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考点针对训练 文言翻译与断句 新人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3 10:48:23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考点针对练(三) 文言翻译与断句

一、文言翻译 (一)基础题组

1.下列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

A.陈胜者,阳城人也 答案 D

解析 应根据句式特点来解答。D项为陈述句,其余为判断句。A、B、C三项中都没有出现谓语动词,但可以找到判断句的常用标志词,如“……者,……也”;“……也”“……者也”。

2.下列各句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 ( )

A.而君幸于赵王 B.嬴闻如姬父为人所杀 C.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所用 D.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答案 D

解析 应根据句式特点来解答。D项为陈述句。A、B、C三项中的主语都是受动者,并且句中有被动句的标志词“于”“为……所……”“……为所……”,所以为被动句。 3.下列各句中,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

A.念乡人有客于泾阳者 B.相如每朝时,常称病 C.时人莫之许也 D.夫晋,何厌之有 答案 B

解析 应根据语法和句式特点来解答。B项根据语法,主、谓、宾的顺序和现代汉语一样,为常式句。A项“乡人”的修饰语放在了后面,为定语后置句。C、D两项谓语和宾语的位置颠倒了,为宾语前置句。

4.下列各句中,括号内省略的成分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

A.沛公谓张良曰:“( )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C.公曰:“衣食所安,( )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D.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答案 D

B.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

C.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D.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1

解析 应根据语法来解答。D项前后两句句式应相同,由此判断,省略谓语动词“择”。其余三项借助语法判断,均省略了主语。 5.翻译下面的句子。

(1)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译文:俗语有这种说法,“懂得很多道理,就认为没有谁能赶得上自己”,说的就是我啊。 解析 “闻道百”,“百”定语后置;“莫己若者”,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我之谓”,用“之”提宾,特殊的宾语前置句。

(2)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译文:我含垢忍辱苟且偷生,被幽禁在如粪土一样的监狱中不拒绝的原因, 是因为我的心愿尚未完全实现,平平常常地死去,而文章不能在后世显露而遗憾。

解析 ①所以……者,……也:固定句式。②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意念被动句。 (二)高考题组

6.(2012·大纲全国,有删改)翻译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子。

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累迁中州刺史。钦宗即位,以种师道荐,召对,奏言:“金人暴露,日久思归。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会和战异议,不能用。帝问西事,浩曰:“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已而果攻泾原路,取西安州、怀德军。徙知利州。金人以步骑十余万破和尚原,进窥川口,抵杀金平,浩与吴玠大破之。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朝廷乃徙浩知金州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残弊特甚,户口无几,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他军以匮急仰给朝廷,浩独积赢钱十万缗以助户部,朝廷嘉之,凡有奏请,得以直达。九年,改金、洋、房州节制。 传》)

(1)乞给轻兵间道驰滑台,时其半度,可击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请给我一支轻便的军队,我率领他们抄小路奔驰到滑台,等到金兵回返到一半路程的时候,就可以击溃他们。

(2)臣在任已闻警,虑夏人必乘间盗边,愿选将设备。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在任时就听说警事,担忧夏人一定会乘机侵犯边境,希望挑选将领设防。 (3)玠按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阴与敌境通,利所鞫不同,由是与浩意不协。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吴玠查出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暗地里和敌人勾结,利州审问的结果不是这样,因此,吴玠与郭浩有了隔阂。

(4)浩招辑流亡,开营田,以其规置颁示诸路。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郭浩召集逃亡流落在外的人,开辟耕地,将自己的规划安排发布各地。 参考译文

(节选自《宋史·郭浩

2

郭浩字充道,德顺军陇干人。他多次升迁,做了中州刺史。钦宗即位后,因为种师道的推荐,郭浩被召进宫中问询,他进言说:“金人奔波在外,时间久了就会想回家。请给我一支轻便的军队,我率领他们抄小路奔驰到滑台,等到金兵回返到一半路程的时候,就可以击溃他们。”恰逢主战和主和的意见不同,他的主张没有被采纳。皇帝问西部边疆的事,郭浩说:“我在任时就听说警事,担忧夏人一定会乘机侵犯边境,希望挑选将领设防。”不久西夏果然攻打泾原路,夺取西安州、怀德军。郭浩改任利州知府。金人凭借步兵和骑兵十多万人攻下和尚原,向前进军窥视川口,到达杀金平,郭浩与吴玠大破了金兵。吴玠查出本路提点刑狱宋万年暗地里和敌人勾结,利州审问的结果不是这样,因此,吴玠与郭浩有了隔阂,朝廷就调任郭浩为金州知府兼永兴军路经略使。金州非常破败,没有多少人家,郭浩召集逃亡流落在外的人,开辟耕地,将自己的规划安排发布各地。其他的军队因为粮草物资缺乏而仰赖朝廷的供给,只有郭浩积攒节余下十万缗钱来资助户部,朝廷嘉奖他,凡是他有什么事要奏明请求,都能够直达朝廷。绍兴九年,郭浩改任金、洋、房州节制。 7.(2012·浙江改编)翻译下面文段中的画线句子。

修顿首白秀才足下。前者舟行往来,屡辱见过。又辱以所业一编,先之启事,及门而贽。田秀才西来,辱书;其后予家奴自府还县,比又辱书。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当之未暇答,宜遂绝,而再辱书;再而未答,益宜绝,而又辱之。何其勤之甚也!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

仆少从进士举于有司,学为诗赋,以备程试,凡三举而得第。及得第已来,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然言出而罪至,学成而身辱,为彼则获誉,为此则受祸,此明效也。

夫时文虽曰浮巧,然其为功,亦不易也。仆天姿不好而强为之,故比时人之为者尤不工,然已足以取禄仕而窃名誉者,顺时故也。先辈两汉之风矣。

注 先辈:对乐秀才的尊称。

(1)仆有罪之人,人所共弃,而足下见礼如此,何以当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我是个获罪的人,大家都厌弃我,而您却如此以礼相待,我怎么担当得起! 解析 “仆有罪之人”,意念判断句。见礼:“礼”,名词活用为动词;“见”,偏指“我”。“当”,担当。句意正确通顺。

(2)如修者,天下穷贱之人尔,安能使足下之切切如是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像我欧阳修这样的,不过是天下不得志且卑微的人而已,哪里值得让您恳切到如此地步呢?

解析 得分点:“穷贱”“安能”,句意正确通顺。

(3)自以前所为不足以称有司之举而当长者之知,始大改其为,庶几有立。

[注]

少年志盛,方欲取荣誉于世,则莫若(欧阳修《与荆南乐秀才书》,有删节)

顺时。天圣中,天子下诏书,敕学者去浮华,其后风俗大变。今时之士大夫所为,彬彬有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