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是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掌握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这段话反映出雅典民主制的基本特点是( ) A.人民主权 B.民主面前人人平等 C.天赋人权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2. 在古希腊文中,“民主政治”(demokratia)一词由“人民”(demos)和“统治”(kratos)复合而成。这说明,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强调( )

A.公民的广泛参与和直接管理 B.公民的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民事案件均由陪审法庭判决 D.全体居民均享有民主权利

23.公元前453年,由三名贵族组成的罗马考察团前往希腊,经过近一年的考察,认为雅典的政治制度是“外观的民主,实质的独裁”。这种说法的主要理由是( )

A.雅典的民主制度是一种直接民主制 B.广大妇女不能参加城邦的公民大会 C.向雅典城邦纳税的外邦人无选举权 D.城邦的实权掌握在少数奴隶主手中

24. “随着商业和帝国的发展,生活愈益复杂,原先的法律不再能满足需要。外国人在罗马可能遭到关押,他的财产可能被没收,就是一个典型的问题。”为此罗马形成了( ) A.习惯法体系 B.公民法体系 C.万民法体系 D.自然法体系

25. 《十二铜表法》规定:此时如债务人仍不能清偿,又无人为其担保,则债权人得将其押至家中拘留,系以皮带或脚镣,但重量最多十五磅,愿减轻者听便。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

2

( )

A.对平民没有一点好处 B.维护平民利益

C.维护贵族利益 D.是对后世影响最广泛的古代法律 26. 从目的上看,希腊的民主政治和罗马的法律建设都是为了( ) A.维护所有公民的利益 B.建立起强大的中央集权 C.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根本利益 D.确立起文明的典范

27. 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 ) A.资本主义发展导致政治制度变革 B.保留国王但是实现了民主 C.各阶层沟通妥协最终实现制度变更 D.议会成为国家政治权利的中心

28.2011年7月,因《世界新闻报》窃听丑闻,英国部分政要和民众分别联名请愿,要求首相卡梅伦下台。卡梅伦最终是否下台,关键是要看( )

A.卡梅伦所在执政党保守党的民意支持率 B.英国国王的态度 C.议会对卡梅伦政府的信任程度 D.在野党工党的态度

29.学者们认为英国最早确立了现代国家制度,如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政府对议 会负责等等。内阁制、君主立宪制、两党制等所体现的现代国家制度的核心是( ) A.轮番而治 B.对君主的制约 C.三权分立 D.对权力的监控 30.英国的责任内阁制( )

A.形成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伴随着英国两党制度的形成而出现 C.内阁首相实际对英国国王负责 D.内阁和政府都必须接受议会的监督

II卷

二.材料题:共40分

31.(4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 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 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镇“奉行”而已。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二: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逐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 了,州郡逐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败。 ——朱熹《朱子语类》 材料三:阅读下列图片:

会会场与讲演台遗址图四 罗马法

图一 雅典的公民大

图二 军机处内景

图三 云梦睡

虎地秦简(部分)

(内容主要是秦朝时的法律制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回答,如果唐朝准备在长安城内兴建一大型工程,该工程在中央从决策到具

体实施的基本程序如何?(9分)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