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中考 物理复习:推导专题汇总(含答案)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12 21:16:4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中考物理推导证明题

光学部分

1.两块相互垂直的平面镜M与N,如图所示放置,有一束光线AB斜射到其中的一块平面镜上,经另一块平面镜反射,反射光线CD,试利用光的反射定律及有关数学知识,推导入射光线AB与反射光线CD相互平行.

2 请推导出放在两倍焦距上物体成像与物体一样大

3.如图所示,竖直放置平面镜MN前有一直立人体AB,人眼可通过平面镜观测到自己的像,试结合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光的反射原理推证:平面镜所需最小长度为人体长度的一半时,人眼即可观看到全身像.(设人眼在A点,不考虑成像宽度)

4.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由A点给出两条入射光线,画出它们的折射光线,并标出物体AB所成的像A′B′.试证明:(1)像与物大小相等; (2)v=u=2f.(v表示像距,u表示物距,f表示焦距)

5.如图有两平面镜夹角为θ,有一束光线从C点射人经过两次反射从F点射出,证明其出射角γ=20.

6.(13安徽)如图,AB两地相距4km,MN是与AB连线平行的一条小河的河岸,AB到河岸的垂直距离为3km,小军要从A处走到河岸取水然后送到B处,他先沿垂直于河岸的方向到D点取水然后再沿DB到B处。若小军的速度大小恒为5km/h,不考虑取水停留的时间。

(1)求小军完成这次取水和送水任务所想要的总时间。

1

(2)为了找到一条最短路线(即从A到河岸和从河岸到B的总路程最短),可以将MN看成一个平面镜,从A点作出一条光线经MN反射后恰能通过B点,请你证明入射点O即为最短路线的取水点。

7·(14安徽)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以通过画光路图去理解.在光路图中凸透镜用图a表示,O点为光心,F为焦点.图b中A′B′是物体AB经透镜所成的像.

(1)请画出图b中两条入射光线的出射光线,完成成像光路图;

(2)在图b中,物距用u表示,即u=BO;像距用v表示,即v=OB′;焦距用f表示,即f=OF.请运用几何知识证明:

热学部分

8.已知水的比热容为C水,沙子的比热容的C沙,一堆干沙子和质量相同的水混合成为湿沙子,试推证湿沙子的比热为(C水+C沙) /2

质量密度部分

9.一架不准确的天平,主要是由于它横梁左右两臂不等长。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在实验室中常用“交换法”来测定物体的质量。即先将被测物体放在左盘,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l;再把被测物体放在右盘,当天平平衡时,左盘中砝码的总质量为m2。试证明被测物体的质量m?m1m2

10. 有两块金属密度分别为ρ1、ρ2 ;试证明:(1)若取等体积的两金属混合后的混合密度???1??2;(2)若取等质量的两金属混合后的混合密度????1?2;

2?1??2(3)推证ρ>ρ'。

2

运动与力

11. 汽车沿着平直的公路从甲地开往乙地,

(1)若汽车在前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1,在后一半路程的平均速度为v2,则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V为υ=2?υ1?υ2 ∕ (υ1+υ2)

(2)若汽车在前一半路程和后一半路程所用时间相同,则全程平均速度V是多少? 12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当水平拉动物体A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弹簧受到A的拉力)就表示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f的大小,即F/=f,请你依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对此加以推理。

13.雨滴从高空下落的过程中速度υ越来越大,而下落过程受到的阻力f与速度

2

的平方成正比,即f=k?υ(不考虑雨滴的质量和雨滴受到的浮力),试证明雨滴所达到的mg/k最大速度υmax=

14、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实验证明,两个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所示,用大小为5N的力F将一个质量为600g的物块挤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块处于静止状态。试推证:木块对墙的压力大小也等于5N。

15.(10安徽)我们知道两个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当把其中的一个力称为作用力时,另一个力就叫做反作用力。牛顿第三定律告诉我们: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如图所示,是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摩擦力大小的示意图。当水平拉动物体A 匀速运动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即弹簧所受A 的拉力)就表示物体A 所受摩擦力f 的大小,即F'= f。 请你依据牛顿第三定律和二力平衡的条件对此加以证明。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