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陈共习题(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3 0:26:26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政府应通过何种机制和手段逐步解决材料二中所述问题。

答案在P17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德国财政学家阿道夫·瓦格纳对19世纪的许多欧洲国家、日本、美国的财政支出的增长情况作了考察后,提出财政支出扩张论。在图1中,经济发达国家自19世纪末到如今100多年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了瓦格纳等人的论述符合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图1.主要经济发达国家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化趋势

材料二.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 从1979-2004年,中国财政支出绝对额,除了1980年代头几年,基本上是一直增长的,但中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从1979年开始 ,经历了一个迅速下滑的过程,1995和1996年甚至降到了11.7%。这一趋势从1997年开始得到扭转,此后该比重才逐步上升,到本世纪又重新超过了20%。 图2. 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发展变化趋势

第 4 页 共 5 页

请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 瓦格纳法则的定义(3分)

答:随着人均收入提高,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也相应提高。

第13页 共17页

2) 瓦格纳法则中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如何导致政府支

出增长?(6分)

答: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有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所谓政治因素,是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与这些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这样,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的和法律的设施。所谓经济因素,只是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将密集化,由此将产生拥挤等外部问题,这样也就需要政府进行管理与调节。 3) 请结合材料二,简要从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解释我国财政

支出的变化趋势。(6分) 1经济性因素:主要从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答:○当前经济政策等方面结合材料分析。 2政治性因素:主要从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政府干预政策等○方面结合材料分析。 3社会性因素:主要从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方面结合材料分析。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对1890-1955年间英国财政支出情况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在1961年英国经济学家皮科克(Peacock)和威斯曼(Wiseman)提出了财政支出增长的替代-规模效应理论,也称之为梯度渐进增长理论。在图1中,经济发达国家自19世纪末到如今100多年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了皮科克和威斯曼等人的论述符合财政支出占GDP比重的发展变化的一般趋势。 图1.主要经济发达国家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变化趋势 材料二.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

从1979-2004年,中国财政支出绝对额,除了1980年代头几年,基本上是一直增长的,但中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从1979年开始,经历了一个迅速下滑的过程,1995和1996年甚至降到了11.7%。这一趋势从1997年开始得到扭转,此后该比重才逐步上升,到本世纪又重新超过了20%。

图2. 我国财政支出增长率和财政支出占GDP比重发展变化趋势

第14页 共17页

(1) 替代-规模效应理论中提出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包括哪两个?这两个因素如何导致政府支出增长?(9分)

答:提出了导致财政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并认为,外在因素是说明财政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

1内在因素,在政策条件下,经济发展,收入水平上升,以不变的税率所征○

得的税收也会上升,于是,政府支出与GDP上升呈现行关系。

2外在因素。一旦发生了外部冲突,例如战争,政府会被迫提高税率,而公 ○

众在危机时期也会接受提高了的税率。这就是所谓的“替代效应”,即在危机时期,公共支出会替代私人支出,财政支出的比重上升。但在危机时期过去以后,公共支出并不会退回以前的水平。例如,一个国家在结束战争之后,总会积累大量的债务,公共支出会持续较高水平。

(2) 请结合材料二,简要从经济性因素、政治性因素和社会性因素解释我国财政支出的变化趋势。(6分)

1经济性因素:主要从经济发展的水平、经济体制以及中长期发展战略和答:○

当前经济政策等方面结合材料分析。

2政治性因素:主要从政局是否稳定、政体结构和行政效率、政府干预政○策等方面结合材料分析。

3社会性因素:主要从人口、就业、医疗卫生、社会救济、社会保障以○及城镇化等方面结合材料分析。

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财政部公布2015年财政收支情况,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1-12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75768亿元,比上年增长15.8%,同口径增长13.17%。分中央和地方看,中央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5549亿元,增长13.2%,同口径增长12.77%;地方财政用地方本级收入、中央税收返还和转移支付资金及动用结转结余资金等安排的支出150219亿元,增长16.3%,同口径增长13.24%。

2015年,各级财政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各项稳增长政策要求,着力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大力推进财政资金统筹使用,积极盘活存量,优化支出结

第15页 共17页

构,强化支出绩效管理,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及早落实并取得实效。在财政收入增长明显放缓的情况下,各项重点支出得到较好保障。1-12月累计,教育支出26205亿元,增长8.4%;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3067亿元,增长9.3%;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11916亿元,增长17.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19001亿元,增长16.9%;城乡社区支出15912亿元,增长11.5%;农林水支出17242亿元,增长16.9%;节能环保支出4814亿元,增长26.2%;交通运输支出12347亿元,增长17.7%。 国务院办公厅2015年财政拨款收支总预算35779.22万元。收入全部为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无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包括:当年财政拨款收入34757.61万元、上年结转1021.61万元;支出包括:一般公共服务支出32088.58万元、教育支出130万元、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426.64万元、住房保障支出1134万元。 请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 简述行政管理支出的分类。(5分)

1按政府收支分类科目分为一般公共服务、公共安全、外交。 答:○

2按经费要素区分,分为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

2) 试分析我国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偏高的原因,思考控制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的有效措施。(10分) 答:原因:(1)政府工作人员监督不到位。对于每一个支出环节进行监督、互相监督、

自我监督力度不够,并且对工作不够负责,降低了资金利用效率。 (3) 外部约束的薄弱,导致内部工作人员放任自由,各方面监督不力,甚至玩忽职守、

贪污腐败,从而使政府失去将财政支出透明化的信心。 措施:需要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两方面的控制。(1)内部约束机制即政府内部对于公共服务支出的控制,需要政府工作人员自上而下对每一个支出环节进行监督,互相监督,自我监督,并且处于对工作的职责,努力完善计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节约一般公共服务支出。

(2)外部约束机制需要政府内部高层决策者有足够的魄力,严查各项支出,严惩各类失职,大力推动政府财政透明制度,由内而外,由外而内地对一般公共服务支出的数额进行约束,从而降低该项支出。

(或课本答案)措施:内部约束机制和外部约束机制。内部约束机制就是加强监管和审计力度,提高财政支出使用效率,外部约束就是让公众一起来监督公共服务支出过程,实行透明财政,外部监督相对来讲更为有力。而我国正是外部约束机制薄弱,财政透明度偏低,才使得一般公共服务偏高的。

第16页 共17页

2.阅读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财政部近日公布的2015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数据显示,剔除财政补贴因素后社保基金收不抵支。社保基金收入43088.07亿元,支出38463.97亿元,剔除9741.75亿元的财政补贴,社保基金“亏空”5117.65亿元。剔除财政补贴,2015年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含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总收入减去总支出,“亏空”3115.33亿元。

材料二. 目前,中国五项社会保险法定缴费之和相当于工资水平的40%,有的地区甚至达到50%。他表示,“年轻人不仅要为自己养老积累(个人账户),还要支付老人的养老金(社会统筹),实则负担两代人,1997年制定28%的缴费时就是考虑缺口问题,所以才令在职员工多缴了3%-5%,但如今还是有缺口。”

财政部长楼继伟3月22日在国研中心举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提出,要将一部分国有资产划拨转入社保基金、对其进行补充,以弥补上一代人造成的养老金缺口,并且如此才有条件适时降低社保费率。 请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社会保险养老金的筹资和运作模式是怎样的? 2)以上材料中,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存在什么问题?若要改善这一情况,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第17页 共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