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全册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1 11:17:00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教案

1科学在我们身边

教学目标

1、认识、关心科技的发展,接受新产品、新事物。

2、时时处处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知道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教学材料

老师准备:玻璃管、塑料瓶、蜡烛、火柴、木块、漏斗、烧杯(玻璃杯)等。

学生生准备:可以不同于老师的材料,开放性的搜集。

重点难点 从“玩”中提出问题,独立思考、合作探讨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活动不要统一化,要及时引导、适时点拨。

活动过程

(课前)自由寻找身边的科学现象,找一些简单的材料,观察、思考材料里面的科学,以及用材料所做的游戏或实验的科学。鼓励学生拓展想象空间。搜集一些科技新产品的资料(图片、录像、模型)。

1、科学是什么?

一是“不借助双手的力量,能站起来吗?” 二是“看谁能吹灭蜡烛”。 三是“用两根吸管能吸到饮料吗?”

这三个实验要重视在“玩”中引趣、“玩”中体验、“玩”中悟理。 树立树立开放的教学观,放手让学生做丰富多彩的活动。

1、提出问题: ①坐在凳子上的同学为什么站不起来? ②为什么漏斗的大口对准蜡烛,蜡烛不容易灭? ③两根吸管吸不到饮料,问题的关键在哪?

2、研究结论(也可不作结论)

拓展材料

1、介绍:克隆羊、无土栽培、宇航员在太空的行走、磁悬浮列车等。

教学反思:

2.玩具里的科学

课时1 教学目标

1、会用感官感知玩具的外形特征,通过改进或设计新玩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2、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探究兴趣和问题意识,体验玩玩具的乐趣。

3、知道各种玩具有大小、形状、颜色等不同特征,并会用合适的方式加以描述。

教学重点难点

学生通过玩玩具,用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特征,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能够满足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探究欲望,体验探究的乐趣。初步感受玩具里面有科学,科学并不神秘,我们也能研究科学。

教学准备 学生各自准备一些玩具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周围有很多动物和植物,谁能说一说通过课前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

二、探索新知 活动一:观察研究动植物

我们想知道动植物的某些特点,应怎样观察?

分组讨论:这些方法都很好,下面就用你们的方法观察自己带的动植物。观察时注意要采用的方法。不要损伤它们,还要注意安全。比一比看哪一组观察的最仔细,发现最多。

小组活动,学生汇报。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你们还知道哪些动植物?让我们互相交流一下。

活动二:给动植物分类

1、谈话:我们认识了这么多的动植物,按照一定的标准把这些动植物分一分类好吗?比一比,看谁的分半多。

2、学生分类活动。(根据用途分类;生长环境分类;生活习性分类;身体颜色……

3、分类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

全班交流,师总结: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分类时,首先要确定一定的标准,如分类动物可以按“天上、陆地、水中”,也可以按“两条腿、四条腿”,还可以按”哺乳,……“等,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就不同。

分类在我们生活中应用十分广泛,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 4、提出问题

关于动物、植物你们有什么问题?(生提问) 5、自由活动。 三、课堂评价

同学们,说一说,这节课表现如何?对自己满意吗?

四、拓展活动

这节课同学们表现得都很好,讨论热烈。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 方 用到了分类,并想一想是怎样分类的。

五、总结。

教学反思

3 我们周围的动植物

教学目标:

1. 比较动物和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 引导学生区分生物和非生物,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3.知道动物和植物有相似之处,它们都属于生物,与其他生物相似,有基本的生活需要。

教学重点:能初步形成生物和非生物的概念,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我们\与其他生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教学准备:

记录本。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我们学习了'形形色色的动物'和'形形色色的植物',这一课要总结前5课的学习内容,寻找动物和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探究内容:

1. 寻找动物和植物的相同点和不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