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生态学教学大纲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 11:29:05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景观生态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10402029 课程名称:景观生态学 英文名称:Landscape Ecology 课程类别: 专业选修课 总 学 时:36 总 学 分:2

适用对象: 地理科学专业三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

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的

本门课程是为地理科学专业四年级本科学生开设的专业选修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提高学生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景观生态学根据地理学上的景观与环境学中的生态,把地理学对地理现象的空间相互作用的横向研究和生态学对生态系统机能相互作用的纵向研究集合为一体,以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和物种流在地球表层的迁移与交换,研究景观的空间结构、功能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景观的动态变化及景观优化利用和保护的原理与途径。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全面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景观生态学的发展与其在国土整治、资源开发、土地利用、自然保护、环境治理、区域规划、旅游开发和城市园林建设等方面的应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景观和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了解景观生态学的发展历程,掌握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例如斑块、廊道、基质、格局、过程、尺度、异质性、斑块性、连接度、破碎度和干扰等,理解景观格局、过程和尺度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掌握景观生态学的主要理论,例如等级理论、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和复合种群理论等。了解景观生态学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它与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生态学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了解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思想在景观规划、自然资源管理、土地持续利用、全球变化研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应用。

1

教学内容、要点与学时分配

一、教学内容与要点

第一章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发展 第—节 景观与景观生态学 一、景观 二、景观生态学

第二节 景观生态学的发展 一、景观综合思想的萌芽 二、景观生态学的学科初创 三、景观生态学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 景观生态学的展望 一、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与范式研究 二、新技术与方法的应用 三、面向实际问题,扩展应用领域 本章教学具体要求:

(1)了解景观生态学发展的新方向。 (2)理解景观生态学学科的产生与发展历程。 (2)掌握景观、景观生态学基本概念与内涵。 第二章 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景观生态学的相关理论 一、系统论 二、自然等级理论 三、空间种群理论 四、渗透理论

第二节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一、景观系统的整体性与异质性原理 二、格局过程关系原理; 三、尺度分析原理;

四、景观生态流与空间再分配原理; 五、景观演化的人类主导性原理; 本章教学具体要求:

(1)了解景观生态学理论产生的基础。 (2)掌握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一般原理。 第三章 景观空间结构与景观异质性

2

第一节 景观空间单元 一、斑块 二、廊道 三、基质

第二节 景观粒度与对比度 一、景观粒度

二、景观对比度

第三节 景观边界与生态交错带 一、定义 二、类型

三、边界形状 四、度量指标 第四节 网络 一、网络中的结点 二、网眼大小 三、网状格局

第五节 景观异质性及其测度 一、景观异质性

二、景观异质性的测度方法

三、景观指标的分类及对生态过程的描述能力 本章教学具体要求:

(1)了解景观异质性的测度。

(2)掌握景观空间结构的基本类型——斑块、廊道、基质、网络的概念及类型、特征与作用。

第四章 反映景观功能的生态流 第一节 流的产生机制和林带的影响 一、媒介物和力

二、防护林与树篱的生态效应 三、重力作用

第二节 相邻景观要素间的无机流 一、水流 二、养分流

第三节 动、植物在景观中的运动 一、动物在景观中的运动

3

二、植物在景观中的运动 第四节 流与景观结构 本章教学具体要求:

(1)了解景观生态流的产生机制。

(2)理解林带的影响,理解流与景观结构的相互作用。 (3)掌握景观生态流的类型及其运动特征。 第五章 景观变化 第一节 景观变化与稳定性 一、景观变化的规律性及其判断标准 二、景观稳定性及其测度 第二节 景观变化的驱动力 一、景观动态与干扰 二、人类在景观变化中的作用 第三节 景观变化的空间模式 一、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 二、景观变化的空间模式 第四节 景观变化时空动态模型 一、景观变化动态模型的特点 二、景观动态模型的分类 三、主要景观动态模型 本章教学具体要求:

(1)了解景观变化时空动态模型。 (2)理解人类在景观变化中的作用。

(3)掌握景观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掌握影响景观动态的因素,掌握景观变化的空间过程和空间模式。

第六章 景观生态分类与评价 第一节 景观生态分类 一、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 二、主要景观分类系统介绍 三、景观生态类型的案例研究 第二节 景观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估 一、景观生态系统的生产力评价 二、景观系统的生态服务功能及其评价 三、景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4

四、景观系统的文化、美学评价 本章教学具体要求:

(1)了解景观生态分类的原则和分类系统。 (2)掌握景观生态系统的价值评价系统。 第七章 景观数量化研究方法与手段 第一节 野外调查与观测 一、定位和对参考资料的研究

二、航片(卫片)浏览、分析,初步图例准备 三、初步影像解译和综合 四、野外调查与采样 五、最终景观的绘制 六、评价 第二节 遥感方法

一、遥感的数据源和记录格式

二、遥感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应用领域分析 三、景观遥感分类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 地理信息系统方法 一、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 二、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 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功能 四、常用的GIS工具软件 第四节 地统计学方法 一、地统计学的概念及特点 二、应用实例 本章教学具体要求:

(1)了解野外调查与观测的方法。

(2)掌握景观生态学研究研究所用的常用方法。 第八章 景观生态规划 第一节 景观生态规划概述 一、景观生态规划的特点与原则 二、景观生态规划的发展 第二节 国外景观生态规划 一、前捷克斯洛伐克景观生态规划 二、德国景观生态规划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