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我国会计准则发展趋势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6 17:38:4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我国会计准则发展趋势

作者:王丹枫

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5年第16期

摘要:财政部于2012年八次发文对修订或新增会计准则征求意见,历时一年多,在2014年正式修订了五项、新增了三项企业会计准则,对《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关于公允价值计量的表述内容进行修改,并新增了一条会计准则解释。这是继2012年会计准则修订后的又一次大规模修订,整体反映出提高准则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提升、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与等效的发展趋势,进一步规范有关会计处理,将不断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会计准则 发展趋势 职工薪酬 公允价值

近年来,国家财政部针对会计准则在执行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陆续出台了多项修订及解释,不断补充和完善我国的会计准则体系,于2014年又进行了一次大规模修订工作。此次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内容涉及长期股权投资、职工薪酬、财务报表列报、合并财务报表和金融工具列报;新发布的准则内容涉及公允价值计量、合营安排、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综合来看这一系列新增或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可以发现我国会计准则在改革过程中的发展趋势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准则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提高;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有助于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提升,满足信息使用者决策需要。

本文将以《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两条会计准则变动分析为主,以阐释我国会计准则发展趋势。 一、职工薪酬变动分析 (一)变动内容

旧版准则的职工薪酬主要涵盖了短期职工薪酬和辞退福利的会计处理,而修订后的职工薪酬会计准则引入了离职后福利和其他长期辞退福利,将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养老、失业保险调整至离职后福利中,充实和明确了短期薪酬和辞退福利的有关规定。修订后的准则涵盖了除以股份为基础的薪酬以外的各类职工薪酬,如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对离职职工福利的核算现状的改善是此次有关职工薪酬的会计准则变动的亮点,同时也加强了有关的会计信息披露,是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二)影响分析

修订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准则整体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准则的变动扩展了职工薪酬的适用范围,界定也更加明确,这其实意味着企业自助界定和操控的空间缩小了,会计规范和监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趋严了,有助于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提升。此外,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也对会计准则的职工薪酬方面进行过很多重大的改动,主要体现在2011年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9号——雇员福利》上。本次职工薪酬准则的更新与财政部近期出台的一系列准则更新相比也不例外,都体现了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体系趋同的方向。

更新后的第9号准则对于很多方面的薪酬核算都有了更加规范的要求,也包括股份支付和年金之外的内容,会计规范在职工薪酬的范围上有了长足的进步。还新增了关于设定受益计划的会计处理规范,这尤其对设有设定受益计划但在过去却没有相关会计处理的公司,其会计核算工作、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可能产生较大影响。尽管如此,我国会计准则关于职工薪酬方面的改革仍有改进之处。尤其是离职后福利计划在丰富发展的同时,有关的准则指导性并不是很强,仍待实质性改动。希望这一点在日后进一步改革中能有积极变化。 二、公允价值变动分析 (一)变动内容

这一次发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对公允价值的定义有了更加规范的要求,以“有序交易”代替 “公平交易”,并且具体解释了和公允价值计量有关的方法与级次,主要包括市场法、收益法和成本法,提出了计量单元的概念,和公允价值有关的内容有更加具体规范的信息披露方法。其亮点在于正式引入“计量单元”—资产或负债计量的最小单位,将抽象的概念给出了更加具体细致的明确规定和解释,有利于公允价值的实务操作,推进了新会计准则的准确实施。 (二)影响分析

其实对于公允价值的重视不仅仅体现在新增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9号——公允价值计量》,还体现在基本准则的修订上。2014年7月29日,《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十二条第五项有了些关键字眼的变动。从这一点看出,基本准则可以视作是会计准则的灵魂,其内容有关于公允价值的变动,可以想见公允价值的重要性,也不难预测公允价值计量模式将在企业会计准则体系中突显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变动导致以公允价值模式进行计量与披露的公司都会受到影响。这种影响明显体现在了有债务重组、交易性金融工具业务的上市公司。根据新的准则要求,公司需要列报披露更多的信息以供报表使用者决策使用。而为了能做到对信息合理披露,企业一定要仔细观察并研究这些变动的披露要求,得到准则变动对自己信息披露的具体影响,有关的内部报告和外部报告都要进行更新以达到预期目的。

对公允价值内涵的规范、新概念计量单元的引入以及具体操作方法的明确等等新的变动更有利于公允价值的实务操作,提高了会计准则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这些改动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的同时,也将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等质量特征,更有助于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使用者进行正确决策。 三、其他部分变动列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财务报表列报

与原准则对比,《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对终止经营和持续经营能力有所强调,与其有关的报表列报有了更具体严格的要求。重要性原则也再次强调在项目金额上,并提出了新的内容“综合收益”。保证同一期间不同企业和同一企业不同期间的财务报表可比性,更加规范财务报表的列报。 (二)合并财务报表

《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修订后对于控制的定义有了新的解释,引入了很多例如实质性控制概念、对被投资方可分割部分的控制等新的内容,其中引入了“实质性权利”的概念是这次准则修订的一大亮点,也是与国际定义趋同的一点体现。 (三)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

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41号——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明确披露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目的,整合并优化在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中权益的披露,增加在结构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总的来说整合、补充和完善了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改善了之前披露范围有限、内容不全的状况,这对财务报表使用者来说是十分有利的,对于公司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风险掌握到更为全面的信息,进而更准确地评估本公司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从而做出有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正确决策。

涉及长期股权投资、职工薪酬、财务报表列报、合并财务报表、金融工具列报、公允价值计量、合营安排、在其他主体中权益的披露等八大方面的新版会计准则已陆续发布,其涵盖变动内容十分广泛,涉及多个财务问题。从初衷和理论上来讲整体反映出提高准则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保持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持续趋同与等效的发展趋势、有助于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提升,整体变动致力于进一步规范有关会计处理,完善当前会计准则体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具体效用如何还待长期实践检验得知。相信不断在发展进步的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会越来越合理规范,更好地在社会主义经济市场中发挥其作用。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基本准则[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杨敏,陆建桥,徐华新.当前国际会计趋同形势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策略选择[J].会计研究,9-17,2011

[3]财政部会计司.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M].中国: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