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课堂教学创新深化年活动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3 13:16:5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南麻镇教体办

关于开展课堂教学创新深化年活动的

实 施 意 见

为进一步巩固课堂教学创新成果,加快课堂教学创新进程,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决定在全镇开展课堂教学创新深化年活动,并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课堂教学创新深化年活动的重要性 一年来,全镇中小学贯彻落实教体办《关于大力推进课堂教学创新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扎实开展课堂教学创新评优系列活动,广大教干教师的课堂创新能力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效益得到提高。但也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对课堂教学创新工作认识不到位、行政推动力度不大;学习活动不扎实、教干教师教育理念没有得到彻底转变;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中运用不到位,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依然没有实现根本性转变,自主合作学习的效益不高。为有效解决以上问题,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决定在全镇开展课堂教学创新深化年活动。开展课堂教学创新深化年活动是加快转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学能力,提高教师综合素质的需要;是进一步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高学习能力,培养未来人才的需要;是落实课堂教学中心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二、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为目标,以学习生本教育为契机,以构建循环大课堂模式为主攻方向,以开展课堂教学创新评优活动为载体,以典型带动为实施策略,进一步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学案编写质量,加大行政推动力度,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二)目标任务

1、教学理念进一步更新。以学习推广生本教育为契机,进一步提升教学理念,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理念进一步强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要求得到有效落实,课堂教学的创新意识进一步增强。

2、教学模式进一步创新。大力推广循环大课堂教学模式,以学案为引领,将课堂前置到课前、双休日及其他课余时间,努力构建课内外相互联系、课前课后相互贯通,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体、以展示交流为特征的循环大课堂模式,各课型课堂教学结构进一步优化,学案质量进一步提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进一步转变。

3、教师教学能力进一步提高。教师学习先进理论和先进经验的自觉性、主动性进一步增强,落实课标要求、驾驭教材的能力和自主学习指导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备课上课、听课评课、总结反思、教研科研、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等各项教学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在各级课堂教学比赛中成绩大幅度提高。

4、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进一步提高。深入落实《关于加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见》和《关于开展学生自主学习规范创新年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进一步规范互助学习小组建设,规范自主学习管理与指导,建立相关工作常规,进一步完善合作学习机制,完善自主学习模式,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5、行政推动力度进一步加大。加大宣传力度、浓厚创新氛围,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奖励机制及相关配套制度,落实保障措施,使课堂教学创新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成为全体教干教师的自觉行动。

6、课堂教学效益进一步提高。先进教学经验的应用更加自觉,课堂创新成果得到普遍推广,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明显转变,课堂教学效益显着提高。

三、主要工作

(一)深化先进理论学习,实现教学理念再提升

一是开展理论学习活动。采取个人自学和集体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和生本教育理念,进一步学习洋思、杜郎口经验和县内外、市内外课堂创新的成功经验,学习先进单位的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师进一步树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明确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教学要求,提高广大教干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二是开展反思交流活动。开展学习体会、学习反思评选展示交流等活动,引导教师对照先进理念,反思自己在教学实践中落实新理念的情况,找准影响个人课堂教学效益再提高的制约因素,研讨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组织先进理论学习大讨论活动,研讨不同年级不同学科落实先进理念的方式方法,促进教师实现由师本向生本的转变,由知识能力目标向生命发展目标的转变,由先讲后教向先学后教的转变。三是开展检测提升活动。组织学习理论测试活动,检验学习成效,促进教师深化学习内容,提升认识;开展推门听课验收理念落实活动,深入课堂查看教师理念的转变情况,督促教师将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自觉落实为教学行为。

(二)深化教学模式研究,实现教学结构再优化

一是精心研究,构建循环大课堂模式。积极借鉴洋思、杜郎口、高阳经验,融合生本教学理念,以落实自主学习要求、提高学习效益为目标,推行以“学案引导、自主学习(课前)—展示问题、合作探究—点评深化、总结提升—当堂训练、拓展完善—下发学案、点拨指导”为基本框架的教学模式,沟通课内课外的联系,以学案为引领,以导学为方法,将课堂前置到课前、双休日及其他课余时间,形成课内外相互联系、课前课后相互贯通,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为主体、以展示交流为特征的循环大课堂模式。二是狠抓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