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4971) 下载本文

内容发布更新时间 : 2024/6/7 9:10:11星期一 下面是文章的全部内容请认真阅读。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中期报告

滨海县实验小学课题组

我校自课题开题以来,课题组全体成员积极投身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中去,为了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加深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理解,实 验教师借助常规研修课、校公开课等教研活动,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对小学 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的探索与研究进行了初步探索,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一、深化理论学习,提高理性认识

我们认为推动教师观念的改变,深化课堂教学的改革,需要学习。为了让 课堂提问更加有效,我们坚持将不断的学习贯穿于课题研究的全过程中。通过 学习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在全面进行课题研究中,我们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 学习有关课堂提问艺术的文章,定期组织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交流有关实施 研究情况和问题,并组织一些课堂教学中提问有效性研究观摩活动,每学期举 行一次总结,在总结中,推广成功做法,修改存在的问题,重新完善方案,课 题成员每人都要做好总结,并撰写专题教学论文。整个活动中参加课题研究人 员都能积极参与研讨,自觉学习有关《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的文 章,参与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撰写组织“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体 会和存在的问题。除定期召开课题组成员会议,还经常召集数学学科教师对照 案例进行探讨。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情况进行分析研讨,探究解决问题的 最佳方案,使课堂提问更加体现有效性。

二、依托课堂教学,改进提问方法。

在我校教科室的指导下,根据我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提问有效性差 的现状,我们确定《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作为我校的研究课题, 并向盐城市教育学会提出课题申请,并很快获批准。

在滨海县实验小学冯雷激校长等领导的关心、指导下,课题组成员通过各 种方式和载体展开研究、探索实践。为了搞好本课题实验工作,结合我校的工 作实际,我们制定了《滨海县实验小学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研究 >课题 研究管理制度》,从制度上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扎实、有效。

在课题实施前期,课题组成员以数学课堂为主阵地,从创设问题情境、优 化教师有效性提问、提高学生有效性提问三个方面开展研究,形成“课前精心 设计——课中巧妙提问——课后有效反思”的构想。

根据我校“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改革的情况,结合小专题研究, 我们有计划的开展了选调教师展示课、青年教师展评课、骨干教师示范课、年 级组教师同课异构等,立足教学实践,在教学中从创设问题情境、优化教师有 效性提问和提高学生有效性提问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进 行研究,发现问题,共同探讨解决问题,总结反思,努力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 性。

1. 创设问题情境

我们发现优秀的老师在上课时学生敢于提问、善于提问,表达能力特别强, 即使我们用同样的教学思路也会逊色许多,我们总是报怨学生素质不行,不会 表达等等,这引起了我们的深入思考:真的是我们的学生不行吗?其实不然, 关键在于我们没有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情境氛围,学生的潜能没有得到充分挖掘。 于是,我们对如何创设问题情境进行了实践探索。如在教学《 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老师创设情境:滨海县实验小学

3的倍数的特征》

2011年度党员教师献

爱心活动,向贫困学生捐款 1554元。问:假如将这些钱平均分给 3个学生,不用 计算你能判断每个学生得到的钱是不是整数?(生自由猜测)这样的问题情境 让学生迫不及待而又兴趣盎然地去学习,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循着教师讲课的线 索自己去思考问题、进行猜想、验证,甚至进行自主、独立、系统地学习。在 这个过程中,教师把自己置身于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地 位,让学生亲历亲为,突出学生在“做”,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 会,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探索的情趣。在创设问题情 境的策略上,我们根据不同年段学生的年龄和教材内容特点,在低年级多创设 故事情境,中年级多创设悬念情境,高年级多创设活动情境和现实情境等,在 此过程中,我们对创设问题情境提出了创设原则、激趣原则、精简原则和生活 原则。

2. 优化教师有效性提问