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5/20 12:04: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2017-2018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新人教版(1)

第二部分 题号 第一部分 一 二 三 四 第三部分 总分 得分 第一部分(1~6题,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但是我没有摘。我没有摘花的习惯。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蕉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迷、手足情的。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

(1)根据要求检索上面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2分))

①用音序检字法查“摘”:先查音序,再查音节。 ②用部首检字法查“伫”:先查部首,再查画。

(2)上面这段文字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2分) ①应改为②应改为

2.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8分) (1),禅房花木深(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2)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子罕》) (3),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 (4)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1 / 12

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5),青山郭外斜。(孟浩然《过故人庄》)

(6)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在新课改形势下,我们更应当不断学习,见异思迁,积极进取。 B.同学们特别喜欢上语文课,每节课对于老师的提问都随声附和。 C.校园里传来骇人听闻的消息:王宁获得了全市作文竞赛一等奖。 D.奶奶虽然年纪很大了,做起事来却一丝不苟。 4.下面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多美呀,秋天的秦皇岛!

B.大年二十九那天,妈妈上街买了鸡、鱼、糖果、蔬菜、水果……等年货。 C.这是临比赛胆怯呢,还是身体不舒服?

D.“他实在没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百姓都说。 5.依次填入下列文字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让我们对所有的苦难心存感激,因为,生命,思想,意志。

①总是在徘徊和失意中成熟②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③总是在残酷和无情中坚强

A.②③① B.③②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6.《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艺术形象。请根据你的阅读体会,说出孙悟空令人赞赏的一种精神,并举例证明。语言要求简洁。(3分)

第二部分(7~22题,46分)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2 / 12

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一、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7——9题。(5分)

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7.这首元曲的作者是:(1分) 8.与“夕阳”相呼应的是(2分)

9.这首元曲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0—13题。(14分)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0.给加点字注音(3分)

①山门圮于河( )②棹数小舟( )③遂反溯流逆上矣( ) 1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二石兽并沉焉( )

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3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