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智慧教育心理学化解读及其实践意蕴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15:54:2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智慧:教育心理学化解读

及其实践意蕴

裴斯泰洛齐是继卢梭之后19世纪欧洲杰出的资产阶级民主教育家。他同情广大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以一颗赤诚之心,献身贫困儿童的教育,并为此进行数十年的艰苦教育实践,提出了和谐教育、简化教育、要素教育、教育心理学化及小学各科教学法等重要思想。反观裴斯泰洛齐一生的教育实践可以发现,崇高的人道主义是根本出发点和归宿,而教育心理学化则是贯穿其思想的精神主旨和重要脉络。他从心理学的角度研究儿童的教育和发展,强调教育要充分遵循儿童天性中的心理因素。它既饱含了裴斯泰洛齐对儿童慈母般的感情,又凝聚了父亲般的教育智慧,是教育情感与理智的统一,也是教育信仰与智慧的践行。而面对矛盾丛生、为诸多问题困扰的教育教学现实,重读并领悟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精神内涵,对于澄清教学中的矛盾与困惑,总结教育教学规律,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教育者要明确,搞好教育教学工作,不仅要知道教什么,而且要懂得如何科学有效地教,在实践中尊重学生,关怀学生,善于探索学生的心理发展机制,并将其运用到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之中。 一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阐释

教育心理学化作为西方教育史上一种重要的教育运动和教育思潮,具有深远的思想渊源。从柏拉图、夸美纽斯到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中已包含心理学的萌芽因素,但在西方教育史上裴斯泰洛齐上第一

次明确提出了教育心理学化的理念和主张。他在1800年撰写的《方法》的报告中提出:我正在试图将人类的教学过程心理学化;试图把教学与我的心智的本性、我的周围环境以及我与别人的交往协调起来,[1]并引发19世纪遍及欧美的教育心理学化运动。

通过观察并认识到大自然发展的永恒规律,裴氏决定委身于大自然的引导,模仿并遵循大自然的活动的启示。他认为人类智力发展所必须服从的那些规律,与物质的自然规律一样,并且相信从中能找到一条普遍的心理学化的教学方法的可靠线索。而使教育和教学心理学化,在教学活动中努力揭示并遵循人的心理规律是裴氏试图探索的基于人类本性的永恒规律的教学机制。由于深受莱布尼茨的单子论的影响,裴氏认为人天生都具有心、脑、手三种天赋的能力,而只有通过教育,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路径,才能发挥人的全部的天赋的潜能,教学才能达到它的目的使人高贵[2]因此,从教育的目的或结果来看,教育心理学化意味着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人的潜在的天赋力量和能力得以全面和谐地发展。其次,教育心理学化还要求教学内容的选择、编制和教学原则、方法的使用都要符合儿童心理发展机制和学习心理规律。同时裴氏更看重儿童自我发展的潜能。由于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双方互动交织的双边活动过程,教育者的努力和外在施教影响,只有被受教育者吸收和认可,内化为受教育者成长的信念和发展的快乐意愿,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起儿童发展的内在潜能,促进他们德智体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儿童,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机制,调动儿童的内在发展意愿,使儿童成为教育的主体

和学会自己教育自己也是裴氏教育心理学化思想的内在要求。 二解读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

裴斯泰洛齐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看重人发展的天赋的潜能和力量,由于天性中的善良、仁爱及慈悲心怀,他深深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对贫困及流浪儿童倾注了满腔的的热情和深厚的教育爱,试图在教育教学方法中找到一条心理学化的线索,并致力于教育心理学化的探索和实践,提出要素教育、简化教育、小学各科教学法等重要思想。

(一)朴素的人性论:植根于对儿童深厚的教育爱

裴斯泰洛齐的教育心理学化思想植根于他的人性论。他认为,对人类的教育要建立在对人性的了解和认识基础上。在《隐士的黄昏》中,他写道:认识人类的内在本性,了解人类的需要,了解怎样使人类提高,怎样使人类堕落,显然是必要的。的确,人人都应当知道这些,不管他们的地位多么卑下。他认为,每个人,即便是最低下的人,都应当获得这起码的、最朴素的人类智慧,这便是普通教育的宗旨。通过实践训练,使这种智慧有益于特殊的生活环境,则是职业教育的目标。[3]从这些简朴而精炼的文字表述中可以发现,为使所有人都受到必要的完满的教育,不管其贫富贵贱,使人的内在全部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形成完整的人,乃是裴斯泰洛齐毕生献身于教育事业的初衷。他热爱儿童,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的贫苦生活,对儿童真诚地、无私地、全身心地关心与热爱,不计得失,不求回报,为贫苦儿童的教育奉献毕生的精力和心血。在与友人的信中他曾描述斯坦兹时期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